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分类培养的立体化实现路径研究

2021-03-07 19:49万小庆张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智移云双高计划双高

万小庆,张杰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700)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供给 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行业、岗位设置将随之进行重组,新产业、新行业不断涌现,培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助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的发布,加快推进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与当前产业发展密切关联的教育领域,职业教育在经济结构调整、助力产业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深入发展以应对社会对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迫切需要的诉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会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基础性专业,在当前时代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进一步厘清会计职业教育的现状,基于高职会计专业就业矛盾探索人才分类培养改革与创新,明确高职会计人才分类培育立体化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双高计划”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和当前社会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仍然不够高,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大,因此,“双高计划”的提出,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具有更加迫切的战略导向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转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实施“双高计划”,职业教育也进入发展与改革的历史新阶段,通过集中投入与重点建设,提升教育能力,大力推动高职院校改革创新,为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双高计划”是当前创新与变革中的重大结构性举措。同时,“大智移云”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均受到冲击,会计也不例外。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基础性专业,在当前大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在于对会计理论知识与账务手工处理技能的掌握,脱离了当前时代的需要,与经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因此,现在高职的会计类专业需要将大数据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进一步提升会计人才在“大智移云”时代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2 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2.1 教师队伍缺乏分类管理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的发布对于高职教师同样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高职会计而言,“双高计划”的提出与“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更是对学生与教师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职会计教师“双师型”教师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缺乏真正的实务工作经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与现实脱节,同时,在以前传统培养模式下,缺乏实务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与实务脱节的问题。当前,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大部分院校仍然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缺乏真正的会计和信息化复合型师资队伍[1]。会计作为受“大智移云”冲击较大的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会计和信息化复合型教师资源的缺乏,均对当前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挑战。在“双高计划”大背景下,对教师进行“大智移云”的培训,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教师队伍进行分类管理,提高教师的复合能力,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2.2 高职会计学生就业能力与现代社会岗位需求不适应

职业教育以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其着力于培养具有高等教育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是经济发展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会计专业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高职会计毕业生长期以来面临着专业对口率低、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且存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生源结构不匹配、 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偏差较大、“低端化” 就业趋势的问题。同时,当前是“大智移云”变革时期,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正面临被财务智能化、互联网化、共享化取代的风险,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更加使得基础会计核算工作面临被逐渐代替的风险。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人才需求正在发生巨变,传统培养模式下统一制定的培养目标与方案,统一的教学标准,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和行业对会计毕业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多元化、多层次要求。

2.3 会计人才培养脱离实际需要

当前,在“大智移云”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越发复杂,经营模式不断更新,业财一体化更是当前的趋势所在,掌握企业具体业务与信息化处理能力是当前大部分企业的招聘条件。在具体人才培养实践中,当前大多数高职培养的会计人才一般仍然以传统的会计核算技能为主,缺乏会计信息化综合处理能力,而具有信息化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人员又缺乏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处理信息化大数据的能力。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局限于对账务手工处理技巧与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脱离了社会需要,与现代经济实际需要不匹配。在“大智移云”大背景下,很多人将会计信息化应用简单理解为会计电算化处理,没有从本质上厘清两者的区别,与企业目前的用人标准和要求不符,导致会计人员就业能力与实际需要脱离。

3 构建会计人才分类培养路径

3.1 培养复合型教师队伍

当前,“双高计划” 的提出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队伍专业胜任能力与“双高”建设任务密切相关。作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其包括专业带头人、公共课教师、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等。特别对于专任教师而言,当前“大智移云” 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专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专业培训、进修学习等,进一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会计行业变革的认识,加大教师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有规划地派遣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和挂职锻炼,开发专业的教师实训基地,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大智移云”系统培训,提升会计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教学能力,聘请企业专业人员作为外聘教师,负责新应用、新技术、综合性的课程教学,建立会计专业各角色教师的分工协同机制。

3.2 校企培养

“双高计划”是当前高职教育结构性变革中的主要举措。当前,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理论和业务技能时,不仅要能够进行业务处理,还要注重学习和提升管理会计思维,成为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数据分析、做出辅助决策的管理型人才。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明确当前企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对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改革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以现代企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为导向,明确高职会计岗位职业技能,在明确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基础上,同时分析区域中中小型企业的特点,结合“双高计划”,构建了会计专业分类培养实施路线,细化培养目标,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会计人员的需求;同时,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培养考核标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与课程,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会计人才分类培育方案。

3.3 不同层次构建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

“双高计划”提出“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 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这一任务最终落脚点在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面对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百万规模扩招下生源的差异化,以及“大智移云”大背景对会计变革的影响,这些都要求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新构建。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构建会计专业学生“分类培养、分层教学、能力本位、德技并修、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凸显当前职教特色和中国特色[2]。围绕区域产业和会计职业岗位群、构建核心专业群,明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方案,提升本专业的适应力与竞争力。

3.4 分类式人才的培养

随着高职会计生源的多样化,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分兴趣的培养。通过大类招生对学生进行1年的通识培养,引导学生明确培养目标,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分兴趣的培养。在会计分类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同时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原则,进行分类式人才培养。首先制定专业分流方案,明确会计信息化,统计与会计核算,会计等培养方向。确定分类式人才培养的方案,主要有制定的人才分类依据、分类考试、综合成绩排名、以及最终分类结果的公布。在分类式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自身志愿与综合成绩相结合的方法,会计专业学生通过1年的专业通识学习,明确自己的方向,通过学生的专业成绩以及各类加分,及学校各类活动、竞赛以及得奖情况进行加分,最终形成人才分类的依据,具体流程主要包括分类准备、政策宣传、确定志愿、测评录取[3]。在分类准备阶段,沟通确定校内外专家讲座,校企合作企业的实践调研,同时在学校层面明确各方向的培养方案,配置相应的实训资源及教师团队等。在政策宣传阶段,学生通过校内外专家讲座,校企合作企业的实践调研,明确当前会计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同时,结合各方向专业培养方案,向学生介绍各方向的特色、教学情况、实训条件、就业方向、就业情况等。在确定志愿阶段,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顺序填报第一和第二志愿。在最后测评录取阶段,对学生进行分类测评,通过面试加专业成绩以及各类加分,学校各类活动、竞赛得奖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综合排名,按照排名进行分类录取与培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高职教育跨入新的阶段,“双高计划”是学校和专业建设的整体性工程,专业群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最终落脚点在于人才的培养[4]。高职会计专业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基础性专业,结合当前“大智移云”背景,进行人才分类培育。首先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加大会计教师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升会计师资队伍的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能力,聘请企业专业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建立会计专业各角色教师的分工协同机制[5];分析区域中小企业的特点,结合“双高计划”,构建会计专业分类培养实施路线,细化培养目标,满足行业一线企业对高职会计人员的需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会计人才分类培育方案[6];围绕区域产业和会计职业岗位群、构建会计核心专业群,提升本专业的适应力与竞争力,构建高职会计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最后,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分兴趣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制定专业分流方案,进行会计分类式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高职会计人才在“大智移云”时代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智移云双高计划双高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基于“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大智移云”驱动下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路径研究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研究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