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推言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1-03-08 15:27周飞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文味实用性信息技术

周飞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言语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堂可以变得更加生动。信息技术助推言语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注重实用性,信息技术使言语教学锦上添花;找准整合点,信息技术与言语教学相得益彰;彰显语文味,信息技术让言语教学生动高效。

【关键词】实用性 整合点 语文味 信息技术 言语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等特点。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言语教学,为学生创设言语实践平台,能助推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立体变革,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言语教学的效率。

一、注重实用性,信息技术使言语教学锦上添花

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要考虑实用性和必要性,力求锦上添花,不能为用而用。一般来讲,常规手段难以支撑的教学环节,信息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

1.适宜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出示视频和图片要慎重,因为很容易缩小语言文字的意蕴空间,限制学生的想象和思维。一位教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蓬岛瑶台”和“武陵春色”,出示了两幅图片。殊不知,用固定的画面表示词语的意思,破坏了词语背后隐藏的美妙意境。不妨换一种策略来教,先在课件上出示这两个词语,教师介绍和词语有关的背景资料。接着,在词语上方出示两个空白画框,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语言描述“蓬岛瑶台”和“武陵春色”的诗意之美。

2.适时

相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一个时间点用可能恰到好处,在另一个时间点用却可能弄巧成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顺应教学的实际需要,把握好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时机,才能让信息技术与言语教学和谐共舞。比如指导学生作批注,教师教完方法以后,学生边默读边批注。等大多数学生完成了批注,教师再用手机拍摄部分学生的批注,利用白板上的手机投屏功能展示出来,组织评议。倘若过早地展示批注,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使尚未完成的同学形成思维定势。

3.适度

虽然信息技术手段具有直观、激趣、交互等诸多优势,但不是用得越多越好。比如教学《海底世界》,如果教师一会儿播放海底世界视频,一会儿出示动植物图片,必将大量挤占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聚焦到语言文字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的主要媒介依然是文本,学习的内容是字、词、句、段、篇,学习的方式是听、说、读、写、思。信息技术手段,应该用在常规教学手段效果不佳的地方,用在有利于提升学生言语智能的地方。

二、找准整合点,信息技术与言语教学相得益彰

整合信息技术与言语教学,既要关注文本也要关注学情,既要让学生得“意”又要让学生得“言”。找准整合点,才能让信息技术和言语教学相得益彰。

1.真实学情的把脉点

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真实学情,从而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教学行为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学《穷人》之前,笔者通过线上某平台给学生布置了几道题。其中有这样一道:“作者写桑娜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有什么作用?”约88%的学生能答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约45%的学生能答出“衬托出桑娜勤劳能干”,仅有约19%的学生能答出“和西蒙家的阴冷潮湿形成对比,为下文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埋下伏笔”。基于学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人物和情节解读环境,多角度体会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环境描写,进行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

2.言语形式的隐晦点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巧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探究特定言语形式是如何表达特定言语内容的,比如改变关键文字的颜色、大小或位置。例如,教学《盘古开天地》,可以把课文中表示盘古身体部位以及这些部位所变事物的词语标红,然后让这些词语从文中跳出,两两组合:呼出的气息—风和云,声音—雷声,左眼—太阳,右眼—月亮……学生一比较就能发现,古人是抓住事物特点创作神话故事的。解开了言语形式的密码,再启发学生进行迁移表达,想象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对省略号处进行补白。

3.课外资源的链接点

网络平台具有信息多、内容新、速度快等特点,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不能漫无目的地引入课外资源,在课堂上引入课外资源,要找准文本中的链接点,让课外资源为学生的个体探究提供贴心服务。《七律·长征》一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理解的难点,“拦路虎”主要是“暖”和“寒”。教学时,建议先让学生借助课外资料了解“巧渡金沙江”的轻松和谋略,再通过视频感受“飞夺泸定桥”的惊险与悲壮。除了“金沙”“大渡”之外,诗中“五岭”“乌蒙”“岷山”这三个词语也是表示地名的,背后也是有故事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上网搜索、阅读,实现个性化学习。

4.环境氛围的渲染点

在需要渲染气氛、营造情境的地方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激起他们言说的欲望,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一位教师执教《慈母情深》,学生品读文字、想象画面以后,已经感受到母亲对“我”真挚的爱。在此基础上,教师用音樂营造抒情氛围,在视频中呈现一位位母亲关爱孩子的画面。这些母亲,虽然国籍、年龄、生活条件不同,但对孩子的爱同样伟大!学生已经与文中的“我”共情,此时让他们表达自己所沐浴的母爱,才能情动而辞发。

三、彰显语文味,信息技术让言语教学生动高效

信息技术手段,应该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能以画面的欣赏代替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一旦离开语言文字的根基,学生的思维必定缺乏深度。

1.言语积累,储备语料

在电子信息时代,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传统的纸媒阅读发展到多媒体阅读,从大海捞针式阅读发展到有的放矢式阅读。信息技术,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降低了时间成本,丰厚了言语积累。故事《将相和》发生在河北邯郸,邯郸市有三位老师结合这个故事,开发了《品邯郸成语,悟传统文化》微课程。三位老师精心挑选与邯郸有关的部分成语,设计了“成语大闯关”游戏。闯关过程中,学生兴致勃勃地理解成语、积累成语、运用成语,加深了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2.言语理解,加深感受

有些言语内容,依靠结合上下文、查阅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不易理解。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设计探究活动,却能轻松化解教学难点。一位教师执教《田忌赛马》,在电子白板上出示了六匹马的图片,马的身体上分别标注“齐上”“齐中”“齐下”和“田上”“田中”“田下”,用来表示齐威王和田忌三个等级的马。然后,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拖拽这六匹马,按从快到慢的顺序一字排开。排好顺序后,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孙膑的思维过程,感受到了他的善于观察。

3.言语迁移,融通读写

迁移言语形式,有时需要用到语文课外知识。当下,有很多语文学习网站和软件,能为言语形式的顺利迁移提供专业辅助。一位教师执教《暮江吟》,先让学生根据微视频,给这首诗标注平仄符号,圈出韵脚。接着用“平长仄短、气断声连”的方法练习朗读,感受节奏和音韵,然后提炼出七言绝句的特征。再出示一首小诗《爬山虎》,指导学生用手机搜索,学习查找同韵字。最后让学生选择一个事物,从形状、颜色、动态等方面仔细观察,模仿《暮江吟》和《爬山虎》的写法,创作一首七言绝句。有了这些辅助,学生的言语迁移得以顺利进行。

4.言语建构,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言语教学应该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尝试用获得的言语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位教师执教《飞向蓝天的恐龙》,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在iPad上用恐龙贴图摆一摆恐龙的演化过程,然后由组长讲述摆放的理由,组内同学补充。该环节促进了文本理解,建构了言语模块。为进一步满足学生言语输出的需要,这位教师结合书后习题创设了一个情境:“自然博物馆需要一位解说员,为游客讲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谁愿意应聘?”这一设计,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有了对象感和意义感。

5.言語评价,增加效能

习作讲评环节,教师通常会用PPT呈现部分学生的习作,或者把少数几篇习作打印出来,发给学生,阅读后组织评议。学生阅读速度不一,所以很难都在规定时间内读完。笔者教学《匆匆》一课,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写完后利用平板电脑的拍照功能,把小练笔拍照上传到平台。笔者从中选取典型习作集中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评改。其他同学的习作,教师、学生课后都能浏览和评价,从而延展了评价的时空,提高了评价的效能。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信息技术助推言语教学,要注重实用性,找准整合点,彰显语文味,让信息技术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提供优质服务。

此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9年度立项课题“信息技术助推小学语文言语教学的实践研究”(2019-R-7469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3535500589208

猜你喜欢
语文味实用性信息技术
我们的国宝 鹰形陶鼎——原始社会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抢眼披风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