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音乐结合的必要性

2021-03-07 21:20:20吴书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心理

吴书奇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1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经相关学者研究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不乐观,甚至很多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的一种状态,我国高校内部分在校生频繁出现抑郁症状、严重的学生还存在自杀倾向和自残倾向,部分大学生对外界信息有厌恶等负面情绪,不愿意去与人相处。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重点人才对象,他们因为学业压力或者是生活上的困境以及从小的家庭等因素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身为他们的教师、家长以及国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状况[1]。在学校内,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更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校内各个年级的学生,学校应该设置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们舒解压力,释放情绪。

虽然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学期或者学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想办法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来检测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看起来成效并不显著。很多高校也会不定时的举办一些科普性质的讲座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是即便如此,看起来没有多大的成效。即便是学校已经很努力地尽可能完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检测制度以及措施,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起因很多,再加上心理健康是学生内在的表现,通过外在的交谈或者培训很难进行深入的挖掘,很难真正地进入到学生的内心,打开学生的心扉[2]。并且由于学校内的人数众多,心理健康检测不可能具体的完善到每一个学生,以至于很多学生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并不会主动地向朋友或者教师以及家人寻求帮助。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难度大,因此学校教师虽然很努力地去做了相应的措施,但是能够做到的都十分有限。

高校教师对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常见的手段往往都是通过授课的形式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并结合一些相关案例讲述心理问题的相应解决办法,并呼吁学生们如果发现自己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向教师咨询,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去向教师咨询心理上的问题。教师个人想要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和行为,真正的发现学生们的心理变化还是相当困难的[3]。另外心理健康存在个体差异性,即使是同一种病症,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感受以及对外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比如,每天都看起来很开心的学生,其实存在着一定的抑郁倾向,每天不怎么说话的学生,其实反倒心理健康,当然这只是举例子。像心理健康这样具有一定隐蔽性的问题,其实很多学生出于各种愿意不会找专业性的教师进行咨询心理上的问题,相比较于具有目的性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和周边的朋友进行诉说,因为朋友们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他们一定的安全感和信任,然而心理问题只有通过专业咨询才能通过外在的引导和治疗达到心理完全健康的状态。因此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意识不清以及不愿意寻求外界帮助等问题使得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迟迟难以推进,迟迟得不到进展[4]。

2 音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在听到一首音乐或者部分旋律的时候,会产生感同身受的感受,会让自己全身心感受到放松,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音乐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或者是情感,音乐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音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艺术,还有很多很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去进行探索。我们会对一首歌产生共鸣,觉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就是自己目前的处境,或者是音律能够带动自己的心情变化,使得自己的心情时而悲伤时而欢乐[5]。这正是因为人们对音乐有天生的敏感度,音乐可以在隔离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在人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走进人们的心里并帮助唤醒人们内心真正的感受,并且这个过程不会感受到任何的不适,不会感受到任何的强迫,而是一种自由,自己愿意主动跟着音乐进行内心的情感变化。

音乐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语言,它能够起到传达情感、表达意境的作用,并且音乐擅长营造各种氛围,安静的、喧闹的、治愈的、狂躁的都可以。一首歌曲传达的当然也是作词作曲人在某个时刻当下的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音乐这个媒介记录下来,再广为流传。再加上演唱者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完美地融入唱歌的过程中,更增加了一层独特的理解。并且同一首歌曲被不同人听到,由于个人感悟和当下的心情不同可能也有不同的体会,在某种程度上音乐可以给人以生活的力量,通过乐律带动人们的心情,可以说,音乐绝对是缓解压力的利器,绝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艺术。

很多有潜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自己被接纳和认同,能够通过音乐获得力量,能够使他们认为原来还有人和我想得一样,和我的感受一样,从而产生高度的共鸣,觉得这一首歌能够反映出自己当下的处境和情感,能够给自己解决这些处境和情感的力量,能够给自己依靠[6]。音乐所达到的放松、理解和倾诉刚好是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因此能够得出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甚至可以达到彼此辅助的作用,如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心理健康咨询的过程中,将音乐融入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不一样的成效。

我国高校为了培养新时代下优秀的接班人开设了各种通识和专业课程,但最终目的除了培养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接班人。因为当大学生走出校园这所象牙塔面向社会的时候,将承担更多和更大的压力,面对更多的未知,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状态,那么大学生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那么他们所接受的所有教育都成了空谈。其实在校园里有很多大学生很喜欢玩音乐和听音乐,有部分的学生慢慢地接受音乐作为一种休闲放松的活动,他们会将听音乐作为减压的方式之一,在自己不顺心的时候,在自己觉得被所有人抛弃的时候,会通过音乐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且在舒缓不良情绪的过程中更提高了自己对于音乐的认知,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音乐能够引导大学生调整状态的同时,也更成为教育辅导的工具之一。不难发现,音乐对于人们认知的建立以及大脑的开发都极为重要,甚至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音乐结合运用,对大学生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 将音乐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对于所有正在从事或者即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而言,想要发挥音乐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的是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如果教师一味地只是讲授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学生会主观意识上认为当前的课程内容无聊从而不会听课,教师的讲授也就失去了意义,长久以往,这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会被学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并不重要的课程,就算是不上课也没有任何影响,当然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是不可行的,所以教师就有很重要的任务了[7]。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的看待心理健康课程,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是极为重要,这个过程有利于让学生趁早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利于学生了解出现了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做,有利于学生知道出现了心理问题其实并不可怕,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治疗就可以了。那么教师如何吸引学生正确地看待心理健康课程呢?这个时候音乐就体现出了它的作用。教师可以将音乐作为课堂的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歌曲的感受以及表达自己听到某首歌曲的心情,从而引出音乐治疗相关的实践案例,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上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并且也会激发他们对于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就有利于开展接下来的教育。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鉴赏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演唱自己喜欢的积极健康的歌曲和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给别人。

音乐治疗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听音乐感受情绪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这只是一个很表面的理解。对于真的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来说,音乐治疗其实是对人的系统进行形式上强制干预的过程,通过对不同种类的音乐进行体验并且帮助治疗对象建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一个过程,这才是音乐治疗的全部解释。在心理健康咨询过程中,音乐治疗可以通过一些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增加治疗的形式,使治疗的形式丰富并且治疗过程充满趣味性,当然除了听、唱、演奏这种常规的活动外,也可以通过创造歌词、即兴演奏等方式让治疗者达到真正的缓解压力和治疗。通常意义上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都是由患者一方倾诉、描述自己内心的不良感受,而他们大多数都是明白事理和懂得分辨事情的好坏的,但是在面对具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时,往往控制不住或者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总是会胡思乱想,总是会产生使自己难受的感觉和窒息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治疗的优势就马上显现出来了。因为音乐治疗就是通过情绪的变化从而改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当处于积极的情绪氛围下,人们往往能够看到事情发展美好的一面,而处于消极负面的情绪时,甚至会将好事看作为对自己有伤害的事情,甚至会伤害对自己好的人。当音乐治疗改变了或者缓解了这种情绪,那么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随之也会发生变化,然后慢慢地冷静下来,理性分析事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音乐治疗除了调节人们的情绪之外,音乐治疗也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血压降低、呼吸减慢和进入放松状态,还会不自觉地随着音乐产生情感上的波动,所以证明音乐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明显调节人体的稳定性,使得烦躁和焦虑的生理反应弱化,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8]。如果想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用音乐治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们进行集体的演唱、跳舞等互动方式,从而给每个大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们都不自觉地参与到集体的演唱、跳舞中来。无论这个学生是否有心理健康的问题,都会被集体下的活动氛围所感染,都会感觉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有了归属感,并且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互相鼓励、彼此支持,交流讨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每个学生都得到了认同和缓解,在一定程度上还带动了大学生们积极的看待生活,面对生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方式其实还有很多,我们成为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之后可以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内容上的调整并结合理论知识探索、创新活动,帮助大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和拥有面对残酷社会的勇气。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明确了音乐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了解了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认为心理咨询师以及在校教授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应该补充并学习与音乐治疗相关的知识,与时俱进,并将音乐治疗更好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及时的发现心理问题并进行解决,使得学生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