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程教学设计探究

2021-03-08 04:39马宝娟
文教资料 2021年28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智育五育

辛 益 马宝娟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趋势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国内教育现状不断调整政策的必然结果,更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过渡、培养全面综合人才的必然路径。在探究“五育融合”的内涵基础上分析“五育融合”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达成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

一、“五育融合”的内涵及必要性

把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五方面因素融合,形成“五育融合”式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是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

(一)“五育融合”的内涵

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 “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至此,“五育融合”这一话题再次引起了国内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

“五育融合”是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出发,把教育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结合成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育融合”不是各育的简单拼凑,而是实现五育的真正渗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所以,实现“五育融合”不是简单地把各门课程堆积叠加,而是使其融会贯通,“用一条线把五颗美丽的珍珠串起来”[2]。

(二)“五育融合”的必要性

“五育融合”的提出不仅基于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还基于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更是基于育人目标的实践诉求。

1. 基于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3]。

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义务教育普及率显著提高。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新成就之后,更要关注教育质量,巩固现有成果。十四五期间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升教育质量上来,而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各方面协调育人,促进“五育融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五育融合”不仅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也是发展高质量教育的重要路径,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必然要求。

2. 基于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

为了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进一步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发展的理论高度和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出发,提出建立“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2020年10月15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颁布,分别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

3. 基于育人目标的实践诉求

“目前,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其中怎样育人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亟须回答的重大问题。”[4]从蔡元培先生提出“五育并举”到近几年的政策,突显了对学生“素养”的重视、对“全面”的追求。“五育融合”的内容不仅指学科内容,更是各科素养的交流。这既是新时代教育方针的本质规定,也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所以,实现“五育融合”既是响应方针政策规定,也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践诉求。

二、“五育融合”的现状

虽然“五育融合”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教育发展的主题,但是目前实行“五育融合”还存在课程资源零散,未能很好整合;教学目标片面,侧重智育方面;评价目的单一,忽视全面发展的问题。

(一)课程资源零散,未能很好整合

由于受到“分科课程”理论的影响,各学科被划分成不同的门类,并按照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虽有利于组织教学和学生学习,但同时也易造成学科间的隔离、孤立。各学科各自承担特定方面,不仅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影响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容易使学生只关心学科的逻辑体系和知识框架,在学习时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分散的知识就像一盘散沙,不仅教育意义有限,而且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只有当所学的知识与真实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知识的现实意义才能展现出来。所以,教师无论教授哪门课程,都要尽可能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教学中“五育”往往被割裂开来,学科间的联系被忽视,甚至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被看作若有若无的辅助课程,为智育服务甚至让步于智育。

“五育融合”要实现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方面的有机统一,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的,而是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的关系。“五育”是一个整体,必须打破各学科之间的无形的墙,树立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统筹“五育”,实现真正融合。

(二)教学目标片面,侧重智育方面

学校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达标的综合人才,但是这一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有所偏颇。以智育为例,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学仍以智育为主,甚至只追求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德育、弱化体育、抑制美育、缺少劳动教育,造成了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的“唯分数论”现象。

“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深深植根于大多数学生、老师甚至家长心中,所以与此相关的学生的每一次考试分数、成绩排名都至关重要。秉持着“唯分数”的信念,背负着“唯分数”的烙印,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着学习和成绩打转,除学习之外的一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兴趣社团等都被迫中止,为学习让路。为了提升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火箭班”“实验班”“尖子班”层出不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讲授知识点和得分点,忽视了知识背后的人文意蕴和道德价值;只注重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只要学习好,其他没烦恼”等观念也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分数高,其他方面的发展好坏、是否发展都不重要。所以部分家长在智育上充分重视,甚至包办一切只为孩子安心学习。但是这往往会导致孩子在其他方面片面发展,导致孩子的劳动技能丧失、劳动观念很难树立,所以社会上会有“高分低能”学生,甚至“大龄巨婴”的出现。

而对智育分数过分关注的同时,忽视了其本质价值,使教育的任务丢掉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也使智育失去了导航。智育的关键并非只是掌握知识技能,而是在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如果本末倒置,混淆了智育的真正价值和一般追求,就会遗忘教育的真正目的——立德树人。那么分数则是衡量“产品”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学习知识成为学生唯一的任务,通过机械刷题掌握的知识技能也是孤立的、零散的、僵化的,有“教”而无“育”,学生也缺乏对学习真正意义的理解,“教育就将变成训练机器人,而人也变成单功能的计算之人”[5]。

(三)评价目的单一,忽视全面发展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6]从功能上看,评价体系具有立德树人和选拔人才的作用。其中,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选拔人才是教育的基本手段,通过各方面评价筛选出“能够探索并解决日常生活、学术科研、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7]的人才。从内容上看,评价体系还可以考查学生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掌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现行评价标准来看,评价目的单一,只是针对“某育”的单一评价,缺少针对“五育融合”的综合评价。没有评价体系做指导的“五育融合”是没有凝聚力的,也是不长远的。它没有办法划分哪些是需要“五育融合”一起发力的,哪些是单独“某育”就可以达到的教育效果。“五育融合”式评价既要包括各育的评价标准,又要注意不是五育评价标准简单地叠加;同时还要做好提高分数和培育人才的衔接,使其有所关联,而不是完全对立。

“唯分数论”使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硬指标,而德育等则成为软指标。这种现象又使整个评价体系扭曲,评价导向歪斜,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基于“五育融合”的评价体系应该是衡量“五育融合”实践的标准和工具,引导“五育融合”的方向,与其目的一致,共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三、“五育融合”的教学设计

要想改变目前“五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就要做到整合资源,形成“五育融合”课程观;融合目标,形成“五育融合”教学观;多元评价,形成“五育融合”评价观。

(一)整合资源,形成“五育融合”课程观

课程边界的划分往往导致“教”和“学”的局限,所以我们要主动突破学科壁垒,打破分科主义,整合教学资源,形成五育融合式课程观念,实现跨学科学习。而整合资源既包括五育之间育人资源的“育内融合”,也包括帮助学生实现课上学习和课下生活的“课后融合”。

“育内融合”的关键在于从“育人”的培养目标出发重新协调各学科,考虑各学科的知识特点和学科特色,注重各学科的联系,把各科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发挥其特有的育人价值。在把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还要推动各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学经验以及价值观念融合,促进各学科优势互补,共同发挥育人价值,实现“1+1>2”的效果。如在历史、政治、语文学科之间整合出“爱国主义”对学生进行德育;政治学科中,在“权利与义务”框题,进一步挖掘提炼知识点背后的德育价值,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其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另外,除了已有的课本上的课程资源外,教师还要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及阅历并结合当地和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整合各个版本的教材资源。

“课后融合”是指将与生活剥离的课程重新与自然、社会、生活相连接,实现课上资源学习和课后生活资源的深层次接触,从而扩大“五育融合”的育人范围,并通过课堂案例结合社会时事和国际热点,增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组织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形式,打造沉浸式情景,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体会,使知识不只是存在于书本、停留于表面,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二)融合目标,形成“五育融合”教学观

整合资源形成“五育融合”的课程观固然重要,但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教师如何传授知识、给学生带来何种影响更为重要。“教”为先,“育”为重,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不是教师的全部职责,启迪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完整人格和健康品格更是教师职责的重中之重。“教学不能长期囿于成规定制之中,无论是教学的思想还是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无论是教学的组织形式还是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师都可以在成规定制之外,积极进行教学的价值创造。”[8]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能将知识传授和道德教化相结合,更能举一反三,在“一育”中挖掘“五育”,摆脱单调的灌输式讲课模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对自己的要求,摒弃“唯分数”的教育观念,积极汲取“五育融合”的相关观念,要把“五育融合”贯彻到常规教学中,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要从五育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五育融合”的观念。如教师可以在板书安排、PPT背景设置等方面巧妙构思,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智育中体验审美情趣;也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实践活动,作为劳动教育的一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衔接;也可以利用观影、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打造沉浸式教学情境,如在“国体与政体”部分可以播放开国大典影视资料,在智育过程中增强德育对学生的渗透等。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互动过程。践行“五育融合”的教学观,教师应该超越知识的功利性价值,实现从对分数的片面追求到对学习主体全面追求的跨越。

(三)多元评价,形成“五育融合”评价观

要想实现“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除了形成“五育融合”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观念外,多元评价目标引导的“五育融合”评价体系也是重要途径。“五育融合”的评价不是对各育分别打分进行分析评价,而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评价。“五育融合”的评价观应从关注学生知识量的获得情况、学生成绩的提升情况转向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以及在习得知识过程中道德品格的形成情况。

2020年10月13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颁布,要求“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尤其要“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传统纸笔测验评价仍存在局限性,它只能考查知识掌握情况和程度,对于劳动技能的掌握、真实情境的表现、实践活动的参与、核心素养的具备等方面无法考察。而综合素质评价恰好可以弥补这些漏洞,从而完善评价体系,促进“五育融合”。坚持“五育融合”,要建立一套新的弹性评价标准,让德智体美劳互相联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割裂开来,既要注重效果,也要关注过程,用“日常行为表现”“运动锻炼时间”“审美素养”“实践活动”等软指标构成弹性评价标准,使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某次的考试成绩和分数排名,而且扩大了评价范围,延长了评价时间。

同时,教师等教育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导向性原则。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为了学习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要围绕学生进行。第二,整体性原则。评价体系在育人目标的导向下,不能只关注学生“一育”或“某育”的发展,应该把目光转向学生各方面的整体发展。第三,发展性原则。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都应该是纵向的而不是横向的,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较以前有进步、是否达到了自己设立的目标,秉持发展的观点,把学生与学生自己比较,而不是把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智育五育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