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进展与前沿热点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2021-03-08 06:14嵇江夏宋迎法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聚类智慧研究

文/嵇江夏宋迎法(..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6)

内容提要:随着城市治理形势的复杂化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影响,智慧城市的治理问题关乎其效能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智慧城市治理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与VOS viewer,对2010—2020年间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演进趋势、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内对于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可分为三阶段,从关注智慧城市新形态到研究城市主体的应用实践,再到探索智慧城市的全局规划;第二,国内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内容可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途径、技术支撑以及实践应用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治理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共安全管理智慧化等未来研究方向,为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一、引言

在城市规模持续扩增的态势下,城市内部治理问题日渐复杂化,而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高速发展则为探索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提供了支撑。自2009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推出“智慧地球”全球战略后,以北京、上海为首的国内城市陆续开始践行“智慧城市”的理念。究其本质,智慧城市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及知识社会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通过将新型技术嵌入城市运转全流程,实现城市海量信息的动态集成与流通,提高城市资源配置效率及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现代化[1]。

2012年11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并配套试点指标体系,决定全面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自此将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2014年3月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应加快智慧城市发展,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不同部门、地区、行业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推广智慧型信息应用及服务。同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协同创新等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并且围绕顶层设计、资源配置、技术推广等方面做出了综合性规划部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传达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政策信号,旨在搭建开放式的城市体系架构与实时感知的城市信息中心,在以人为核心的建设原则下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国家大力推行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大批试点城市围绕智慧治理新路径在各个领域展开了探索实践,例如上海市搭建的泛感知智慧安防集成体系、杭州市打造的城市大脑等。智慧城市的政策制度与实践应用引发了国内学者对其内涵实质、评价体系、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但相关理论研究尚不成熟,整体研究体系存在完善空间。同时,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学科交叉度较高,而对城市治理领域的文献成果进行针对性的梳理与归纳则有助于提炼出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脉络。本研究旨在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10—2020年间国内智慧城市治理主题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呈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拓展该领域的研究深度提供前瞻性参考,从而进一步助力于智慧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现代化发展。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智慧城市”或“智慧治理”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文献时间设定为2010—2020年。由于本研究重点关注智慧城市及智慧治理在公共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故将文献学科领域分类设定为“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管理学”“领导学与决策学”“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初步得到检索结果后对其进行去重,以“公共管理”为主题筛选标准,并剔除人物专访、会议报道、书评、卷首语等,最终得到478篇相关文献。

本研究首先使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数据进行研究时序划分,通过绘制关键词分布时区图,归纳出智慧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演进趋势。随后结合VOS viewer软件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样本文献研究关键词的聚类及其密度情况进行可视化呈现。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分别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梳理,从而分析智慧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趋势。

三、智慧城市治理研究演进趋势分析

针对478项文献数据中的关键词及其对应文献发表年份,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时区图,同时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到2010—2020年间智慧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关键词时区图(见图1)以及16个突现词(见表1)。其中,突现词代表某年发表的文献中骤增的关键词,表1显示了突现词的时间分布以及突现强度。综合分析关键词时区图与各年突现词,可得出智慧城市治理领域研究内容的演进趋势。

图1 2010—2020年智慧城市治理研究关键词时区图

表1 2010—2020年智慧城市治理研究突现词

根据表1相关数据,2010—2013年间,“电子政务”“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图书馆”和“顶层设计”等词成为突现词。结合图1中该时期研究关键词的交互关系,可知这一阶段国内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起步于物联网等新型智慧技术,重点关注由新技术所催生的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随着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的积累,智慧技术的应用面被进一步拓宽,包括智慧图书馆、智慧社区等在内的公共项目开始呈现技术升级趋势。与此同时,传统组织结构、管理理念等内部因素需相应调整以提高与新技术的配适度,而地区间对于智慧技术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存在差异,故以顶层设计为重心的研究随之展开,围绕电子政务、智慧产业、数字政府等领域,在政策规划层面对智慧城市进行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的探索。

2014—2017年间国内智慧城市治理领域新生的研究关键词数量相对较多,包括“智慧政务”“公共服务”“信息技术”“创新”“智慧政府”“政府治理”和“城市管理”;同时,该时段突现词的分布密度更大,可知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且研究热度较高。相较于上一阶段,政府作为智慧技术的应用主体吸引了更多研究热度;而智慧城市内的社会治理与政务服务也成为该阶段的重点议题。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化,城市治理模式亟待进一步实现创新转型。2018—2020年间的突现词包括“政务服务”“智慧社会”“人工智能”和“新型智慧城市”,研究方向聚焦于新兴技术嵌入政府治理的阶段性进展与公共价值实现等方向。这一时期的研究更侧重智慧城市治理的全局性部署,关注人工智能等技术参与下所塑造的城市新形态,并探究新型智慧城市价值实现的技术路径与政治逻辑等。在该时期的突现词中,“智慧社会”的突现强度最高,表示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呈现集中增长态势。进入新时代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治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为复杂,社会矛盾风险增多,给社会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2018—2020年间的相关主题较大程度上以“社会治理”为研究导向,包括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智慧社会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新机制等。而“共建共治共享”与“智慧社会”的组合以高频率出现在该时期的研究关键词中,可知社会公众参与治理这一议题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综合来看,智慧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技术本身及城市新形态,到研究政府、社会公众等智慧城市主体的应用实践,再到探索智慧城市的全局性规划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其中,“电子政务”“智慧政务”和“政务服务”三个突现词在时间上呈现接续状态,表示学界对新型技术与公共部门融合的研究热度较为持久,尤其是政府事务及公共服务的智慧化。同时,智慧社会治理作为强度较高的新兴热点,有可能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智慧城市的深入发展提供动力。

四、智慧城市治理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在对文献导出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共得到1241个关键词,对其进行词频统计,频次排名前20的关键词结果见表2。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属性识别,可初步将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智慧城市本身的内部要素,包括“智慧城市”“电子政务”“智慧政务”“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新型智慧城市”等;第二类涉及智慧城市在宏观层面的建设发展,包括“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社区”“网格化”“顶层设计”和“公众参与”等;第三类是有关智慧城市治理的关键性技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表2 2010—2020年智慧城市治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

将处理后的文献数据导入VOS viewer软件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可得到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见图2),由此可得到2010—2020年间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热点及其交互关系。具体而言,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关键词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更可能代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2 2010—2020年智慧城市治理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由关键词频次统计与共现结果初步可知,“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电子政务”“智慧治理”“智慧社区”“物联网”“公共安全”“顶层设计”“公共服务”“公众参与”和“人工智能”等关键词词频与共现率相对较高,反映出2010—2020年间智慧城市治理领域较为突出的研究主题,可将其视作该领域研究热点的构成要素。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CiteSpace软件进一步对研究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以对数似然算法值最大的关键词作为标签进行聚类命名,具体分析得到共7个聚类,即“城市建设”“政务服务”“公共安全”“智慧社区”“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大数据”(见图3)。具体的聚类名称及其覆盖的高频关键词见表3。

表3 2010—2020年智慧城市治理研究关键词聚类及其覆盖关键词

图3 2010—2020年智慧城市治理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使用VOS viewer软件对各聚类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如图4所示的关键词聚类密度图谱,从而展示2010—2020年间智慧城市治理领域内各研究热点的关联性与聚集度。关键词聚类间的密度越大,则其同质性差异越低,相关度越高,可将该部分聚类划分为同一主题,例如图4中“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大数据”三个关键词所属聚类之间的密度较高,则可在主题划分时根据聚类及其覆盖关键词的属性,将其归为同个研究主题。

图4 2010—2020年智慧城市治理研究关键词密度图谱

根据各聚类所包含的关键词的属性及密度分布,可将7个聚类进一步划分为3个核心主题,即智慧城市治理的方式途径、智慧城市治理的技术支撑、智慧城市治理的实践应用。分别围绕各个主题所覆盖的聚类及其包含的关键词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归纳出2010—2020年间智慧城市治理研究热点。

1. 智慧城市治理的方式途径。这一核心主题包含聚类0“城市建设”、聚类1“政务服务”、聚类7“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层面的研究包括智慧城市建设动因、阶段历程、建设形式等。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因方面,当前我国“城市病”问题突出,城市居民诉求表达意愿日趋增强,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亟待转型;同时,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催化下,我国城市功能的定位也已发生质变[2],城市创新力的提升需以智慧城市为依托[3]。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历程由相对分散的地方自主探索,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协同规划,再到加速落地的全面转型期,城市形态经历了从信息化城市到数字城市再到新型智慧城市的流变[4]。在取得阶段性突破的同时,我国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学界将其划分为内部与外部问题。其中,内部问题包括顶层设计存在缺陷、部门间融合协调程度低、“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缺失[5]、传统组织结构无法配适新兴技术[6]等;外部问题包括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技术工具尚未嵌入治理过程[7]等。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有学者提出应在强化技术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树立精细化城市治理理念,拓展多元主体协同共创的治理模式等[8],从而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性效能。

从智慧政务服务视角,学者们主要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演进、智慧政务的新型模式、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方面展开研究。智慧城市政策首先以试点的形式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其政策演进存在阶段性特征[9];在中央政府的制度引导下,地方政府在各政策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主体性逻辑[10]。随着智慧城市政策的推进,政府的治理方式及政务服务的提供模式等随之发生改变。在智慧城市的运行框架下,多元主体共治成为新型治理趋势,公共服务的供给呈个性化模式[11];同时,政策工具与大数据应用日趋融合,促使城市治理逐步趋于精细化[12]。这一过程中,政府主要承担顶层设计的职能,同时协调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主体,通过资源整合、渠道搭建等方式为其提供精准有效的公共服务平台[13]。

基于智慧城市的数据治理视角,学界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智慧政府数据开放、数据治理及数字城市等领域。有学者指出,数据的挖掘与利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发力点[14]。具体而言,政府数据的开放可促使资源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实现流转,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技术支撑[15],同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时效性与精准性等[16]。作为智慧城市背景下数据治理的基础依托,“一站式”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整合开放多源城市数据,鼓励多主体利用数据产出价值[17]。对此,有学者建议通过细分数据的使用场景来构造个性化、可持续的服务模式,在场景驱动的多主体协同中释放数据红利[18]。

2. 智慧城市治理的技术支撑。这一核心主题包含聚类4“信息技术”、聚类5“互联网+”。智慧城市的治理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重要依托。在物联网框架下,智慧城市内的交通工程、市政服务、医疗建设及居民管理等治理内容的海量数据将实现互联,并被高效整合进综合系统[19];云计算则为智慧城市治理提供了深度挖掘、存储与处理原始数据的工具,赋予城市管理者实时处理动态信息的能力,二者结合将成为政府搭建城市一体化信息中心的关键性技术[20]。在数据应用层面,区块链技术因其数据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性[21],在智慧城市内部有效打破数据壁垒,提高数据共享效率及安全性,同时重塑政府组织结构[22]。而基于智慧城市中政府、市场、公众等多主体协同共治的需求以及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人工智能配合云计算技术,以其强大算力与共融平台将技术嵌入治理环节,从而实现多元主体间高效连接[23],提升政府的精细化治理能力。但与此同时,学界也关注到新型技术在嵌入城市治理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多风险,例如信息隐私与安全、技术权责监管等问题[24]。如何强化智慧城市中信息数据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监管、如何有效化解非传统安全风险等议题将成为推动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作为支撑性工具,进一步服务于智慧城市中信息生态链的构造与运作,为城市治理者与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共享基础[25]。智慧城市信息生态链以信息供给者、传递者、需求者为主体,用户需求驱动信息流在多主体间进行流动、转化,最终输出社会价值[26]。多样化的信息在信息链上基于一定的平台媒介进行流转,而智慧图书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可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信息管理服务[27]。有学者指出,未来可以智慧图书馆为依托搭建综合性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拓展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面与多样性,同时加强与城市其他信息系统的连接,将智慧图书馆定位成智慧城市治理的信息共享中心[28]。

3. 智慧城市治理的实践应用。这一核心主题包括聚类2“公共安全”和聚类3“智慧社区”。

根据聚类3所覆盖的关键词可知,当前智慧城市的治理技术与理念在社区治理、产业发展、交通管理、城市规划、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智慧社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为新型治理工具,将满足居民多元需求作为治理目标,精准采集并整合居民数据信息,从而形成社区治理网络体系,助力于公共服务供给的科学化与均衡化[29]。各行业在智慧城市所营造的技术化营商环境中,充分利用创新政策资源,通过转变生产管理模式、吸纳新型技术人才、开发投资智慧项目等途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30]。就具体治理内容而言,国内学者已对交通、城管、医疗等社会领域的智慧化发展进行了众多研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搭建城市智慧交通系统提供可能,城市管理者可对城市道路信息与人车情况进行实时管控,缓解交通拥堵、车位紧缺等“城市病”现象[31]。智慧城管则致力于将技术深度融入城市规划、治理流程,提升管理部门对于城市公共问题的感知与回应能力[32]。此外,智慧医疗体现出医护人员、患者与医疗设施、机构互联互动的理念,诊疗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推动公共卫生系统的智慧化转型[33]。

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新兴技术所带来的外部性风险日益增多,近年来我国学界对于城市公共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其中以智慧城市中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风险防范等为研究热点。在系统平台角度,当前智慧城市中所架构的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安全屏障不稳定、关键信息跨国泄露、人机信息不对称等,呈现出多元性、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34]。在城市管理方面,当前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存在着智慧技术与传统治理理念兼容性低、技术团队人才与经费短缺、技术嵌入治理环节程度低等现象,导致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类技术的实际效能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时无法得到有效发挥[35]。有学者认为具有全局意识的顶层设计在化解智慧城市安全风险中至关重要[36],而利用智慧技术对非传统安全风险进行事前评估与识别则可有效降低应急管理成本,优化城市公共安全的治理效果[37]。因此,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以全面部署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以及如何构建系统科学的城市安全评估体系以实现风险的事前识别,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应用中公共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10—2020年间国内智慧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通过知识图谱对其进行可视化呈现,并提出智慧城市治理的未来研究方向。

2010—2020年间国内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主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2013年)的研究重点关注物联网等新型智慧技术,以及其所催生的电子政务等公共部门技术应用实践,与顶层设计相关的研究开始展开;第二阶段(2014—2017年)的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政府作为智慧技术的应用主体吸引了更多研究热度,智慧城市内的社会治理与政务服务等也成为该阶段的重点议题;第三阶段(2018-2020年)的研究方向更侧重智慧城市治理的全局性部署,并探究新型智慧城市价值实现的技术路径与政治逻辑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可知2010—2020年国内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内容可归纳为智慧城市治理的方法途径、技术支撑以及实践应用三大类。其中,智慧城市治理的方法途径包括对于城市建设、政务服务、大数据治理三个角度的研究;智慧城市治理的技术支撑包括对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嵌入城市治理的探讨,以及对于城市信息管理基础的研究;智慧城市治理的实践应用则聚焦公共安全智慧管理、智慧社区治理等热点研究主题。

根据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结合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及社会时政热点,本研究从智慧城市治理的方法途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实践三方面提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一)新型智慧城市治理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社会治理过程,新型智慧城市因此在技术层面之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治理目标。一方面,新型智慧城市的治理以人为核心,致力于将多元主体纳入城市协作治理的体系中,缩减数字鸿沟,促进智慧技术的人性化转型,从而提升智慧城市对于社会需求的感知、回应能力;另一方面,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公众获取多样化信息的能力,通过数据开放、信息共享、业务众包等模式拓宽了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新途径,公民主体意识在共同治理机制的运作中不断增强,从而带来更多共治需求。

如何在新型智慧城市背景下促进公众参与,建立多主体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首先应注重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中找到平衡点以实现二者结合,针对政府、市场、公众的不同属性对各信息渠道进行调整,在强调平台一体性的同时兼顾各主体获取并反馈信息的通达性。社会组织已成为促进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良性互动的中间载体,在新型智慧城市的治理中起到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到基层的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探究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新路径,改变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将公众的主动参与作为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此外,可拓展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通过降低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技术门槛、创新城市治理决策途径等方式实现供需双方的良性互动,发掘新型智慧城市可持续运转的内生动力。

(二)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治理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方面,未来研究热点可能集中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助力城市治理。伴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与落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城市大脑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新兴产业热点。城市大脑是指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所形成的类脑化城市架构,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起中枢性城市智能信息平台,从而达成智慧城市的两大建设目标:一是实现智慧城市内部各元素的信息有效交互,形成综合性城市神经元网络;二是提高智慧城市服务的感应能力,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的实时汇集与分析,实现对城市全域状态的精准定位与科学治理。

目前我国已有近500个城市正在规划城市大脑的开发与应用,其中以杭州市城市大脑为代表。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进,杭州城市大脑在系统算力、数据安全等方面均实现了大幅度性能优化,可在不同地域、部门、系统间实现协同治理。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杭州健康码”作为杭州城市大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助力于城市疫情防控与复产复工管理的精确化与智能化,以前沿技术赋能社会治理,实现信息惠民、技术便民。

在智慧城市大脑构架嵌入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数据隐私暴露、流程权责划分不清、技术红利分配不均等风险。未来研究可针对城市大脑应用中的数据信息隐私保护、技术管理边界等进行深入探讨。当城市大脑渗透到社会治理流程的各个环节,数据信息的共享程度将大幅提升,个人信息的归属与责任关系将需要重新定义,因此全局性的顶层设计与政策立法在城市大脑的构建中至关重要。此外,政府经由城市大脑系统在采集与利用个人数据过程中的规则与边界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研究。例如杭州市卫健委曾提出实现健康码的常态化应用,通过集成市民的电子病历、体检指标等数据建立个人及公共场所的健康指数系统。但常态化收集及使用市民个人健康数据的政府行为,在数据隐私、治理边界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争议,需要对其运作机制进行合理性、可行性分析,在强化城市大脑感知能力的同时兼顾个人隐私。

(三)公共安全治理智慧化

在智慧城市治理的应用实践方面,公共安全治理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智慧化将可能成为研究趋势。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在城市治理领域催生出大量的新需求。同时,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公共安全的治理理念已从关注响应时效性转向强调风险预见性,将提升治理韧性、实现协同应对作为保障城市安全的必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公共安全治理的智慧化发展将成为大势所趋。

在公共安全管理的智慧化过程中,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所组建的城市安全智慧化信息网络已发挥出极大的公共效能。作为一次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各级政府通过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等渠道进行疫情数据、信息的开放,社会多元主体对疫情开放数据进行再利用,衍生出大量防疫相关产品、服务,例如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联合支付宝、钉钉,在结合政府疫情大数据的基础上推出了免费智能社区防疫小程序,并与人工智能摄像头等硬件产品实现联网,帮助一线工作人员完成健康打卡、疫情通知等工作。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疫情数据可用性较低、人工智能防疫工具普及度不高、防疫技术与流程脱节等问题,使得智慧应急管理系统在新冠疫情的防控中尚未发挥最大价值。如何构建良性循环的智慧安全管理体系,探究前沿信息技术在城市安全治理中价值生成的最优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聚类智慧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