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析

2021-03-08 07:35任平肖移刚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体育教师融合

文/任平,肖移刚

随着国家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达,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倡导融合、包容、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潮,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变革。2017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要求完善特殊教育体系,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①据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随班就读残疾儿童青少年人数达到329068人,占到所有残疾学生的49.4%。②2020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部门大力实施融合教育,推进随班就读工作。③融合教育尤其是体育教育,是促进健全与残疾儿童共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特殊儿童可以在交流学习中增强体质,习得技能,消除自卑感,改善精神面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儿童可以通过帮助残疾儿童共同完成体育活动,加深对残疾的了解与认识,逐渐消除歧视并增强自身责任感。然而,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特殊学生在运动中会比普通学生更容易出现潜在的危险因素,以致随班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出现被排斥、放弃等严重的边缘化现象。因此,在融合教育的新形势下,对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及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向APE教师转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1 适应性体育教育概念解析

适应性体育教育(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简称APE) 是指个体通过与周围环境融合,“正常”从事身体活动,通过各种体育教学途径和方法,突破年龄、性别、智力和身体条件等限制,使特殊学生在体育知识、体能、技能以及身心健康水平等方面与班上正常学生相适应、相融合,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互助、包容的体育课堂氛围。

2 融合背景下APE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对比分析

传统体育教学中,普遍采用行政班上课,学生年龄、身体条件趋于同等,差异化较小,体育课程选择的内容、目标、教学策略、评价会出现高度的趋同性,相反,在融合体育课堂教学中,盲、聋哑、肢体残疾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被纳入普通学校中与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面临着群体差异的矛盾,其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应用以及教学评价均发生明显变化。APE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班中特殊学生的个体情况,及时调整整体体育教学内容,宏观与微观调控相结合,保证融合教学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又保证特殊群体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达成,满足他们对体育教育的需求。

3 APE教师职业能力探究

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是体育教师能够胜任现实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以及未来发展的主观条件,是其在工作中全面运用各类知识,实施体育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在工作实践中的全面体现5。融合体育教学将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纳入课堂中,体育教师的理念、教学对象、内容、方法选择有较为重大的变化,与普通体育教师相比,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随之发生改变。然而,自融合教育实施以来,融合体育教学未引起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大部分体育教师并未接纳融合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特殊儿童参与运动的危险系数较高或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注意力而进行刻意回避,对特殊儿童缺乏足够的尊重和关心导致特殊儿童无法融入课堂,从而阻碍了融合教育的发展。作为适应性体育课程的执行者,其职业能力高低关系到我国融合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亟待普通教师向APE教师转变。

3.1 APE教师角色认知能力

传统体育教师需要完成自身向APE教师的转变,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接纳融合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和重视每个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承认他们接受公平教育的需求与权利,对适应性体育教育有足够的认知。并积极修习相关课程,增加对特殊教育的了解,转变自身对特殊体育教育的认知,理解体育教育对特殊人群的意义与价值,认同特殊体育教育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使其对融合体育课程有更为积极的态度。实践中,刻意引导残疾儿童正视自身身体缺陷,回归体育课,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改善与增强残缺肢体的功能,扩大生活领域,提高其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另外,开辟残疾儿童融入正常儿童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使正常儿童接纳并积极帮助残疾儿童参与锻炼,健全正常儿童的心理。

3.2 APE教师专业学科知识能力

融合体育课堂被赋予比普通体育课堂更复杂的内容和更高的要求,其教学过程涵盖了教育学、特殊教育学与体育学三个领域的学科知识,因此,APE教师不仅需要系统学习体育教师通用学科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学理论知识和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方面知识外,还需结合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储备特殊教育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掌握特殊儿童在健身锻炼、休闲与娱乐、运动能力评价和体育康复等方面的知识。鉴于体育课的实践性,体育教师除了自身要具有体育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各运动项目的通用基本技能、运动能力和示范技能之外,还需要了解适宜各类特殊群体辅助教具使用方法,并学会对所教授内容的技、战术、规则、场地、要求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造,,设置安全的运动环境,满足特殊学生的运动需要,消除差异性,得到正常儿童的认可和尊重,从而正向地促使特殊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表1 融合背景下APE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对比分析

3.3 活动评估能力和相应教材设计能力

融合教育中,各种类型的特殊学生被纳入义务教育中,体育课的内容、练习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要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育,APE教师必须具有对特殊群体身体残障程度、活动需求、活动能力以及心理适应能力等进行较为精准评估和鉴定的基本能力,并针对评估结果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做好教学计划,兼顾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能力特点、兴趣,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同时分析当前课程是否符合特殊儿童需要,以及适应性手段的“适当性”拟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衔接对应的比赛与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进步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保障教学班级每个孩子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练习,从而使每个孩子都受到“适当的”体育教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4 教学策略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起始状态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起点,是制约体育教学策略制定的重要条件,特殊学生跟班就读,体育教师需要兼顾正常学生和特殊学生的运动需求,体育教学环境更为复杂化,运用教学策略,促进自我和他人的正向情绪,为学生设置积极向上且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是当下体育教师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融合体育教学中,教学策略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有较大区别,主要是协同教学,角色扮演,同伴教学以及发展性活动设计等。如调整比赛规则,降低比赛难度,改善物理教学环境,比如缩短跑的距离,从而增大特殊学生的运动量,改善教学方法,如身体协作示范、触摸等,确保他们掌握不同的运动技能,或者改善体育设备,使其符合所有学生的要求 。

3.5 简单沟通和交流能力

在融合体育教学中,特殊学生随班跟读,个体差异较大,残疾类型较为多样,必须增强和他们的沟通,增强彼此的理解,才能获取他们更大的参与,比如聋、哑、盲学生,教师必须掌握较为简单的手语、盲文,或者其他替代沟通工具,而对于语言表达障碍、听力障碍等学生,与人交流常常表现的比较敏感,因此,与他们交流除了要掌握一定方式方法,还需要灵活应用一些交流策略,方便教学进行。

融合教育,彰显了我国教育事业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向APE教师转化已成为全球化的潮流与趋势,作为体育教师的一份子,为此,广大体育教师应改进自身理念,提升对APE教师专业认同,转变伦理道德认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兼备普通学校体育和特殊体育两方面的执教能力和知识素养,适应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体育教师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