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官福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符家川学区,甘肃 定西 743011)
校园安全是当前学校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的硬性要求,也是维系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因此,校园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科学、健康构建不容忽视。近几年,影响校园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对学生的身体或者心灵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面对无抗恶能力的中小学生,我们应将生命安全教育知识融合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给或教会他们正确应对危及生命安全时的处事思想和策略。为此,本文将以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摭谈课堂教学,用名著中经典人物的典型事例为教学事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事之策略。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讲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1]此篇旨在告诫后人,要想在残酷的军事战争中取得全胜,法宝之一就是“知人知事”。统编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节选的课文,在运用语言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同时,也精妙地表情达意、传递信息。下面笔者将从不同侧面浅析这一单元三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处事要领。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给“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但想实现“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之远大抱负的刘备规划了一幅宏伟的政治蓝图,预言天下三分;“赤壁之战”中巧借东风,草船借箭,神鬼莫测,一把火将曹军三十万大军烧得溃不成军。这位神坛级人物有智慧谋略、会神机妙算、能运筹帷幄,是一位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道的军事谋略家。诸葛亮除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谋略外,也是一个育人处事之能人。他曾在一封家书中写道:“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于是,便留下一篇谆谆告诫的文章——《诫子书》。因为,他担心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聪慧可爱的早成,可能成为其人生之路上的绊脚石,终将难成大器。故《诫子书》又彰显了其育人处事之大智慧。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周瑜以及鲁肃等人物之间的对话就有11处之多,故课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诸葛亮有“知人”之能。面对周瑜以水上交战,弓箭最好,军中缺箭,先生负责赶造,公事不得推却,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的算计和刁难,他却心甘情愿立下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否则甘愿受罚的军令状。相反,如果诸葛亮不知周瑜对自己心怀妒忌,定会故意刁难,就不会这样胸有成竹、欲擒故纵地立下军令状,说明他早在周瑜算计刁难之前就有准备。如果他不知道鲁肃为人忠厚守信,能替自己保密,就不会找他帮忙借船,无意之中将自己计划的一半告知鲁肃;他也知道曹操生性多疑,时常佩戴刀剑睡觉,有时还梦中杀人,曾经就因太过多疑而杀害了当时唯一能治他头痛顽疾的华佗。所以他料定“草船借箭”之时,曹操肯定不敢贸然追击,所以就敢在周瑜面前心甘情愿地立下军令状。试想,如果诸葛亮对这种种一无所知,还敢立军令状甘受重罚吗;还敢将自己的计谋无意间透露给鲁肃吗;还敢在满江浓雾的恶劣天气下神情怡然地去“借箭”吗?
可见,“知人”是诸葛亮“草船借箭”制胜且能保护自己的关键因素之一。
早知周瑜因心怀妒忌,算计刁难自己,立下军令状的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靶子”的船,第一天没有任何动静,第二天仍没有什么行动,直到第三天四更天的时候,诸葛亮才秘密请鲁肃上船一起去取箭。这说明,诸葛亮在周瑜刁难算计自己之前,就已想好了应对策略,预知三天后江面必将起大雾,正好可以利用曹操生性多疑不敢追击这一点来实施自己“草船借箭”的计划。所以,“知事”是诸葛亮“草船借箭”能够成功,并免遭杀身之祸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诸葛亮的“知人知事”不仅让“草船借箭”取得成功,还让心怀妒忌的周瑜吃惊不已,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慧。那么,周瑜一心想算计刁难诸葛亮,最后为什么又没有得逞呢?
周瑜刁难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得逞,是因为他既不自知,也不知彼,更没有领会到“胜券在握”的法宝是“知人知事”。
读《三国演义》可知,周瑜欲除诸葛亮,设下十日造好十万支箭的陷阱,还吩咐军匠们故意延时、不备材料,有意阻挠诸葛亮按期完成造箭任务。周瑜自以为此次诸葛亮必死无疑,内心暗自窃喜。但他万没想到诸葛亮未用任何造箭的材料,却用草船借来曹操十万支箭,让自己设计刁难之事未能得逞。最后不得不慨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可见,周瑜被妒忌之心蒙蔽心灵,殊不知,他设的圈套早被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识破,对他的妒忌设套和算计刁难早有防备。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2]结合这段人物对话与后面鲁肃替诸葛亮保密的故事可知,周瑜不仅不知道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接下来的三天内将要做什么,更不了解鲁肃为人忠厚,还会替诸葛亮保守秘密,未能向他积极报告诸葛亮的每一步行动计划。
在以为给诸葛亮设套成功而暗自窃喜时,却全然不知道,甚至一点都没想到诸葛亮将在三天后会用别样的方式给他交箭。罗贯中之所以用笔这样“设套”“解套”,就是要突显周瑜不像诸葛亮那样的大智慧,能做到“知人知事”。
通过阅读文本,语言品析,我们发现诸葛亮的“知人知事”让他“胜券在握”,而周瑜未能“知人知事”,故设套刁难诸葛亮的伎俩最终落空。在这两个人物的对比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为人处世之精妙。《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有这样一首诗:“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此诗夸赞周瑜被诸葛亮伏服。
在《水浒传》中,通过描写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等事迹,刻画了一个为人正义、疾恶如仇、爱打抱不平、刚正不阿、坚强刚毅,但同时也是有“痞性”缺点的人物。[3]孙绍振在他的《武松的痞性、匪性和人性》一文中将“大碗喝酒”,喝得神经麻醉后能干出一番惊人壮举的超常规的人,称为“水浒式英雄”[4]。那么,这种超常规的,带着痞性和匪性的英雄能否让毫无抗恶的中小学生去学习和效仿呢?
在《景阳冈》一文中,武松能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是“知人知事”“胜券在握”吗?
细读全文,我们就会发现,武松“知人知事”有不足之处,所以他怀疑店家是怕赖账不肯再给他酒喝;不知酒力之危,径直喝了十八碗,酒力发作后,只想翻身睡在景阳冈的大青石上;不知道店家劝告不许过岗是怕虎伤人,却说是店家拿虎吓人,想半夜三更谋财害命;看到树上警示后仍觉得是店家诡诈,惊吓客人去那厮家里宿歇。直到读了印信榜文后,才知景阳冈上有虎是真,但又怕人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武松之所以不折回是怕人家嘲笑,被人家瞧不起,被人家看成“不是好汉”[5],并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6]。他的“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是被逼出来的。
在《景阳冈》中通过武松和店家的对话,武松醉酒拳杀恶虎,并没有彻彻底底地体现出“知人知事,方能胜券在握”的为人处世之道。“在遇见老虎以前,施耐庵先让武松喝酒,超越常规地喝,喝到神经都有点麻醉了,迷迷糊糊”[7],打虎便打出了英雄的威风,施耐庵在这里极力塑造的是一个“水浒式”英雄的艺术形象。而这种怕人嘲笑,逼迫自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处事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因为除了艺术生命的感染力外,没有谁能徒手与恶虎抗衡。
“水浒式”英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虽有意气用事之嫌,但拳杀恶虎,并不完全是偶然和运气。《景阳冈》原文中这样写道:“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8]经过和老虎的一阵较量后发现了老虎抓人的规律,这是武松粗中有细、智的一面,也可以说是“知彼”的体现。原文又写道:“……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9]这说明武松具有超常人的力气;而整个打虎的过程中,又无不体现出武松的勇,而“力”和“勇”是他“知己”的显现。所以,武松能拳杀恶虎也是“水浒式”英雄“知己知彼”的必然结局,因为施耐庵不会让神一般的英雄被老虎吃掉,否则他无法向读者交代。
但是,现阶段中小学生中有这样勇气和体魄的有几人;面对恶虎这样的安全风险,能全身而退的又有几人?当然,英雄行为值得称赞、值得歌颂,但是,我们如果不能真实客观地告诫学生、教导学生,而学生只是一味地、简单地去模仿这样的英雄行为,笔者认为这样的育人方式是有危险的。
自打武松出场,店主人为何一路劝阻,他是否真的是“知人知事”呢?
店家因不知道武松酒量过人,故三碗后不愿再给,并好言相劝;也不知道武松乃英雄好汉,体魄非凡,故阻拦其不要冒死过冈。他之所以不再筛酒,是因为他知道“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门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10],却不知道武松连喝十八碗后也不见醉;他极力劝告武松此刻歇了,明日等伴结伙一起过冈,却不知道武松怀疑他诡诈,更不知道武松乃神坛级英雄,体力惊人,故一路相劝,也未能成功阻拦武松的任意行为。
店家主人语言朴素,识常人、知常事,劝武松停酒驻杯是好心,阻拦过冈非诡诈;只因劝阻之人非常人,酒喝三碗又三碗,出门不倒非常事。
因此,《景阳冈》中武松打虎能够成功不完全属于“胜券在握”,也不是完全的鲁莽行事,是在不完全“知人知事”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逼迫自己的行为。那么,武松是不是英雄?是,是“神人”[11]一般的“水浒式”英雄。如果店主人知险不劝,如害人性命,也不是忠厚之人所为。
《草船借箭》与《景阳冈》这两篇名著中的故事,用个性化的语言和经典故事成功塑造了诸葛亮、周瑜、武松等人物形象。他们各自的胜利或失败都有其必然性,这必然性就是潜藏在其中的为人处世之奥妙——“知人知事,胜券在握”。这对我们正确教导毫无抗恶能力的中小学生来说,不容小觑,就好比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们“当陌生人敲门时一定不能开”一样。
2021年4月28日下午,一起可怕的砍人事件发生在广西北流市一幼儿园。案发时,一名大班孩子在危急情况下,将自己反锁于厕所内,危情解除后,无论外面怎么叫,他都不开门。我们姑且不说他是否懂得“知人知事,胜券在握”的百年古训,但他至少以自己的智慧成功地保护了自己幼小的生命。因为,他害怕外面的坏人,也不具备与坏人搏斗的体魄,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藏起来,不让坏人找到自己,所以他将自己反锁在厕所内,谁叫都不开门,或许这是在他的那个年龄段内能想到的最好的避险方式。如果我们的课堂教育缺失了什么,使毫无抗恶能力的中小学生也效仿起英雄来,最后吃亏的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生活中有很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我们都能从名著古籍中找到些许答案。今天当我们推荐学生阅读名著,感受名著中个性化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应感悟名著故事中饱含哲理的为人处世之道——“知人知事,胜券在握”;也教给无抗恶能力的中小学生在遇到生命安全威胁时应如何紧急避险、保护好自己。这也是名著中闪耀的文化智慧光芒,它将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最后,我们一起思考,统编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一文中,如果众猴不称扬“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我等即拜他为王”,石猴会不会踊跃地站出来呢?石猴后来的行为是否属于“知人知事,胜券在握”的智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