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龙,潘楚阳,王海虹,胡浩威
(安徽建筑大学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了新部署,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公民履职尽责。青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要“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青年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内涵,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格局、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梦放飞青春梦想。
第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义深远。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1](P236),人与自然也是生命共同体[2](P47)。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P209)。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当代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党的十七大首次在党代会上以战略高度系统审视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新高度。
第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遵循。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首次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上升到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价值观层面,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4],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并作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心系生态环境,关切生态文明,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内涵,立意高远,思想深邃。
第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3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致贺信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因而,中国梦就其主要内容、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而言,蕴含美丽与文明的绿色意蕴。
第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以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发展观的核心要义。针对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治理条块分割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断,表达出一种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绿色价值观和系统生态观,为实现绿色发展和中国美丽提供了理论指引。2016年12月2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观。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考察指出,生态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经济应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生产生活方式。
第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的集中展现。生态就是民生,环境就是福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把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成就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可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构成了引领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系统价值追求。这大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境界和新视域,也为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观念基础和价值遵循,充分彰显党和国家决心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需求的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
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美丽中国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准确把握,体现了炽热的民生情怀和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决心。在全面推进建设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引领,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了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
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需要主动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自觉,率先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低碳校园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一,做引领低碳校园和美国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和排头兵是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不竭的强劲动力,只有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才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高校是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在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美丽校园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教育和示射效应。以某大学为例,该校自2003年开始就十分重视节约型校园建设,并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积极探索绿色校园和低碳校园建设的新思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据估算,如果全国近千所高校都成为低碳大学,一年便可节省约210亿元。此外,还可省出26个武汉东湖的水体量,增加七个半香港大的绿化面积。可见大学生低碳理念的示范表率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其对倡导绿色理念、引领社会风尚、推动低碳生活的独特优势[5],利用建设低碳校园的契机,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营造节能环保的校园氛围,而大学生又可以将接受的环保知识和低碳意识影响和传递给社会,从而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低碳意识。
第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也有所演进,不仅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宽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而且包括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能力,即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四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其中天人和谐、人与自然共生是和谐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判断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要践行绿色发展观,寻求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和谐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大学生和谐共生品质的重要表现。和谐共生观是对21世纪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对立困境的超越,认为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和谐共生的实践过程,人只有实现这个共生关系以后才能真正全面发展[6]。和谐始自人的包容意识,共生源自人的大爱品质,用和谐的思想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人与自然共生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友好共生,努力在美丽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美好的生活。同样,崇尚自然、关爱环境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在面对自我发展与资源短缺等现实困境中很容易产生困惑和不适应的情况,如何明辨是非善恶的界限,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将会对自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产生深刻的影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公民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举报和环保实践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这其中和公民的行为习惯及其背后生态文明素养不足有密切关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生态文明素养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在传播践行低碳观念的同时,不仅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全面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传承人类文明和社会责任意识,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第三,以抗疫精神为动力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谱写新篇章。大学时代是青年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追求人生价值、探索人生真谛的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总是在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的严峻挑战和现实抉择中砥砺初心使命、激发奋斗精神。新冠肺炎疫情抗击大战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全国各族人民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伟大抗疫精神将成为引领青年成长进步的指南针,成为激励当代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的巨大精神动力。疫情防控常态化对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提出新挑战和新考验。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短板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疫情防控也是人类修复与环境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契机,是化危为机、攻坚克难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教育,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7]。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期,挑战和机遇共存。青年大学生应当发扬伟大抗疫精神,既做疫情防控的生力军,又做环境保护的排头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示范者,他们积极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主动配合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对农贸市场、集贸市场、超市、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污水监测;协助宣传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处置政策,防止疾病传染和环境污染;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生物安全和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为疫情防控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和贡献,也为疫情防控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一,以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式既是社会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大学生思想观念外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呈现出开放、多元、务实、新潮等特点,同时也出现了学习浮躁化、消费奢侈化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这些新特点和新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发展方向,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确立科学、环保、节俭、健康的消费观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有助于摆脱物质主义的陷阱和享乐主义的偏狭,而且有利于正确理解消费与节约的关系,树立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态度,引领大学生由满足口腹之欲向满足精神升华转变,由污染、奢侈型消费向低碳、节约型消费转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定节能环保意识和勤俭健康的消费观念,从而促进生活方式的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同时,大学生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也会直接和间接引导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进而建设生态文明。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第二,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习惯。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家门深入到社会中去,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去感知社会,了解国情,拥抱自然,触摸环境,并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传递生态环境知识、宣传低碳环保理念,从而促进大学生环保实际操作能力全面提升,积累环境知识和低碳经验,也加速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如以“聚力青春,助力环保”为主题,开展绿色志愿服务行动;以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动员各类社会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到社区、乡村、旅游景点开展清扫垃圾、撕小广告;利用各类公共场所和现代传媒,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出行理念。美丽中国建设同每个人休戚相关,需要广大民众积极认同和自觉行动。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养成的环保习惯,不仅养成了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为改善生态环境奉献了青春力量,而且传递和传播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汇聚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促进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绿色理念和生态意识的提升,对引领了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以绿色低碳创新创业大赛驱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引擎。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青年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尤其离不开科技创新。随着低碳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节能减排、绿色产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为支撑,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需要科技创新为引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未来环保科技不仅关注常规污染物分析,还要重点关注环境健康的风险识别和防控,更加注重解决复合型系统性的环境问题,更加注重多领域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拓展及深入,并且这种趋势日益凸显。可以断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乃至成败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相关部门正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活动以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构建科学而完善的平台和机制。大学生应提高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和其他途径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环境优美人人共享,美丽中国建设人人有责。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当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接力奋斗、持续攻坚,不断书写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