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3-07 16:48赵英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商科应用型人才

赵英霞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从20 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转变,实践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得到不断强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影响到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能否成功实现转型,而且也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已由以理论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向以应用为主的创新型人才转变。新时代商科人才培养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当前,探讨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 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 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地方本科高校的就业工作重点由追求就业率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就业。由于我国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平衡和各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这使我国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这对高质量就业提出了新要求[1]。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和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改变过去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脱节的现象,不断加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1.2 高质量就业的实质要求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创新应用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根本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各级各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2],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客观需要。

1.3 提升商科专业大学生从业能力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用人单位岗位标准也不断改变。创新应用型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仍要不断坚持接受继续教育和学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普及,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广、速度更快,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对企业员工的相关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要熟练掌握信息管理、数据库、网络技术等相关技能。创新应用型人才大多从事与技术有关的工作,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否则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

1.4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改革的迫切需要

在现阶段,随着社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使地方本科高校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转型。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在商科人才培养方面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改革的重要途径。

2 地方本科高校商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在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人才培养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注重传授学生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普遍不太重视对其创新、领导、沟通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商科人才的要求[4]。另外,一些地方本科高校虽然制定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偏离培养目标的现象。

2.2 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待完善

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人才的培养没有树立科学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过于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缺乏实践层面的知识与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根据人才需求的特点进行设计、实施和评判,不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5]。

2.3 商科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强

我国的商科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性不强,很多地方本科高校重理论而轻实践,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计划,缺乏适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划支撑。同时,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停留在课堂知识的传授[6],缺乏提升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社会实践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很难得到检验,难以达到社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

2.4 创新创业师资不充足

国外高校商科专业的授课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兼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国内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所招聘的教师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与经历,很难掌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精髓,使得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虽然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加大了有实践经验教师的引进力度,或者输送一部分教师到职场进行挂职锻炼,但是商科的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这些措施对完善师资力量有一定帮助,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力量不充足的问题。

2.5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的课程设计大同小异,开设的课程没有充分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同时,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缺乏对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的调研和行业专家的论证,而仅仅是由内部专业研讨会来确定[7]。人才培养脱离企业的实际需求,造成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而许多工作岗位又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窘境。

3 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3.1 明确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合理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商科教育要从单纯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转移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提高商科专业学生领导、合作、沟通、创新等方面的技能。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毕业生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并形成,定位于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3.2 完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应该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案,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社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结合专业建设定位和特色,形成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提升综合能力和完善职业素养。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应紧紧围绕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该地区企业的发展培育高质量的商科人才。

3.3 注重商科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国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自主性、个性化、研究式学习模式[8]。通过“产学研”合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有效对接。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关键。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一方面强化专业课程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增强对行业的了解。鼓励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学习或兼职,深入企业管理第一线,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9]。另一方面从相关行业聘请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专家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给学生直接传授工商管理活动中的相关经验,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5 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地方本科高校制订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让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创新和完善课程体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应用能力。高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推动校企共同建设实践性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共同承担学生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推进校企多层次合作办学模式[10]。让企业的资源与高校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已占据主导地位,提高商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也顺应了地方本科高校商科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商科专业人才创新应用能力不足,转变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商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商科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结合本地企业对商科人才的需求标准,系统地探索商科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商科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高效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推动商科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商科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新商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