陆 洋 严晓燕
(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 2.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纪委办公室,江苏 泰州 225300)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工匠精神”,指出:“要在2015中国制造中实现产品的升级提质。”[1]作为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高职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最直接接触、接触最多的学习榜样,他们自身的素质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要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使他们的培养者——高职教师充分具备工匠精神,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工匠精神是指匠人在生产产品的每一道程序中、每一个细枝末节中都能做到精益求精、创新创造,追求完美和极致,以一流的质量、品质以及服务态度赢得消费者和同行的信赖。对于匠人来说,生产产品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匠人精神追求和文化气质的体现。
工匠精神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种匠人精神。工匠精神是匠人对产品品质、细节的一种执着追求,更是他们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追求。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孕育了工匠精神,从庖丁到鲁班,无不是工匠精神的佼佼者。现阶段,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它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制造业领域职业精神上的高度体现。[2]要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首先要引导教师具备崇高的精神追求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态度决定一切,端正良好的态度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必备条件,而端正的态度体现在职场中则为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愈发地浮躁和急功近利,很多制造业为了眼前利益只注重产量,不在乎品质,因而很难产生大国工匠及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只有对产品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道程序进行认真细致的切磋、精心尽力的雕琢,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产品。精益求精意味着认真,不管难度有多大,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任务。这是对产品品质极致的追求,制造业强国德国、日本也正是因此在制造业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精益求精还意味着专注。工匠只有数十年如一日地对产品进行精心雕琢,倾注心血,才有可能打造出难以匹敌的产品和无人能及的服务。
习近平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目前仍跻身于制造大国的中国唯有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成功迈向创造强国。除了师承、世代相传这种保守性外,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还必须推陈出新,这也是旧与新、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工匠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和市场需求,加入自己对产品的理解、感悟并将其进行升华,为人们创造独特的工艺品。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急需独具匠心、高附加值的产品。
作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主力军,高职教师首先必须让自己成为工匠之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精湛的专业技能、深厚的专业素养,这些既是高职教师自身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的重要因素,更是培养各行各业具备工匠精神的工人的必然需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因而教师这种职业较之其他职业有着更高的道德要求,他们必须将教书育人当作一种信仰、荣耀,甚至是使命,才能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与执着。只有具备工匠精神,高职教师才能够有足够的匠人情怀和奉献精神,才能够守住清贫、淡泊名利,全心全意培养学生。在专业上也才会自我加压,不断深入学习,注重自我成长,以跟上高职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促进自身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甚至成为行业专家和教育能手。
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以身立教,以自身的高尚品德、伟大人格去感染学生。教师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无形之中都会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甚至会潜移默化为学生的职业观,影响其一生。只有真正的工匠之师才能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能手把手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向老师学习、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更易体悟到优良的工匠品质,对职业理念、职业使命等也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工匠之师才能具备更高的素质去创新发展,才能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并凭借自身的技能、素质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同时,教师能够通过平台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形成校企协同促进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3]
现阶段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往往仅止于对工匠精神做一定程度的宣传,对高职教师工匠精神培养方面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同时,很多高职教师忙于搞科研、评职称,仅仅将教书育人作为一项养家糊口的职业,缺乏对学生的爱心、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和热情,急功近利。
专业技术技能是培育高职教师的工匠精神最主要的内容。现阶段的高职教师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忽略实践操作的问题。绝大多数高职教师均是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他们缺乏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在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方面储备不足。正因如此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并不多见。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本身需有一桶水的储备量。高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得让自己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实践能力,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工作开展难以深入。
再培训是指新教师入职后,高职院校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对在职教师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各项学习内容的补充、更新和提高的培训。不管是出于提升自我的需要,还是为了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传授给学生,高职教师都应该具备终生学习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再培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并不注重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或培训模式单一,或体系不够健全,或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致使许多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一般,也很少主动要求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参观学习,因而就很少有机会与高级工程师进行沟通交流,对新工艺、新技艺等知之甚少。
激励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后,产生和维持一种兴奋状态,能有效完成工作目标的心理过程。[4]为了提高教师培养的效能,高职院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以充分发动教师工作的内驱力,挖掘其潜能。教师以此为指挥棒,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考核指标不断改善自我、发展自我。目前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制度过度注重教师的科研成果,对教师爱岗敬业、奉献他人、创新创造等职业素养重视不够,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学工作进行研究,长此以往,日益失去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大大影响教学效果。[5]
人才引进是高职院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充实教师队伍的主要举措。然而,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没有进行长远和全局的规划,更看重的是高职称、高学历,造成的结果是编制满、人员多,但真正能胜任岗位、专业技术能力强的教师却并不多。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的人才引进应偏向于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级工程师,注重对应聘人员实操能力的考核,还应增加严谨细致、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创新创业等职业素养能力的考核。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高薪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并鼓励能工巧匠与普通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甚至举办讲座,进行实操能力培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促进普通教师工匠精神的养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就业创业能力,对高职教师的要求则是既要“能讲”又要“会做”,也就是说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用精湛的专业技能[1],但是对高职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未作规定。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考核、激励机制并不健全,应引起重视,把工匠精神培育效果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之一,通过相关政策制度激励广大教师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要结合产教融合背景制定相关制度,鼓励广大教师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充分学习新工艺,加强实操训练,锻炼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工匠精神的深入理解和体悟。同时,激励政策还要向崇尚和践行工匠精神的教师倾斜,加强对他们的认同感,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优待或物质奖励,营造良好氛围,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学习。
要加强和改进对高职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高职教师总体素质。高职教师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人生信仰,持之以恒,用心去做一名真正的“教书匠”,并将此视为人生价值,还要自觉抵制市场经济下浮躁社会带来的诱惑,淡泊名利,潜心育人,以培养学生为己任。要有大爱情怀,以充满“厚爱”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品格,推动学生成长。高职教师要怀着人本主义理念,以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难题。
高职教师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课堂教学认真严谨,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各项任务。在顶岗实习、实践实训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通过亲身示范和多次实践让他们明白每个细节、每个程序都必须倾注全部专注力,更要有耐心、细心,力求尽善尽美。工匠精神中的敬业、奉献、个人价值的实现本身也是教师道德的一种体现,工匠精神能够使高职教师产生一种特殊的道德信念,使他们超越日常生活的现实性和功利性,不计得失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学生耳濡目染,也有益于促进他们的道德人格朝良性方向发展。
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完善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体系,确保高职教师能够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上升路径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6]高校应对高职专业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分级别的全员培训,加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零遗漏,建立培训档案,考核培训成绩,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可跟踪、可持续、可见效。要进一步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对接。通过挂职锻炼、访学等形式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技术技能,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职业技术资格等级证书,为培养学生打好基础。
高职院校要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高级工程师进入校园,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向教师们传递行业中的最新信息。另外,高职院校要通过搭建教学研讨平台、教育培训平台、比赛竞赛平台等方式为高职教师创作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与他人的研讨交流、学习讨论、比赛中得到锻炼,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