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昭怡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实用类文本”主要是指根据事实传递信息的文本,大致相当于国际阅读研究领域的“信息类文本”和“非虚构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不仅包括基于事实的非艺术化文本,如应对公私事务的应用文、说明文、新闻、史料、序言、科技文章、学术论文、理论作品等,还包括基于事实的一些艺术化文本,如报告文学、演讲词、文艺随笔、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政论文等。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把实用类文本包含的内容暂时概括为“随笔、杂文”“新闻与报告文学”及“科普文章”。
自2017年普通高考的考试大纲做出重要修订,“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为必考内容”,势必要求中小学阅读教学对“实用类文本”做出新的思考和定位。
在我国,长期以来“实用类文本”受重视程度远远落后于“文学类文本”,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显示出了极大的局限性。调查发现,在现实教学情况下,教师通常使用考试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实用类文本学习情况。评语多数为“学生存在思维逻辑不清晰的状况、不能准确找出文章的核心和要点、对信息的提取不准确……”这样的评价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实用类文本教学的实质,教师和研究者尚未找到问题解决的核心。但迫于高考的压力不得不急于寻求一条快速解决之路。例如:运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和突破、要求学生整理和使用答题模板等。这些机械化的训练流程和题海战术的操作模式,只是为了应对考试。
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大量的阅读实践,并且能够在区分不同文本特征的基础上抓住文本的关键。相关研究发现,初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化。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能力优于阅读实用类文本的能力。这可能和教材收录的文章篇目有关,在初高中教材文本中,文学类文本比重明显大于实用类文本。因此,学生对文学类文本更熟悉,阅读文学类文本的流畅度更高。但思考一个问题:“拥有较好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学生,他们的这种能力能否转移到非文学类文本和说明类文本的阅读上?”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仅仅阅读文学类文本,无法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能力。仅凭接触频率的多少导致阅读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差,这是不成立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力,需要像文学类文本一样,回归文本、细读文本、解读文本。
“随笔、杂文”一类文体,因文章内容和文章主旨的不同,可以分为偏议论文特征、偏散文特征、偏哲学小品文特征等三个类别。所以进行文本细读时必须先对有争议的文本进行题材结构的判断。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信条》为例,《信条》是当代作家、哲学家罗伯特·福尔格姆(Robert Fulghum)的散文随笔集中的一篇。作者关于生命哲学问题的探究给我们开起了一扇思想之窗,所以我们根据其题材将其划为哲学小品文。文章结构按逻辑行文:第一部分开宗明义,说明信条的来源,信条来自作者对过往人生经历的总结。第二部分分条罗列信条,作者一一罗列了十七条“幼儿园”规则。第三部分强调要实践信条,所有的信条,不实践都只是准则,只有实践了之后才是真正的“信条”。明确文章的题材结构是“随笔、杂文”,这文本细读的第一步。通过明确的题材结构可以划分主旨大意,有了主旨大意就有了文章的总体脉络。
作者开篇列举了十七条准则,条条是“幼儿园”语,但是仔细阅读每一条可以发现仍适用于成年人。十七条准则条条具有哲理性散文的语言风格,浅显的文字、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将富有理性的人生道理以劝慰的方式列举出来。读过之后我们不禁写下这样的评语:“语言简洁朴素,内容浅显易懂,文字敏锐机智、幽默风趣,又充满温情。”通过字句传递的信息,能清晰地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并且可以一一概括。所以第二步要从文章的字句开始,分析语言风格。作者从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语言“充满童趣却又暗含真理”,使人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受到启迪。将人生的原理简化为幼儿园的基础规则,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出发,向我们讲述社会生活的信条准则。
《信条》中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应深广的人生道理,这些信条中不但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生活态度,而且遵循为人做事的准则。作者从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将人生的原理简化为幼儿园的基础规则。可以说通过作者勾画的信条,再联系自身的人生经历,能对文章主旨有更深的感悟。将信条拓展到世界和社会政府的各个方面,实现信条,这样一切美好的愿望才能变成现实。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对这类文本的把握一定更加深刻。
新闻文体不同于其他文体,新闻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简洁客观、真实准确、新鲜全面。它能用准确简明的文字向世人展示事情的全貌并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
新闻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几乎每个人都会看或听一些新闻: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日常生活,可见我们与新闻这种文本的联系多么密切。必须牢牢掌握新闻的六要素和新闻价值的五要素等新闻文体的核心概念。在现实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能面对不同的新闻文体,需要掌握更多有关新闻的概念。
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该篇文章出现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是《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写于1958年的一篇新闻名作,曾获得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解读本篇文本,需要先明确一个概念,即“零度写作原则”,是指记者写作时的态度客观冷静,不流露自己的倾向和情感。但作者罗森塔尔恰恰跨越这个原则,拒绝完全以第三者的眼光旁观万千世界的种种,拒绝煽情,他的文字充满真情实感,可以说作者在完成“记者的使命感”的同时,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情感温度的报道。由此可见,有了新闻的相关概念再解读文本,我们能明确地感受到主旨。
所谓逆向思维,是对似乎已经有定论的事物和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从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可以看出其中体现的逆向思维特征。其实并不是奥斯维辛没有可以报道的新闻,而是作者在写题目时,反其道而行之,大家越认为没有事情可以报道,他偏要报道奥斯维辛这个“老掉牙”的题材。这种逆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于奥斯维辛惨痛过往的追悼,同时也借奥斯维辛警示健忘的人类,促使读者反思:此刻的奥斯维辛可以报道的新闻在哪儿呢?
从新闻结构入手揭示深刻的主题。罗森塔尔以一个游客的视角描写了奥斯维辛的现状,并通过导游之口诉说了奥斯维辛的历史,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和记者的基本情感相结合,这样观察者的主观感受成了主要内容,既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又唤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对于文本要进行深层次的解读,重视学生“悟”的过程,真正引导学生悟出思想。站在时代的历史角度,当时“美苏争霸”已经达到最高潮,人类在“二战”结束十四年之后又一次面临相互残杀的巨大危机。1958年的世界正需要“奥斯维辛”的警醒,激发人性的良知与正义,引发人类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现状的担忧。因此“奥斯维辛之后”视角下的选材,出发点不仅是召唤人类铭记血染的历史,还要引起人类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人性的自省,希望“奥斯维辛”式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一篇文章由多个段落组成,段落又由多个句子组成。首先要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关键句即文章段落的核心内容。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科技之光”版块的第一篇课文《〈物种起源〉绪论》一文,通过反复阅读,发现关键词出现在第5段到第9段时偏多,所以我们将重点“锁定”在文章第5段至第9段,通过重点研习,发现关键词是对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主要观点的概括性总结。
首先在阅读实用类文本时,要把握文体的特征,从作者行文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关注文本内容的独特性。所以学习《物种起源〈绪论〉》这篇文章时,一定要知道这是科普文,作者在传递具有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知识。
《物种起源〈绪论〉》作为一篇科技说明文,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因文字相对枯燥、内容抽象艰深、文本语言流畅度不够等,兴趣不大。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解读文本时,要突出文本的价值,突出作者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坚持与务实、谦逊和严谨,使学生对作者有一种亲近感,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内在 兴趣。
在现实阅读中,人们通常认为文学类文本、虚构类文本更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一大批的文学类文本细读的方法体系日益健全,而实用类文本的研究显得很落寞,并且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低年级教师认为学生不喜欢实用类文本,忽视对学生实用类文本细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其实阅读实用类文本时是有方法可寻的,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点:“区分文体,对症下药”“落实字句,分析语言风格”“情感品读,深化主旨”。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有意强化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意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兴趣。
实用类文本的细读是非常重要的。实用类文本细读是提高学生阅读实用类文本能力的有效手段。实用类文本能够满足学生全面的阅读兴趣,因为实用类文本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并且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围绕学生真实世界的信息。值得欣喜的是,随着近几年对非虚构类文本研究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实用类文本阅读在促进学生学习,尤其是学科内容领域学习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师必须明确信息类文本的读写素养是服务于获取学科专业知识的,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学生需要具备这类文本读写素养。
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是学生适应大学学业和未来职业生存的必需,现实生活每天都被大量的实用类文本包围,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成了适应大学学习和未来职场的关键能力,所以学生在初高中语文学习阶段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能力必须训练好。综上,无论是在目前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中,学生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能力都不可或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要兼顾,不可偏重一方而轻视另一方。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所涉及的文本也要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