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认同对构建文化自信的作用研究

2021-03-08 09:21王彩芳俞滨烨周士鼎
文教资料 2021年25期
关键词:学子红色大学生

唐 龙 殷 乐 王彩芳 俞滨烨 鞠 刘 周士鼎

(1.常州大学 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一、红色文化认同以及文化自信的概念

关于红色文化及文化自信的界定,学术圈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红色文化主要指在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在不断去除国内外文化糟粕的基础上,造就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系、理论及理想信念。[1]红色文化表现于物质形式与精神形式。那些历经战争的洗礼、人民英勇抗争的战场等纪念场所,革命会议留下的遗址,领袖们居住过的房子、伟人纪念堂及革命先烈的遗物等,它们的载体都是所指的物质形态[2];从曾经的新民主主义一步步转型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与解决问题的知识、信仰、价值观、精神、制度和规范等,称之为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3]

文化认同是指在一个共同体中长期一起生活从而转化为对此共同体最有价值对象的肯定认识,是个人对归属的群落及群落文化产生的归属感及由衷发出的承诺,从而得到、维持、更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层面的内心过程。被个体认同的文化会逐步转化为个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点、思维形式、举止行为和情感表现形式等,从而成为对个体进行行为、生活、价值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等活动的本源性方向指导。[4]

文化自信应该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是相对较为稳固的内心形态。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关于文化的价值判断,与其相对的是对文化的不自信,文化不自信同样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文化自恋、文化自大,指文化主体无视甚至蔑视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对自身文化抱有一种骄傲自大的狂妄心态,这种文化心态危害极大,例如,晚清时期,清朝当权者以“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和以华夏为中心主宰的思维自居,闭关锁国,闭目塞听,结果导致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文化不自信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则是文化自贱、文化自弃,指的是在比较中文化主体不善于、不充分发现自身文化的优势和长处,盲目崇外,轻视自身文化的一种自卑心态。例如,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全部向西方学习的观点。因此,对待本国文化抱有正确立场就是最基本的文化自信,它是文化主体部分对待自身文化的理性认知、自我塑造、传承和弘扬。

青年大学生作为传播、弘扬先进文化的高素质群体,在红色文化方面的认同程度对红色文化价值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青年学子对红色文化的认可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红色文化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地位。由于各地区对红色文化的宣扬力度、宣扬能力各不相同,加之当前形式多样的社会生活、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对青年学子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冲击,因此,当代青年学子对红色文化的认可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育青年学子对红色文化的认可度,在当代社会构建文化自信的征程之中至关重要。

二、红色文化认同对构建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出推陈出新、代代相传的创新生气,值得青年学子自发地认可和忠实地敬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红色文化的内涵是激昂向上的、精神特征是生生不息的。红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容易引起青年学子的共鸣,更容易让青年学子在内心深处产生文化自信。红色文化要实现文化育人、餍足青年学子精神食粮的价值,必须与时俱进、与势俱进,充分利用各式新媒体,扩充传播载体,丰富传播方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青年学子同频共振、入脑入心。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使青年大学生更加触手可及,在参观红色场馆、红色纪念馆时容易沉浸其中,产生情感共鸣,提升爱国情怀,增强对文化自信的认同。红色文化能够使青年学子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和历史依托,激发他们对于民族复兴的渴求,帮助他们养成自强不息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因此,要经常组织青年学子参加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参观革命历史旧址,从历史的回忆中找寻文化的归属,不断提升青年学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精神内涵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精神力量源泉。红色文化内里的基本思想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是传承和创新融合的充分体现。宣扬红色文化,利用其感染力,重现历史精髓,为青年学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大的自发动力。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广大青年学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的认可感,做到知行合一[7],使青年学子建立起崇高的理想追求,成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勇气的新青年,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高校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增强对青年学子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熟知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理解前辈为了民族利益而奉献生命的可贵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不朽精力,孵化和发扬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青年学子要在和平年代的今天珍惜难能可贵的盛世,要不断地奋发图强、努力进步,增强责任感,担当有为。

红色文化不断传承和创新,受到人们的赏识和认可。尤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由共产党人造就、谱写的红色文化精髓备受青睐。文化的软实力终其究竟,其实是一种主观的精神能量,博大精深的红色文化有着丰盈的理论内涵和精神意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核所在。红色文化认同形成文化自信,产生文化软实力,可以有效延展国家软实力,促进青年学子增强对国家实力的自信,从而衍生出对民族的自信。红色文化拥有“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和价值表象形态。红色文化突出的先进性、革命性、兼容性,使其拥有历史发展、价值繁衍的文化特质。红色文化的强大基因,使其在吸引力、号召力上更具潜力,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基于红色文化资源衍生出的歌曲类、舞蹈类、语言类等人文艺术方面的创造及展示,使人们穿越时空感受红色人文艺术经典,品味红色人文艺术的魅力,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内在思想的聚集力。因此,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青年学子红色文化自信,必然以接受认同红色文化为根本前提。

三、红色文化认同对构建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壮大于改革开放时期,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大精神力量,提升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我们可以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实现红色文化历史与时代、现代与民族的有机融合,确立主流文化的领导权,促进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当今,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日益激烈。突出红色文化认同,可以引导青年学子充分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显著优势,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抵御西方错误思潮的侵蚀。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红色历史教育,继承红色基因是当代青年学子肩上的重要使命。认可民族文化是振兴中华文化的重要条件,应当把认可红色文化放在首要地位。红色文化认同有利于延展国家软实力,有利于青年学子形成对国家实力的信心,从而培养出对民族的信心,自然而然地衍生出文化自信。它的提出既改变了过去一度以政治性思维模式代替文化艺术性思维模式的“形而上学”的束缚,又改变了过去以经济利益性的思维模式取代文化艺术性思维模式的“形而下学”的窠臼。高校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支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为根基,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己任,充分发挥好文化传承者的作用,不断赓续红色文化基因。

四、高校推动红色文化认同的路径

高校要从氛围营造、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索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路径。在氛围营造上,可以挖掘校内、地方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建设校史馆、红色文化纪念馆等平台,引导大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史和地方的红色文化;可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讲述红色故事、弘扬先进事迹、传播红色声音,让大学生通过校园媒体平台了解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浸润。在国庆、建党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举办升旗仪式、宣誓活动等,营造爱党爱国的浓郁氛围,让大学生切实体会到红色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在课堂教育上,高校要紧紧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育让大学生认同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有机融入红色文化的内容,尤其通过建设红色文化课程,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积极作用。在其他课程中,要秉承课程思政的理念,挖掘本课程中的红色文化元素,通过课堂的教授,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同时,高校要积极发挥独有的科研能力,通过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积极将研究成果有效运用到教育之中。高校可以建立红色文化大数据库,编写红色文化系列书籍,创办红色文化刊物等形式,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展示红色文化研究的动态和前沿,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红色文化研究成果,面向大学生发放红色文化书籍资料等,在推动科研的同时,有效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达到用红色文化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实践活动上,高校要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通过编排红色文化音乐剧、举办唱红歌等活动,将红色文化与美育教育相结合;可以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运动会,将红色文化与体育相结合;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当红色文化场馆的义务讲解员等,将红色文化与劳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大课堂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进一步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可以通过建设红色文化学生社团,举办红色文化场馆寻访、红色文化论文征集等活动,让大学生切身去体会、研究红色文化,充分调动大学生了解、研究红色文化的兴趣。当前,高校要抓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深入做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在红色文化教育上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让红色文化“入耳入脑入心入行”,以此培养青年学子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认同,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学子红色大学生
红色是什么
杏林组曲·学子赋
红色在哪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大学生之歌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