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进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商务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以跨界和融合为典型特征。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对实践教学进行设计、实施和成效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教与学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奠定了教与学的基本理论逻辑和操作框架。[1]教师、教材、教法是构成这种理论逻辑和操作框架的要素,是“三教”改革的主体、载体和方法。[2]商英专业实践教学对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商英专业实践教学运用POA理论能彰显商英专业综合性、应用性、交际性强的特点,通过情境性的外化活动,巩固和实现其交际、文化及育人功能。
2019年2月国务院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将推动实施“三教”改革作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重要抓手。“三教”改革融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一体,是涉及教与学各环节的综合改革。其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三者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和互动性,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3]教师、教材、教法分别对应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产 出 导 向 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源于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 Hypothesis)理 论。“产 出 导 向法”的发展经历了“预热期(2007—2013)”“雏形期(2013—2014)”“形成期(2015—2016)”“修订期(2016—2017)”“再修订期(2017—2018)”五个阶段。该理论体系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和“关键能力”四个假说;第二部分是“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文化交流”四个假设;第三部分为“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步骤的循环。[4]教学理念是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的指导思想,教学假设是教学流程的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现形式。[5]POA理论以产出导向为教学起点,强调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产出结果为教学及考核目标,突出教学的实践性。[6]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既是主创又是践行者。教学理念、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构成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机整体。担任实践教学任务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实践能力。
英语教师的来源以本科院校毕业生直接任教居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导致商英专业教师整体专业实践能力偏弱。商英专业有其特殊性,以语言为基础,以商务知识为核心,要求教师具备宽专结合的多种商务技能。随着跨境电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实训项目的内容不断更新延展,促使商英专业的教师必须去企业实践,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只有主动熟悉行业最新动态和外贸业务操作流程等,并加强产学实践,才能胜任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教师可通过多层次的校企合作、跟岗实习指导及企业实践等形式,与企业专家合作共同开发实践项目,强化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大量且广泛的职业岗位调研基础上分析岗位群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根据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岗位类型及市场需求,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研制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收集整理编制学生的实训任务。同时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能力结构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补短板,例如根据兴趣和教学需要,学习茶艺技能或进行跨境电商的平台实操等,优化实训教学团队的能力结构,组建具有复合技能的“双师型”“双证型”教师队伍。
不断更新的技术,推陈出新的职业,复杂多样的生源基础,都驱动教师永远走在向前向上的学习路上。通过深入学习POA理论,教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践行于商英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原校本实训教材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训教学模式,任务按照实训目标、实训要求、实训要点呈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人练习、分组演练等方式完成任务。教材使用初期效果良好。然而近些年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主动性不断降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任务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高度依赖教师,再者实训项目也不断更新变化,因而精准结合实训项目,按照“教、训、评”三位一体重新编写实训教材成为必然需求。
首先,教师要退出主讲角色,发挥“学用结合”的优势特点,设计每一个教学项目或任务时重点关注学生能学到什么。其次,发挥产出任务的刺激促动效果,在促成中因势利导,起到引领、设计和支架作用。最后,坚守“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执行“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将教材的呈现顺序定为“模块—项目—工作情景—任务(驱动)—学材(驱动)—评价”,帮助学生改变依赖教师语言输入的学习习惯,平衡教师脚手架作用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训项目,努力完成产出性输出任务。
以模块二“商务应用”为例,该模块挑选学生毕业后从事商务工作中最常接触的工作内容,设置“OFFICE办公应用、会议管理、展会营销和商务信函”四大实训项目。每个项目下按需分设3—5个典型工作情景,如“OFFICE办公应用”设“文秘与行政、广告策划与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管理”3个情景,每个情景下设计2—3个任务。以“广告策划与市场销售”为例,每个任务包含任务名称、制作产品调查表(Excel应用)/Making the Product Questionnaire (the Application of Excel)、任务描述/ Task Description、任务范例/ Task Sample、学材/ Learning Materials、任务完成要点和流程(由学生产出)/ Key Points and Process、评价/ Assessment Form 6个部分,将POA的教学理念融入教材编写之中,为实施其教学流程做好准备。
实践教学通常包括校内理实一体化课程、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校外短期社会实践和跟岗顶岗实习等形式,而具备校本特色的实训教材对于实践教学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程》为例,其编写、选材均遵循尊重需求、易于操作、真实度高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实践角度出发,采用工作手册活页的形式,既便于后期动态更新及修改完善,降低教材的滞后性,又可以分模块分单元选用,自由灵活组合。教材内容以实践项目为主体,指向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实训项目的设计按照驱动任务、学材提供、促成输出及评价的流程,适合教师采用POA教学理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和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程》整体呈现以下3大特色。
将“学”和“用”紧密结合。学习教学材料不再是学习的目标,而是为了完成英语产出任务而服务。因此,在教材编写中,不再因“材料”设计“任务”,而是为“任务”编写“材料”。[7]《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程》对标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入促成活动设计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三项原则,先设计任务,再选择材料。基于对商英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和关键能力的分析,以商务活动及跨境贸易交往为主线设计内容。各实训情景选材源于企业岗位内容,贴近工作实际。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商务礼仪、商务应用、跨境电商实务),分别设置4、4、5个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包含2—3个工作情景。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每个情景按照由浅入深的难易程度分层设计2—3个任务,呈现方式依次为:情景说明、任务名称、任务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学材、任务要点、完成任务流程记录表、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包含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通过自主选择适合本组水平的任务,学习和巩固技能和知识。每组完成实训任务后要呈现工作成果,完成评价报告。各模块的综合实训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可独立操作。可全部完成三大模块,也可根据专业和教学实际从中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具有灵活性。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发展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未言先思,思随言行。POA理论提出了外语教育的六种关键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文化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文化能力,包括跨文化能力,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辨能力体现学科素养的心智特征。[8]《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程》体现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形成协同效应。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强思维训练。教材的设计上把握好教师的“脚手架”功能,引导他们处于主动思考的状态,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完成驱动和产出任务。[9]为了把学生思维能力教育有效地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教材在任务学材、任务成果呈现和任务评价中设计了大量的思维导图、流程图和表格。用图表使思维可视化,了解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各种信息做出的反应及如何建立、重构、修订他们的信息,在驱动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构建完成任务的框架,有效地辅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同时针对学生在总体把控任务的框架结构,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适度地反复训练,建立学生对文字材料的框架和结构层次的认知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加强对任务要求的精准分析,将完成任务的步骤细化成图表(见图1、图2),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强化学生的具体化思维,提升他们解决的问题能力。
图1 申请签证
图2 阿里巴巴国际站卖家注册流程
《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程》注重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知识和职业迁移能力、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从开篇导语到每一节的评价反思,全面渗透思政元素。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以案例或答题等形式,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主法治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等融合在项目任务中。例如向国际市场推广我国的特色产品、宣扬中国文化,融入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企业工作任务中融入诚信、友善、和谐、公平、公正等核心价值观,在评价标准中设置准确性、忠诚度、团队合作等,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等,以下列三个任务评价表为例。
在评价表1中考察对工作纪律的遵守,服务流程包含“规范恢复台面”等,从细节处入手培养职业素养,评价表2考察文化自信和创新性,评价表3对外事行为要遵守我国法纪法规进行考察。根据每个任务的具体情况,评价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全人教育”。教材将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确定为核心目标,全面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评价表1 广交会点餐任务
评价表2 制作活动策划方案任务
评价表3 涉外客户管理与维护任务
《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程》经过两轮的试用,在18级和19级6个班学生分别采用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来收集对教材的评估意见。调研回收有效问卷共315份,数据显示(见图3)学习欲望提升(66%)、自主学习能力增强(78%)、时间管理能力提升(68%)、逻辑思维能力提升(78%)、对专业能力自信心增加(62%)。学生最显著的变化是关注点越来越多的聚焦如何完成任务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
图3 《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程》评估意见统计
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为“校企合作、育训结合”,要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教师结合教材践行POA理论,在“学习中心”教学理念指导下,综合运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导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领和指导来促成,通过“即时评价”“延时评价”完成师生共同反思改进,提高有效教学的质量。
文秋芳认为,就教学过程而言,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输出驱动既可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运用,又可激发学生对新语言知识的欲望。这在中高职“3+2”贯通班的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与体现。他们经过第三年0.5学年社会实习的真实工作体验,第四年返校后求知欲望明显增强,对自己的不足认知清晰,学习目标非常明确。我校商英专业的学生每年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的展会服务实习,以展会服务项目为例,在设计驱动任务时注重收集历届交流场景中学生反馈棘手的案例,加工成真实并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输出任务,辅以现场录制的视频进行教学。例如让学生解决“咖啡厅服务生发现假币”“拾到采购商遗忘的物品”等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从而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
教师在“驱动”环节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创设交际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进行交际,完成产出任务。“驱动”环节意在通过让学生尝试完成产出任务而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以此为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产出的意愿。如何设计恰当的输出任务是运用POA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此时融合POA理论编写的教材则能给予教师莫大的帮助。
1. 注重任务的针对性和具体性
《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程》为教师提供了大量工作场景下的任务。面对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班级,教师需要对教材的任务进行二次加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任务,调整后实施。例如模块一商务礼仪的项目三茶艺服务分设三种情景:接待饮茶服务、饮茶文化推广和茶艺表演。商务文员岗位选用情景一即可,涉及高端茶叶营销的岗位则要着重后面二者。对任务的描述一定要非常清晰,让学生读懂指令,理解不到位或误解会降低任务的完成质量。
2. 注重实训教学中分组的科学性
《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课程设置了若干实训项目,以任务驱动为主,让学生分组完成各个项目任务。分组是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步骤,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做到优势互补竞争公平,平衡各组组员的差异,开展合作式学习。在实训教学中,根据需要采用2人结对,4—6人成组的形式,灵活开展教学活动。
3. 注重促成过程的差异性和有效性
在坚持“教师主导、学习中心,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介的“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原有产出情景任务,兼顾学生语言基础和运用能力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脚手架”作用。可以通过设计分层任务,保证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合适自己的产出任务,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及潜能。[11]在产出促成过程中,提供个性化的帮助,细化搭建脚手架的具体步骤和内容,例如采用“工作流程图”“任务要点表”等简单明了的图表形式为学生梳理任务要点、流程框架,既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又监控与评估教师所提供帮助的有效性,确保给予学生足够的输出时间来实践,加强促成效果。
“评价”是POA教学理论的第三个环节,包括“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指的是“促成”环节中的“检查”部分,即在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和产出任务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的评价,多为干预性评价。“延时评价”指的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经过课外练习后,再将练习的成果提交给教师评价。[12]《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程》设计的产出任务数量多、类型复杂,在每一个任务后面都有对任务产出质量的评价表。输出成效的及时反馈评价和产出的成就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输出的兴奋感和强学习动机。在驱动环节,教师要给予适当适时有针对性的反馈,评价要指向明确、具体详实,帮助学生明确不足和如何改进。例如在偏重表达技能的任务展示中,不仅注意语言形式上的错误,还要重视语义表达的准确性和内容组织的逻辑性等。每次的反馈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可以从语言、思维、交际技巧和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等方面给予反馈或评价。收集评价数据形成一个公开和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结果,衡量实训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和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师反馈中高频词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语言表达方面为正确性、规范性和得体度,思维能力方面为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完整性、创新性,人文素养方面为交际的有效性、文化性和策略性,职业精神方面为任务完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度。任务完成评价表的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对任务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处于直线上升趋势,参与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高(见图4)。
图4 任务完成评价统计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POA理论设计真实、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输出任务,提供恰当的新输入材料、适当的输出帮助,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学生在尝试完成输出任务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习和寻找新的语言材料,利用教师协助、同伴合作等途径准备产出活动、展示与欣赏输出成果,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是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综合输出能力的保障。
将“学习中心”“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和“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融入到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不仅提升其精准性、实用性和开放性,同时实现了教师、教材、教法三者的联动改革,促使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应用有机结合,达到了提高商英专业实践教学整体质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