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观照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思政

2021-03-08 12:25程雨亭
文教资料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专业课人文思政

程雨亭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 200030)

一、课程思政的意涵阐释

“课程思政”是上海市教育部门率先提出的概念。2005年,上海开始设计实施旨在推进“学科德育”的教育变革,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承担课堂德育的主体责任。[1]以“盐溶于汤”的方式,将思政内涵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注重价值塑造。

自课程思政概念提出以来,围绕专业课程思政意涵、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以工学、理学、医学为多,艺术学,尤其是设计学研究相对较少,近两年有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近年来,专业课程思政成效卓著,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之间的裂痕,支持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聚焦中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价值,意义深远。

二、数字媒体艺术职业教育中面临的困难

(一)岗位需求导向与行业道德失范的矛盾

高职教育强调与岗位接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不得脱离行业现状进行讨论。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目前毕业生以进入广告、互联网、新媒体等行业并从事相关设计工作者居多。

设计一词刚刚出现时,被定位为大规模生产的商品进行外观设计的艺术,已深深植根于消费文化。[2]在数字媒体语境下,消费文化的弊端显现,催生当下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人文精神危机。在资本世界里,一切以金钱或利润为衡量标准。消极地看,一些商业行为赋予产品人文价值在设计层面是一种营销手段,最终是功利主义的,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导致一些企业价值观堕落,人文精神丧失。强烈的功利主义必然掩盖或遮蔽无助于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要素,如人文精神,导致片面的教育行为。[3]

(二)能力本位语境下职业人文教育被边缘化

职业教育面向岗位,强调以能力为本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职业专业技能,因此高职专业课教学往往以传授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价值塑造、人文教育作为“软素质”教育,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缺乏完整、可实施的评价体系,通常优先级较低,乃至呈边缘化趋势。

设计教学以实践为基础,教学评价重点审查视觉上的美学传达,而不是过程。设计课程的评价仍以最终作品的美学呈现为主,而不是实践过程中体现的人文观念思考。如此重“技”轻“道”,价值塑造缺位,导致高职设计教育常常过于注重教授视觉审美范式,并致力于追逐最新技术和设计流行趋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只会进行技术复刻,缺乏理念、独立思考能力和精神价值追求。

设计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文化实践。我们必须在教育中重视文化、历史和哲学元素。否则,只会培养出微不足道的小设计师和手工艺人,至多是拼凑而成的。[2]设计专业需要以人文精神为内核,注重价值塑造,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承担大国人文复兴之重任。在今天社会职业认同感较低、人生价值感缺失、“工具人”“打工人”等话语流行的情形下,高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亟待进行。

三、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

课程思政改革的推行,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提出了要求,专业课要与思政课共同作用,融汇“三全育人”理念,共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个性较强,对文化课兴趣较低,对专业课兴趣浓,学生与专业课教师相处时间长,相对更信任专业课教师,通过专业课实行思政教育效果较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跨学科探索意识强,乐于接受非传统课堂。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课堂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拘泥于传统,有较大的可探索和挖掘空间。

四、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

(一)教学方法上以“人”为原点

孟建伟指出,知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狭隘知识论的教育观和科学观,导致知识与文化分离、教书与育人分离及读书与做人分离。[4]转变原有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念,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从“无源之水”式的片段知识技能传授,充分突出不同课程之间隐含的整体关系,转变为富于文化观念内涵、无限延伸的文化教育。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历史叙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经历,体现“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人”的故事,显现文化脉络。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原点,从学生“学”的行为出发,设计高效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的关键因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重要性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线上教学难点之一便是学习环境不可控。比斯塔(Biesta)指出,教育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学”与“教”意味着交流,并共同为特定情景中的要素赋予意义。学习不能被强迫,教学是对学习的促进。威廉(Wiliam)将教师的工作安排如下:“这是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有效的学习环境的关键特征是,它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度,并允许教师、学习者及其同伴确保学习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5]新媒体时代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学会审视认知体系、发现长期和短期学习目标、制订计划,以系统性思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以可持续发展思维延伸独特的综合能力。

高职学制短、时间紧、任务重,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引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课中需要花大量时间学习软件工具,而不是人文挖掘和内容创作这一问题。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于2007年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或文字教学资料,随后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或实践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颠覆以往“课上听讲,课后作业”的形式,改为“课前自学,课上实践”。这种课堂形式在新媒体时代具备更强的适用性,得益于数字媒体的发展,教师可以更便捷地制作和上传课程,学生可以随时翻看并与教师互动。不仅如此,师生还可以自主筛选互联网教程资源加以利用,或者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世界顶级专家共同制作课程。在2020年春季学期,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不得不进行线上授课,翻转课堂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一的专业基础课当中得到在线应用。教师课前录制课程视频、制作图文课件并发送到班级,学生观看和自学后,课堂时间以直播上课的形式进行分组文化讨论和内容创作。课余时间学生自发组织了线上自习室小组,弥补居家学习氛围的不足。翻转课堂不再是预设学习目标和按照预设目标验收学习成果的形式,而是充分体现以“人”为原点,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每一组、每一位学生的困难进行个性化引导和启发,机动灵活地调整学习进度,点燃思想火花。

(二)教学内容上引领价值

专业课教学内容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传授,还要注重价值的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强调价值引领作用。避免生硬套用思政课程内容说教,在专业内容中润物无声地进行人文熏陶,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远意蕴,引发学生由内而外地认同,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健全品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结合具体课程或实训环节挖掘思政元素。在设计规范及设计几何学环节,以中国铁路高速动车组列车的设计优化为例,以叙事形式展现中国设计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用户界面及文创产品设计环节,以中国故宫博物院的一系列产品为例,呈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及中国独特美学背后的厚重文化底蕴,使学生直观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无穷宝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字体设计环节重视职业道德培养,在实践过程中限制版权字体使用,通过版权法相关诉讼案例,让学生理解版权的意义和价值,尊重他人成果。培养学生的职业诚信和敬业意识,了解设计师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学生坚守法律底线、敬业诚信、追求良善。

(三)教学形式上以人为本

贯彻中华传统以人为本的思想,支持学生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葛红兵指出,大学人文教育还要从形式上改进,让教学形式本身就是“人文”的。[6]提倡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摆脱传统等级分明的教学方式,老师处于引导地位,而不是强调自己是道德楷模、知识源泉。学习的动力应该来自学生自己,教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启发式教学。脱离单向知识传授模式,提高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的时间比例,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讨,教师为“引导者”而非“规训者”。

(四)教学评价上重视过程

设计教学以实践为基础,教学评价重点审查视觉上的美学传达,而不是过程。这导致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乏社会研究和人文反思,并热衷于模仿设计流行趋势,致力于追求技能的高度熟练和精致的设计成果。当教师询问设计思路时常常发现学生的成果缺乏过程的严谨性和人文价值思考,学生无法有效阐述作品内涵,使教师难以全面、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设计成果可能是精美的,但缺乏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教学评价应从唯结果论转变为重视全过程,提高前期研究调查和后期陈述分享的时间占比与评价权重,陈述分享阶段强调通过分享过程和实践方面的想法,鼓励反思,并用学生的实时反馈和评估,动态调整教学进度。根据实践课程特性,建立调查—分析—重构—阐述—分享的动态课程结构。每个模块切分成详细任务,并且每周回顾任务,要求学生阐述目前手头工作的文化背景、理论支撑及后期如何应用和迭代,每个环节都会形成总结和反馈。这种结构强调过程和结果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模块都有明确意义。这种评价方法让过程和结果受到同等重视,使学生与以前忽视的观念和过程重新建立联系。

猜你喜欢
专业课人文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