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融入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1-03-07 21:20郭改青王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育者中医药政治

郭改青,王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中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近年来,学术界对二者的交叉研究有了一定的重视,该文对已有成果进行了梳理,具体如下。

1 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研究的热点,是因为它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及实践意义,学者在讨论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1 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李明超、刘子义等人认为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水平,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

1.2 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中医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围绕人展开的工作,两者存在相通的地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中医诊疗思维与方法提升其实效性和感染力。中医院校作为弘扬与发展中医文化的主阵地,将中医诊疗思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展现中医文化的魅力,凸显中医院校的文化特色,还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2]。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传入,中医发展道路布满了荆棘,甚至惨遭“灭绝”的命运,正是因为中医文化有科学性、有价值,博大精深、影响范围广,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加深了爱国情怀[3]。

1.4 有利于增强专业自信、培养高尚职业道德

石保山认为,中医院校教育模式受西医教育模式及重西医轻中医社会风气的影响,忽视了中医文化的教育,存在部分中医专业学生对自己职业道路感到迷茫的现象,加强中医文化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认清中医的优势,领悟中医文化的价值观念,树立专业自信,帮助他们的专业学习[4]。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医医德思想丰富[5]。如“大医精诚”,世人敬重孙思邈不仅是因为他医术精湛还有他高尚的医德,为现代医学生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1.5 有利于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和新型学习模式

朱珊莹、朱红英在湖湘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论述到,湖湘中医文化蕴涵的和谐思想为中医学生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及将来步入职场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思变求新,敢为人先”作为湖湘中医文化的精神特质之一,强调创造力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湖湘中医文化“中医+”思维有利于更新学习观念,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6]。

2 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文化纷繁复杂的今天,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重智不重德倾向。田原等人关于现状总结为两点:一是忽视人文教育。二是教育队伍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7]。陈竞博也认为中医院校肩负德术兼备的任务,但现代医学教育更多注重学科教育、实践技能而忽视了文化育人的功能[8]。对于中医人来说,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使其学术具有更高的站位。

张洪雷、邱宗江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当前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整体状况良好,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缺乏自信,以及大学生对中医药科学定位模糊[9]。要想达到让大学生知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目标,除了高校要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也少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大力扶持。由此,高等中医院校教师应理直气壮的培养中医学人才,中医学子也应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而倍感骄傲与自豪。

3 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者要不断推动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仍需不断挖掘中医文化的资源。

3.1 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刑华平认为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单是讲马克思主义,也应当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10]。教育者理应充分挖掘中医文化教育资源,让受教育者感受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除了课堂教学需要融入,课外实践也应该给予重视。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让中医学生感受人文精神,积极组织实践活动或义诊活动,让医学生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体会患者的痛苦[11]。

3.2 提高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名师出高徒,顾名思义,教育者的能力决定着教育的最终效果[12]。黎雪梅等认为中医院校的思政课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中医文化素养,“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中医院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师的中医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要按需引进杰出人才,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者更要主动学习中医文化[13]。只有教师自身主动积极去学中医文化才能带动学生去了解中医文化,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一个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的教育者必然能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程度,正如子夏评价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3.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田长生提出丰富校园文化及良好学风的构建有利于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14]。王金凤、李健睿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育人功能,校园里的雕像、典故的缩影以及以中药命名的街道,学生在富有中医药文化气息的校园里会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医药文化[15]。

3.4 建设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具有传播快、时效性强、虚拟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可以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新媒体,打破传统教育理论说教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石开玉建议在高校门户网站内建立中医药文化教育二级网站,设有中草药介绍、中医药人物事迹介绍、国家中医药政策解读、中医药经典著作等[16]。

4 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遵循客观规律及原则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刑华平提出中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需要遵循综合渗透原则、主体性原则、辩证原则[17]。魏冬捷、董玉节认为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方向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18]。陈竞博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发展的原则、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19]。

还有示范原则、层次原则、因材施教,不可“一刀切”,要承认受教育者对于接受中医文化的能力是有区别的。

5 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中医文化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理念,将其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还有利于继承、发展中医文化。

5.1 “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柏珂认为中医是治病救人,解决人身体上的疾病,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解决人思想上的困惑,两者都担负着“治病救人”的职责,都应该把人作为出发点[20]。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受教育者,有利于其自觉主动地理解吸收教育内容,并在实践中自觉加强素养的修炼[21]。

5.2 “治未病”理念的应用

张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提高教育实效性,就要提前预防,不能等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才进行干预。这就与中医文化里“治未病”思想坚持的理念不谋而合[22]。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及时捕捉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将不良思想扼杀在摇篮里。朱子凤将“治未病”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大一新生,他们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要提前预防他们出现心理问题,为他们灌输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健全人格。

5.3 “扶正祛邪”理念的应用

中医认为,当邪气压制了正气人就会生病,而大学生思想行为存在偏差也同样是受到错误思想的侵袭,所以高校要抵制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侵害,积极广泛的宣传科学的思想和文化,传播正能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占领网上舆论主阵地,过滤错误思想的散布,为大学生思想塑造保驾护航。李明超等人将“扶正祛邪”理念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医文化熏陶。

5.4 “辨证论治”理念的应用

苏正文强调“结合本质,重视个性化教育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关键之所在。”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教育效果,不仅要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云大清认为可以借鉴中医“望、闻、问、切”诊断方式,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从整体出发,辩证地看待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一刀切”。

5.5 “情志疗法”“五行学说”观念的应用

李明超等人也提出了“情志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李明超提出将中医“五行学说”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5.6 中医和谐观念的应用

云大清认为中医倡导和谐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在做学生工作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也应该把握好度,要有刚性也要有柔性。现在的大学生心理脆弱易出现心理问题。若在教育上采取强硬的手段,可能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采取手段过于温和又可能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度的把握至关重要。

6 讨论与展望

上述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已经形成了共识,有的还有争议,一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第一,对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还需进一步明确界定。概念不清会影响后续的研究内容和结果。第二,对中医文化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挖掘深度不足。如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中很多中医药医务人员冲在一线,这种舍己为人、奋不顾身的抗疫精神还需深入挖掘。第三,对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还有待创新。比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证制度,借鉴课程思政的思路,进行课程中医文化教育以及中医文化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者中医药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