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2021-03-07 19:49伏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生会思政政治

伏鑫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高校学生会是大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社团,可以将学生团结起来,一起建设优秀的校园精神文明,带领学生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共同发展。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潜力均能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思想教育工作的落实成效关系到高校能培养出什么层次的人才。高校应当将学生会教育引领的价值全面发挥,教导大学生牢记使命、奋发向上、脚踏实地、不忘初衷,用先进的政治思想觉悟来热爱祖国,拥抱时代的发展,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努力建功。通过扎实的磨炼,将自己锻炼成心、体、智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1 高校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导优势

1.1 高校学生会具有优秀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深厚的政治真理,我们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国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回顾马克思主义最初的传播方式,就是以高校青年学生作为载体。由此可见,学生团体组织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联合会确定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纲领,即为爱国主义。这也将学生组织的前瞻性、 进步性等优秀特点充分体现。尤其当前的《全国学联章程》中,明确表明学生会组织要以国家制定的宪法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全面接受、支持共产党的指示与领导。通过职权划分、组织能力、成员素质等角度,详细规划高校学生会的发展方向与教育任务[1]。由此可见,学生会具备十分优秀的政治立场,高校应当将学生会的政治优势全面发挥。由于学生会无论人数还是规模都是高校学生组织的个中翘楚。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决策,还能维护学生应当享受的政治权利。因此,可以通过学生会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活动,全面剖析国家的形势、政策。将大学生团结起来,巩固爱党、爱国、守法等政治思想理念,润物无声地深化大学生对党、对国家的热爱情感。

1.2 高校学生会具有先进的组织能力

在党的领导下,无数先进的群众组织应运而生,而高校学生会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高校学生会需要表现出先进的示范作用,才能将政治教育的引领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成为新时代的代表、学生组织的模范。自从我国步入特色化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上的矛盾因素也在实时发生改变,对高校的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别有用心的社会人士为了博取眼球,恶意地曲解健康积极的政治理论,试图依靠扭曲舆论来换取点击率。当前,大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各种龙蛇混杂的社会思潮中受到误导,很容易使自己的政治觉悟朝不健康的方向畸形发育。此时,就需要高校学生会将自己的先进性优势完美展现,时刻为大学生点明正确的前进路线。帮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充分掌握,能根据时势、事件、时间来确定政治思想教育路径,通过严谨的作风、热心的服务、扎实的思想、先进的理论,有效地优化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思想觉悟。

1.3 高校学生会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群众是一个组织务实工作的基础,如果组织不具备群众性,只让领导来全面决策。那么,组织很容易向官僚化的角度发展,逐渐变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因此,只要高校学生会能够坚持“代表学生、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就能始终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2]。随后在开展一系列政治教育工作时,就能将群众优势转化成力量底蕴。由于高校学生会的成员大多从庞大的学生群体中精挑细选而出,在思想水平上均处于同等的档次。无论沟通还是合作时,都能迅速产生默契和共鸣,这样能迅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收获优秀的工作效率。由此,也能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出色的工作成果收获大学生的信任,能积极支持学生会的各项教育工作。在高校学生会强大群众基础的推动下,其政治思想引领作用能落实在学生的角度上,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将优秀的品德、 思想渗透进大学生的心中。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服务社会、规划发展,全面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层次。

2 高校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 理论指导方面的研究不足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脚步不断深入,也代表着学生组织需要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的指导教育力度。但在目前看来,许多高校学生会的理论指导明显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高校学生会作为以政治性为主的学生组织,坚决不能顾此失彼,忽略思想政治教育这项核心任务。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不将理论研究这方面的短板有效弥补,将难以为大学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武装。除此之外,学生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分析、理解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要遵循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发展标准。而从这个角度观察,可以发现许多高校学生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钻研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帮助大学生培养出系统、辩证、创新的思维能力。这也导致大学生的历史担当意识、服务社会责任、爱国爱民情感、务实学习作风、 创新研究精神等优秀的个人素质均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从而无法准确认清时代的发展特征,理解国家、党的各项政治发展方略。

2.2 没有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利益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的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应当要服务学生、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学生会想要有效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当遵循这个原则,关注、思考、理解广大学生的利益需求。但当前多数高校学生会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关键点,不仅在服务学生的需要以及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上表现不足,也没有发挥好自身的纽带作用,导致学生与学校没有联系成一个整体[3]。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不满意学生会的工作质量,使得学生会逐渐丧失代表作用。当前,大学生的利益需求与生活需求比较趋向于多元化的形式。但通常存在眼界高、 阅历浅的弊病,对自己能够享受、 有权具备的权利内容了解不足。如果学生会没有对学生做好这些方面的教育普及工作,那么学生的诉求将会十分杂乱。除此之外,个别学生会没有及时反馈大学生的诉求,解决的效率太过缓慢,导致各种诉求内容大量积压。在这种情势下,许多学生对学生会滋生了严重的不满情绪,甚至出现一些偏激的行为,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深受损害。

2.3 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个成熟的组织,其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社会、民众、时代的需求而不断完善。不然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逐渐趋于衰退的状态。换言之,高校学生会的管理制度与其工作的质量、效率息息相关。因此,学生会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影响作用,就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向规范化、健全化、成熟化的目标前进。纵观当前高校的学生会组织,有些处于初创、聚合的状态,有些正向老化、落后的方向滑落。均需要优化制度内容,实现学生会组织的再发展。如果学生会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首先会导致组织内部的教育、监督、管理、服务等职能落实得不够深入,其次会产生人员臃肿、敷衍做事等组织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学生会的工作效率,也会让学生看轻学生会的能力,对学生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阳奉阴违。

2.4 对政治思想的传播路径还需要完善

当前,许多学生会组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路径依旧采取中规中矩的方式,大多按照会议、学报、讲座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大多中规中矩,不具备普遍性、简洁性的特点。既需要参与的学生具备良好的主动意识,也需要学生消耗精力、经济去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当中,所以传播的效果大多差强人意[4]。因此,高校学生会应当积极探索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不断融合,多媒体平台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模式。而部分高校的学生会对于媒体形式的工作形式过渡的不够充分,首先,组织干部没有经历专业的多媒体培训,缺乏良好的技术支持。其次,学生会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多集中在信息的传播上,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当地融入其中,这也导致大学生对学生会创办的多媒体平台的关注度逐渐降低。

2.5 开展的教育活动与政治思想教育契合性不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它需要在良好的体系下妥善实施,重点在于全程、全员、全面。要想提高教育的效率,大学生最好能在契合社会生活的氛围下进行实践。而学生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多在学校进行,虽然实践性足够,但有时却不贴合生活实际。因此,大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往往在潜意识中会感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偏于空中楼阁,不能有效融入政治思想的内涵。要想提高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还需要参考新时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将思想政治的知识精华紧密地结合进去,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此,高校需要推动社会实践与案例教育的有效融合,这样不仅能从宏观角度积极传播我党执政的先进之处,也能从微观角度充实学生的精神需求。从全方位引领思想政治的培养格局,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 发挥高校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作用的策略

3.1 高校学生会要增强党的思想引领作用

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目的。高校学生会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呼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增强党的思想引领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建设过程中曾经取得的各项傲人的成绩。让大学生能从中萌发自豪之情,对建设祖国、复兴民族产生深刻的代入感[5]。除此之外,高校学生会还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 仔细体会党的十九大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到规划自身发展的计划当中。由此来努力创新学生会的工作方式,让每个学生会成员都能做到学以致用、 脚踏实地。在此基础上,学生会组织的思想教育工作能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现平等互动、交流渗透,充分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如今,爱岗敬业、爱国奉献、服务公民、立德树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高校学生会在落实党的思想引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将这些工作重点融合在其中。从而奏响青年学生的时代旋律,将思政教育效果得到完美的巩固。

3.2 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校学生会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优秀组织的立身之本,高校学生会的创建、运行不可能一帆风顺,唯有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夯实自身的根基。在遇到困难时才能披荆斩棘,开拓出一片光明的坦途。针对这个目的,学生会首先要从学习制度入手,培养大学生对政治思想的终身学习习惯。首先,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载体,引导学生们将梦想、信念、意志与打造中国梦的目标融合在一起,坚定不移地跟紧党的脚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敏感程度。其次,学生会要丰富自身的组织体系,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上下联动的教育流程,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在这种协调模式下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最后,学生会应当加强监督、奖惩方面的管理机制,将一切工作行为透明化。在此基础上,呼吁全校学生共同监督学生会,挖掘高校学生会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正。若在监督中发现学生会内部有人监守自盗,利用工作职权谋私,必定严加惩治,捍卫学生的思想政治风气。若有人做出优秀的思政成绩,也要借助学生会的影响力给予荣誉鼓励,进一步提高学生会的思政教育公信力。

3.3 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新媒体教育环境

时至今日,网络已经是大学生生活中的必备品,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在生活中消耗一定的时间来浏览网络信息。多媒体的广泛普及为学生会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学生不必在线下费力地聚集到一起参与活动,通过网络就能方便快捷地直接了解国家发布的最新政策,或者学习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政案例。对此,学生会应当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新媒体模式的教育环境[6]。如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建立学生会平台,从学生群体中广纳成员,完善多媒体教育矩阵,促进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活跃度。通过多媒体网络,学生会的服务职能也能进一步优化。比如,在网络上设置人工专职服务板块,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专业、规范的分析渠道,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得到答疑解惑,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3.4 引入多种文化载体,健康指引舆论走向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强硬地开展,在新时代更加提倡以文化作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将思政理念渗透到学习、生活当中。以此为目的,高校学生会需要引入多种文化载体,搭建多样化的思政教育平台,充分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推动大学生政治觉悟与思想品德的共同发展。比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性格特点、学习优势,结合我国前沿的科技发明成就、文化娱乐现状、公益服务项目来打造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活动,使学生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作用能体现新时代的特色。同时,学生会还要组织素质优秀的干部加强对外的交流学习,了解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最新进展。这样才能随时调整好学生会下一阶段的工作方案,指引好高校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健康舆论走向,健全教育改革的效果,积极弘扬、传播政治文化的正能量。

3.5 打造高素质的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

若想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性的作用,高校学生会的干部应当从日常的行为表现入手渗透,为大学生群体树立行为标杆、品德表率。以此为目的,学生会的干部必须具备优秀的高素质,能真心实意、全心全力、任劳任怨地为学生们服务。对此,学生会部门在选拔干部阶段一定要做好筛选工作,全面了解那些竞选干部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观察这些人选是否表里如一,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力求做到优胜劣汰,筛选出尸位素餐、浑水摸鱼的成员。同时,积极创新选拔机制。比如,通过投票选取、民主推荐等形式,将思想觉悟出众、具备奉献精神、学习努力积极、群众认可较高的优秀学生寻找出来,充实到学生会的干部队伍当中,从而更好地加强学生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对于已经任选的干部成员,学生会也要定期加强教育培养,全面落实党的政策分析、思想道德教育、业务工作实践等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使高校学生会干部的道德标准、政治信念、业务能力做到人口称赞,成功展现学生会的思想政治教育风采。

4 结语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仅仅将关注点放在思政课的教学上还远远不够。高校学生会可以将学生思想教育统筹在一起,辅助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工作。相较思政学科专业化的教学指导,让同龄学生在同一个团体中合作交流、 彼此进步,可以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在当前思政教育的发展格局下,高校学生会要立足实际,把握大学生的实际学情,使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能做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积极遵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将高校学生会良性的教育影响作用完美地展示出来。

猜你喜欢
学生会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
——以榆林学院为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