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展示在西江苗寨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中的实践意义

2021-03-08 09:12倪亭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7期
关键词:古歌苗寨西江

倪亭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西江苗寨自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以静态展示、活态展示和动静结合展示三种形式将苗寨传统技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展示给众人,有效地实现了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文化资本有效转化为经济资本,带动苗寨村民致富和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

问题的提出

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江苗寨,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苗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据统计,西江苗寨现有1430余户,6000余人,原住居民中苗族人口占比为99.5%。2008年以前,西江苗寨是一个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村寨。长期以来这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是名副其实的“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民族村寨。随着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西江苗寨依靠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使苗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村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实现了脱贫致富。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苗寨面临着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浪潮中日渐式微的困境。面对这些问题,苗寨传统文化展示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实践形式,将苗寨民间活动、生产劳作及传统技艺等通过展示的形式使其展现出新活力。

西江苗寨文化展示发展历程

旅游开发至今,西江苗寨开发了阅读西江、高山流水等34个文化展示项目,以静态展示、活态展示和动静结合展示三种形式将苗寨传统技艺、农耕、民俗、歌舞等民族文化向外界展示。随着西江苗寨旅游的不断发展,为文化展示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文化展示从无到有,其形式从单一到多样。

旅游开发前

在旅游开发之前,西江苗寨偶尔有游客来此游玩,部分学者到此调研,此时当地村民认知中还没有“游客”“旅游”的概念,只知道是外边的人到苗家来做客。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开始带游客到苗寨里游览,少数村民办起了农家乐,一些年轻人自发组成了民间表演队,以此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旅游开发后

2008年,以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通往苗寨的交通和寨内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旅游业成为了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与此同时,“文化展示”这一概念在景区内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和壮大。

2009年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同年组建迎宾队,随后陆续建立了银饰坊、刺绣坊、酿酒坊、古歌堂、活路头陈列室、鼓藏堂、农民画家家庭博物馆、阅读西江、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打造了田园观光区以及迎亲表演、满月酒表演、十二道拦门酒、高山流水等34个文化展示项目。

西江苗寨文化展示的实践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江苗寨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变,如何对待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

传承与保护: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指这样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是通过传承的方式进行,这种传承的方式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循环,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再造。文化展示的表现形式为“文化+展示”,文化向展示提供原材料,展示将原材料进行再加工,推出新的文化产品,其文化资本得以传承与发展正是以这种再生产的方式进行。作为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村寨,民族文化是西江苗寨发展的核心动力,苗寨文化展示是以苗族文化母体为依托,通过整合、浓缩、筛选等方式进行复制和再创造。

谈及文化巡演展示项目的创建过程,西江旅游公司文化部副部长说:“2018年的时候我们搞了苗族小孩拜年活动,找了三四十个小孩,他们穿着苗族便装,衣服前面有年画娃娃,小朋友手里拿着小红包、小灯笼,从一号风雨桥巡游过来,在巡游的过程中给糖,给小红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这边做苗族文化就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西江苗寨文化展示在苗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加工和再造,成为如今的民族文化展示项目,参与文化展示的主体均是西江本地人和附近村寨村民,他们成为了承载本民族文化的展示者和传播者,也是文化再生产的生产者。旅游开发前,苗寨会唱苗族古歌的人只有巫师、寨老等少数人,随着长者的逝去,会唱的人越来越少,古歌面临失传的危机。旅游开发工作启动后,古歌队的建立促使会唱古歌的人有了唱歌的空间,不会的人有兴趣学古歌,吸引了更多的人,如今使苗族古歌得以广泛传唱和延续。在田野访谈过程中,西江苗寨潘姓老人告诉笔者:“我08年就来唱古歌了。当时公司开发旅游资源,搞古歌队,我就来了,我那时不会唱,来这里学的,唱得有十几年了。”可见,西江苗寨以文化展示为平台,逐渐形成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氛围,激发村民积极参与到文化展示中来。目前,参与文化展示的苗寨村民约300余人,他们积极主动学唱古歌、学苗话、学刺绣、学芦笙等,文化展示已成为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途径。

互动与创收:文化资本的转化

在布迪厄看来,不同的资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可以理解为“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二者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通过市场并借助经济的力量转换成文化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和流通,实质是把文化资源资本化的过程,最后获取资本收益。所以,民族文化可以通过资本转化,将文化进行物态转换,来延续生命力和提升自身价值,以期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西江苗寨文化展示的文化再生产向旅游市场提供了文化产品,其文化产品不是有形的实体,而是抽象的文化事项。在文化展示的过程中,展示者与观看者都处于同一个文化环境中,因二者间的差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在其背后,是文化持有者与他人、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作为文化展示点的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主要任务是对西江苗族文化进行保护、发掘、研究、传播和传承,对外开展学术交流,对内开展民族文化培训工作。

现今,文化展示已成为西江苗寨发展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西江景区公司为主导的文化展示项目中,为当地村民提供近300余个文化展示就业岗位,从一定程度解决部分村民就业,有效地增加了苗寨村民的经济收入。

西江苗寨文化展示除了直接带动村民就业以外,文化展示项目在展示苗族刺绣、苗服、银饰和米酒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高山流水敬酒礼、十二道拦门酒等为主的核心系列品牌。以品牌带发展的模式,推动了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刺绣、苗服、银饰、酒等行业的发展。

布迪厄认为社会结构具有自我复原的机制,通过再生产的方式,不同的社会成员通过继承父辈的资本,使得不同的社会成员在家庭内进行代际传递。西江苗寨通过打造文化展示项目,实现了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文化资本有效转化为经济资本,带动苗寨村民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形成对外交流的良性互动。为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和自身价值的提升,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古歌苗寨西江
密闭取心技术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八 羌族妮莎古歌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选自大型交响叙事曲《苗寨的故事》
西江华彩路
西江苗寨
苗寨小记
苗族古歌《仰阿莎》
苗族古歌传承方式探讨
千户苗寨的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