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需要牵引下的思政金课建设探究与思考
——以“深度中国”思政通识课为例

2021-03-08 12:00常叔杰
文教资料 2021年24期
关键词:华中科技大学深度思政

常叔杰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作为与人民整体概念相对应的具象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一个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正常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物质生活要得到切实保障以外,最主要的还是从供给方面提供能够满足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文化“粮食”。毋庸质疑,这个文化“粮食”包含的内容一定是相当丰富的,至少应包含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对文化“粮食”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各高校都开展了一定的创新性工作。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本职岗位,坚持守正创新,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的,以满足学生美好生活、精神生活需要为抓手,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深度中国”思政通识课并取得积极成效。本文拟尝试从美好生活需要视角对“深度中国”思政金课建设做一个归纳性探究。

一、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思政金课建设的指导思想

作为一门思政选修课,“深度中国”在建设之初就以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为中心,以当代中国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形势与政策热点)匹配学生的个性化精神成长和发展需求,立足党情、国情、社情、校情、生情,多领域精选教学主题、宽视野统筹教学资源、动态性调整教学内容、跨学科组建师资队伍、多元化运用教学方法,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感染性和亲和力,致力于建设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精品思政金课。课程建设三年多来,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媒体的持续关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并以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在湖北省乃至全国思政课教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三新”教学模式贯穿思政金课建设的始终

所谓“三新”,指的是“深度中国”思政课教学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所做的一些创新性尝试。具体在教学形式上,“深度中国”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代之以双师辩论式授课模式、多师对谈式授课模式、单师(专家)专题式授课模式、双师(多师)分段式授课模式,并通过采取主持人的方式,帮助授课教师引入和总结话题,从教学组织层面极大增强了课堂学习的整体审美效果。在教学内容上,“深度中国”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与学生关心时事的精神需求有机结合,并通过调研学生需求、集体头脑风暴的方式确定专题内容,然后根据专题内容遴选确定相关教师(专家),最后通过教师的课前磨课、说课、集体备课等环节正式将课程内容推送到学生面前。在专题课时局限(3个课时)和教师个人名(荣)誉感的驱使下,课程参与教师一般都会尽最大努力拿出自己研究专长中最精彩、最丰富、最生动、最能体现研究水准的精华部分与学生分享,这是“深度中国”课程最吸引人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在教学方法上,“深度中国”摒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讲授模式,注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漫灌和滴灌相结合、以专题滴灌为主的形式,让学生在深度了解中国某个局部形势的基础上润物无声地得到思想上的震动、启迪和升华,同时以“微助教”“微弹幕”和课堂问答、新闻播报点评等形式辅助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此外,大多数课程教师都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网络社群的形式将对学生的影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思政金课建设进程中要有品牌意识

品牌作为产品形象识别系统的总称和载体,主要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听觉识别四个维度。“深度中国”在建设进程中特别注意品牌的创建、宣传和输出。课程建设伊始,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课程名称、课程的定位和主题、课程内容、师资遴选和搭配、课程的开展形式等涉及课程形象识别的内容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初步形成较好的舆论氛围和课程传播效应。具体到理念识别上,“深度中国”全程贯彻“深度地了解中国、了解深度的中国”的课程理念和口号,在课程建设中坚持守正创新、不拘一格、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的做事原则,并通过课程的精彩呈现让课程理念外化为学生可感知的具体行为和视听符号,内化为学生的心理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具体到行为识别上,“深度中国”“一课多师、多师同堂”的课程教学特色及教学呈现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课程辨识度和识别性。此外,“深度中国”课程团队还特别注意通过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宣传推介输出其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并先后影响和孵化了“当代中国”“加油中国”“尚美中国”“温情中国”等思政金课。具体到视觉识别上,“深度中国”的课程商标/徽标(LOGO)运用了标准色、标准字和直观醒目的设计图,更鲜明地表达了课程的理念和意蕴;每期课程开讲,都会通过新媒体逐次发布相关课程讲座内容的通告,并会定期不定期地邀请相关主流媒体深入课堂实地听课、评课、发布通讯报道;课后还会以“深度中国”“同学说”的形式采访上课同学的课程收获和感受,并推送到相关视频媒介上与大家共享。[2]具体到听觉识别上,“深度中国”每一季的开馆歌唱都会以现场感强烈的《乡愁四韵》作为暖场曲目,歌曲中弥漫的家国情怀无形中会引起学生的情境遐想和情感共鸣,这种视听和情感上的双重体验无疑会提高课程IP的认同度和好感度。

四、以“5W”模式厘清思政金课建设的过程要素

“5W”模式是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的传播过程(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效果)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说、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3]考虑到思政金课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有效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和铁的事实面前能够确立“四个自信”,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新人,因此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全过程务必充分考虑和依托社会传播过程的5W要素。就“深度中国”课程建设而言,最先落实的W要素是遴选和确定以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团队成员为主和以华中科技大学校领导和其他学科领域的优秀专家、地方政府干部、媒体记者、校外专家为辅的课程讲师团队成员;落实的第二个W要素是“深度中国”基于学情分析基础紧扣热点问题并通过教师头脑风暴和集体备课方式确定的每季十二讲的课堂传播内容;第三个落实的W要素是“深度中国”形式多样的课堂讲座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即时互动工具和平台;第四个落实的W要素是“深度中国”传播者(教师们)必须认真对待和了解其所面对的“00后”们的思想开放、自信活跃、兴趣广泛、个性鲜明等特质及日常的所思所想所需所为,并要在增强学生受众课堂满足感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第五个落实的W要素是“深度中国”通过“课程工作坊”、同行评价、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程度等反馈体系确认课堂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启动对课堂效果的整改增强工作,好的发扬光大,不足的及时改进。

五、以PDCA循环推进和完善思政金课建设

PDCA循环是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四个阶段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转下去的科学程序。[4]鉴于思政金课其实就是高质量高水平思政课的同义语,因此思政金课建设完全可以运用PDCA循环加强和完善思政课程建设阶段的质量管控。具体到“深度中国”而言,在计划(Plan)阶段上,“深度中国”需要制定好课程建设的方针、目标及活动规划。但对照“深度中国”的实际做法,发现课程建设方针不是很明晰,“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和实效性”的课程建设目标明显泛化,有必要在PDCA循序中纠正和改进。在执行(Do)阶段上,“深度中国”需要在课程计划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方案和总体安排课程,并具体运作好上述安排。为顺利推进课程计划的执行,“深度中国”的重中之重是要用心锻造和提高课程教师的胜任力素质。在检查阶段,“深度中国”通过学生课堂反馈、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与反馈、课任教师反馈、教育主管部门反馈、业绩反馈等途径总结课程计划执行情况,有效确认成绩、问题和不足。目前,“深度中国”已成功入选了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并与九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签署了《新时代思政金课建设宣言》,其品牌经验与做法在国内思政教育界“圈式涟漪”式地输出,不足之处在于课程的电子化推送和可视化传播有待加强和完善。在处理阶段,“深度中国”课程组根据课程检查结果将采取相应的优化整改措施和手段,以巩固成绩、提炼经验、解决问题。

六、妥善处理好思政必修课建设与思政选修课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包含思政必修课和思政选修课两大类课程,并通过显性或隐性的理论与实践(现实、案例)相结合的课程呈现方式传播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鉴于“深度中国”以思政选修课的定位却抢眼思政必修课的事实可能会引起思政金课建设在人才、资金、物资、技术保障等资源分配方面的问题,因此思政课建设必须立足各校实际确定思政金课建设的优先发展顺序,以便统筹协调优势资源在思政必修课与思政选修课建设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和权重。具体到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建设而言,尽管思政必修课先于思政选修课“深度中国”形成互动教学模式并由新闻报道助威,但他们并没有取得像“深度中国”“三新”教学模式那样的品牌知名度和标志性成绩,这里面的原因固然有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必修课建设的具体做法和力度在成效上略逊于其在思政选修课建设上的具体做法和力度,但根本原因是两者在课程建设资源投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差距。以“深度中国”课程建设为例,它的建设模式是最大限度地联合、整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并提供一切有利于“深度中国”课程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资源与个人资源。与此相对应的思政必修课的建设模式却以个人力量为主、以集体力量为辅,且课程建设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并受思政专项经费有限等资源制约。这表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金课建设上选择的是以思政选修课建设为突破口、以思政选修课建设带动和促进思政必修课建设的思路。基于此,我们认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可预期的下一阶段将会把“深度中国”课程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借鉴到思政必修课程的建设上。这点是尤其值得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在内的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者们高度重视和注意的。

猜你喜欢
华中科技大学深度思政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二)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