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

2021-03-08 04:39
文教资料 2021年28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内容纲要

娄 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自该课程设立以来,如何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提升“纲要”教学的有效性,使之成为培养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主要阵地,一直是高校教师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沙建孙最早从解读“纲要”教材的角度归纳提高“纲要”课程教学水平的路径。他指出,必须全面且准确地领悟和落实中央关于开设“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要求;还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的体例。基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三个方面归纳与总结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

一、“纲要”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本文所谓的“纲要”的教材体系,是指“纲要”课程涉及的各种形式的教材资源的总称,主要包括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等。而“纲要”的教学体系是指高校教师为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使用或设计的各种类型的教学要素,如教学理念、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结果反馈。就二者的关系来看,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不仅具有一致的教学目标,还存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教材知识,实现教材所设定的基本目标,继而满足高校开设“纲要”课程的育人目的。本节将结合教材自身的特殊性,阐述“纲要”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第一,“纲要”的教材内容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有较多的重合。经历过高中阶段的大学本科生,大部分已经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并掌握了基本史实。鉴于此,有必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进而划清中学历史教学与“纲要”教学之间的界限。需强调的是,大学本科期间的“纲要”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理性、更有理论深度地了解国史与国情,即让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进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进规律。此外,“纲要”课程面对的大学本科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左右,这个阶段是一个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能达到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的,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帮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与世界观,进而形成客观、全面且辩证看问题的方法论。

以教材中的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为例,这一章节重点讲述的内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多数大学生对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内容早已十分熟悉。为唤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新鲜感、好奇心与学习动力,教师有必要对教材体系进行转化,即不仅要讲授史实层面的内容,还应注意理论方面的引介,达到史实、理论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

第二,“纲要”的教材具有“提纲挈领”的特征。就2018年版本来看,该教材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1840年至2018年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显然,三百多页的一本教材,难以涵盖长达17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着教材只能以“提纲挈领”的形式呈现。具体而言,教材的“提纲挈领”特征内容阐述时,往往围绕大事件、制度与历史评价等三个宏观层面展开,而较少涉及微观层面的“历史人物”之细节介绍。

以教材第二章《对国家道路的早期探索》为例,这一章内容相当庞大,涉及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发生过程、制度介绍、结果原因分析与评价。若讲好这一部分教材内容,对教师而言,必须先将“提纲挈领”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内容“有血有肉”且形式生动活泼的教材体系。简言之,教师应把洪秀全、曾国藩、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的个性与生平事迹穿插到事件与制度中。唯有“活生生的”人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材内容的重塑是必要且重要的。

二、“纲要”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三个方面

(一)梳理与重塑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因此若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与重塑,即梳理教材内容描述的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前后史实之间的因果联系,继而揭示出中国近代史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最终达到史实、理论与价值观三重维度的结合。

以教材中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为例进行阐述。

(1)史实层面,从太平天国政权、清政府与地方督抚三条线索,向学生展示这场战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划时代地位;同时,结合清代人口史的数据变化、江南水利史与疾病史、厘金等财税制度史及地方督抚势力突起等专门史研究领域内的历史素材,使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太平天国政权与农民阶级的救国方案。

(2)理论层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之发生、经过与结果,体现了农民阶级具有反抗与推翻清政府的强大的革命潜力,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唯物史观的经典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另外,太平天国政权的最终失败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的经典论断,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农民阶级并非先进阶级,无法提出科学与理性的救国方案,因此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

(3)价值观层面,梳理与重塑教材内容,不仅应强调史实与理论的结合,还应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具体来讲,国史与国情的把握,以及理论层面的深入分析,更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在教学内容的表达方面,教师要用那些尽量贴近“90后”“00后”大学生的日常用语与表达习惯的词汇来描述教材内容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性概念,将书面语转换为日常用语来表达。

此外,史料与史观方面应及时更新。所谓新,并非那些猎奇性的野史或哗众取宠性的研究观点,而是指近期史学领域内新发掘与整理的史料及最新的科研动态。教师将这两者融入教材,并在课堂教学中讲解与展示,能够起到增加学生史学新知识与拓宽学术视野的教学效果。

(二)变革教学方式

第一,互动式教学法。所谓互动式教学,是指改变传统意义上纯粹依赖教材且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型教学,转而采取一种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灌输型教学难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较来看,互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弥补灌输型教学的缺陷,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环节。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多种学习手段的结合,如知识传授、课堂教学、讨论、情景创设及探究性学习等,而且强化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在“史纲”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形式之外开设三到五次的讨论课,设立若干存在讨论空间的历史主题,请班级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走上讲台,分享小组讨论之后的观点与理由,最后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展示进行全面评估。这种把讲台留给学生、教师引导与辅助的师生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改变以往课程气氛沉闷的状态,使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查阅与分析史料、辩证地看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从问题到理论的教学逻辑。与中学生相比,大学本科生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求知欲更强。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先从问题意识导入,再到理论提升的教学逻辑设计课程教学。以“纲要”教材之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为例,教材的这一章主要讲述的内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为引起学生对本章教材内容的兴趣与注意力,教师可以围绕“为什么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一问题设计本章教材内容。既然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就意味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时间分界点,184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变化。因此,传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外交等方面将是课程教学的第一部分。

第三,历史上的中国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而唯有第一次鸦片战争被定性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意味着此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深远,甚至最终导致自诩“天朝上国”的大清王朝逐渐走向崩溃。那么,这样一场战争究竟如何发生,又有何特殊性,以致大清王朝的统治者束手无策?为解答这一问题,需要重点阐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原因、发生过程、结果与影响,这将是本章课程的第二部分。

所谓理论提升,就是在分析上述问题或史学概念的过程中,嵌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他社会科学理论。这一教学逻辑不仅能使学生准确且深刻地把握与理解历史事实,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有史有论”与“史论结合”的逻辑思维习惯。比如,所谓“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的命题,就涉及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五个阶段的经典论述;阐释传统中国经济的特征,可以借用中国经济史领域内的重要理论,如“过密化”或“内卷”以及“马尔萨斯陷阱”等。

第四,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与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技术手段愈来愈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如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完善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还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载体与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以教材为纲,认真钻研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梳理教材内在的逻辑线,然后将教材内容以生动活泼、题材多样且易于学生接受的PPT形式呈现。

比如,在讲授“纲要”教材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节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放映《建党伟业》《恰同学少年》《觉醒年代》中的若干片段,时间以5—8分钟为宜,并引导学生针对一些重要情节进行评论或分享各自的观后感,以此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此外,网络中的各种数据库是可供运用的教学资源,如读秀、中国知网等学术性网站。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这些专业性网站中检索与“党史”内容相关的研究论著,以此增强该门课程的学术性,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开拓课外教学活动

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除了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与重塑以及更新教学方法外,还需要为学生开拓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课外活动,以达到“课堂与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课外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其一,开展每周读书会。为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有必要让其在学习教材之余阅读一些经典读物。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筹建每周举行一次的“读书会”,具体书目则与本周教学内容相关。比如教师在讲述“纲要”教材第一章时,可推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茅海建的经典作品《天朝的崩溃》;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并在读书会活动中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最后形成读书报告。期末,读书报告可作为考核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其二,组织社会考察实践。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有必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一些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与考察,以此培养学生的 “历史在场感”,深刻理解课堂上学习到的历史知识与理论,进而形塑他们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并推荐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或红色文化基地。以近代中国最早开埠的上海为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雷锋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陈云纪念馆、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等等,都是值得学生参观的地方。由7 —10人组成的小组不仅要在考察时搜集重要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还需合作完成一份5分钟左右的PPT,并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展示,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这一环节可作为教师考察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从“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此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尤其必要且重要的。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具体的转化路径,包括教学内容的梳理与重塑、教学方式的改进及拓展课外教学活动,体现了史实、理论与价值观三重维度的有机整合,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相辅相成。

从中学历史、历史学专业及“纲要”课程之间的关系角度看,这些路径既划分了中学历史教学与“纲要”教学之间的界限,又为打通历史学专业的学术目的与“纲要”教学育人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新思路。从教学的方法论角度看,以上探索不仅能够提供一些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操作性手段,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自觉、文化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进而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内容纲要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