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
《价值学大词典》中将“价值取向”概述为主体的价值选择倾向性。因而,价值取向反映的是主体的价值追求,体现的是其所奉行的某种价值标准[1]。由此角度来看,我们可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理解为:学生在就业选择或决策时的倾向性。
该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其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及成因。结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网络平台的文献资源,分析并论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相关特性、演化情况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奉行何种就业价值取向,直接决定其之后的就业选择。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就业为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作为主要的就业群体,高职毕业生占据了“半壁江山”,当然,面对非常残酷的市场竞争,高职学生需承担较大的就业压力。由根本上而言,高职院校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一方面影响着其就业目标,另一方面直接关乎着其就业行为,也就是说与他们的职业选择及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形成这些特征的成因,对推动高效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2]。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价值的多元发展直接致使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演变。表现为大学生在树立就业价值观时,不再以国企、事业单位为最优选择,更多的大学生会考虑自主创业或海外留学进修。此外,高职院校及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到大西北等区域工作,这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选择朝向多元化发展。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基于数字化、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大学生不出门便可尽晓天下事。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大学生可快速获取与岗位相关的工作,也可与意向企业进行交谈。再加之如今的多数用人单位也开辟了网络招聘渠道,大学生可利用网络投递简历,甚至是进行线上面试。由人人网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度,参与网上求职的大学生人数占据了大学生求职总人数的极大一部分,且远远超出传统的校园招聘会。
虽然大学生就业选择日趋多样化,但在调查中,将“薪酬福利”摆在首位的大学生仍占据大多数。选择到西部、基层岗位就业的大学生一般是看中了政府部门所给予的“优惠政策”,为追求高福利、稳定性,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国企、事业单位才是最优选择,所以说大学生中就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元素是客观存在的,且特点十分突出[3]。此外,之所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严峻,也与其自身定位的模糊存在较大联系,表现为就业期望值过高,在与用人企业、单位交谈时,将重点放在福利待遇、工资薪酬等方面,却未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短浅,因此也使得大学生就业后的离职率较高。
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看,人本就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动物,既是一种合群的动物,也可在群体中各自独立,在国家努力构建文明社会的背景下,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倡导型理念也备受关注。何为社会责任感?可简单理解为在某一社会条件下,构成社会的各个主体在心理认知上对他人的伦理关怀及义务。分析来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于主体的不同差异较大,再加之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缺乏对人生的合理规划,社会责任感淡薄,当提及是否会为社会、国家发展做出贡献、承担责任时,许多大学生表示不知如何去做,但表示乐于为社会、发展贡献个人力量,由某一角度来看,行动力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失的,这也直接影响着其就业价值观的树立。
基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92年,也就是中共十四大中,便初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次改革主要指的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至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随之的不断推行,长期以来的“统包分配”的就业制度被剔除,一种全新的“自主择业”观念被树立,正是在这一改革进程中,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也在不断“进化”[4]。
3.1.1 “自主择业”观念下的大学生就业选择的盲目心理
“自主择业”被提出之后,院校所给予的“铁饭碗”质量大大降低,大学生可自由的选择岗位,可以与用人企业处于平等地位进行双向选择。这一就业模式更加符合当代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为其择业的自主性创设了良好的大环境,这是“自主择业”为大学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同样也伴随着负面影响,表现如下。
其一,在“自主择业”刚刚开始实行时,高职院校并未有意识地进行相对应的知识补充,大学生不具备适应社会需求、市场要求的条件,知识储备不足,即缺乏完备的就业准备;其二,用人企业由最初人员招聘的“被动接受”直接转化为“主动选择”的位置,变化之快,使得原有的聘人标准、政策法规已不再适用,却未形成新的标准体系。在此种现实条件下,大学生将“经济报酬”作为就业选择时的主要标准,除去离家远近、家庭原因等外界客观条件,对于自身的“专业匹配程度”“职位上升空间”“就业质量”等因素缺乏综合考虑;由于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其基于薪酬设置了较高的期望,且这种情况至今未得到有效改善,使得“跳槽”情况时有发生,大学生就业人格有待进一步提升[5]。
3.1.2 “产业结构”改革后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缺失实况
经济体制充分转型之后,国内的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科技、投资行业成了支柱型产业,此种改变大大节约了人工劳动力,这主要影响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再加之经济发展周期的转变,那么,原有的以劳动力为主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势必也会随之改变。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基于高新技术的人才需求逐年递增,新增岗位也多要求人才的综合能力,这对高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应用技能、人格修养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大学生对于市场发展缺乏了解、在职业规划方面缺乏意识,使得其能力难以达到岗位所需,这也直接致使了结构性失业现象的发生,即大学生发愁找工作、用人企业招聘难。
产业结构得以优化调整后,“技能型”人员成了“炙热人物”,随市场基于此类人才需求的持续性递增,传统行业中的“精英”不再抢手,这也正是时代不断发展的最好证明[6]。而大学生在选择就读专业和院校时,未能够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充分考虑,也未能够科学的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所以,极大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实性尴尬局面。
最近几年,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部分大学生有意识的调整了自身定位,且针对个人职业发展做出了合理规划,在就业上不再“一条路走到底”,而是进行了多元化的尝试,在工作场所及业务上进行了拓宽。因而,这部分大学生实现了成功就业,甚至是开始了自主创业之路。
经济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社会层级、人口城乡结构、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这些方面的改变,助推着我国社会逐步步入一种开放化格局。
3.2.1 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直接影响
就业体制改革初始阶段,长期以来的“官本位”的价值观和经济社会下的“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产生了矛盾。在前者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偏向“公务员”等职位,或者以进入国有企业为就业目标;而在后者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比较倾向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在任何时期,这两种持有相对极端的价值观念的大学生均不在少数。但是,势必会伴随着十分惨烈的竞争,即一个岗位多人角逐等;人才聚集,表现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满为患”,而西部偏远地区的“无人问津”。
3.2.2 社会舆论价值传播的间接影响
2003年,一则以“北大才子街头卖肉”为主题的新闻事件引发了社会热烈讨论,当时的舆论近乎一边倒,即名牌大学生卖肉,属实是大材小用,当时的评论清一色的不可置信、难以理解。可见,在那个年代的就业价值取向是以“社会地位”为主要标准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学生为之后更好的就业,会选择一些“热门专业”,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兴趣。此外,带有有色眼镜看待高职院校的家长、学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才会进高职、只有考不上大学的才会上高职,我们不可否认,高职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确实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差距,但术业有专攻,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理念的高职院校,可更好的兼顾学生的个人兴趣,为其之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分析这些思想的背后,无不体现着重名利的就业取向。
随时代的进步,大众媒体基于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也开始发生改变,社会各方针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也发生了改观。大学生也不再以“社会地位”和“经济报酬”作为就业选择时的唯一依据,而是朝向多元化发展。
3.3.1 高职院校扩招的现实性困境
在国家政策及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以由以往的“精英型”教育逐步转向“大众化”普及教育,各地区均开设了多个高职院校。大学生以往“人上人”“高经济收入”的标签逐渐被掀下,就业市场也在发生着改变[7]。至此,大学生遭遇了两大前所未有的困境。
其一,“毕业即失业”的现实性困境。由21 世纪初期至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这一前局面是否由高等教育扩招所导致的,社会上并未形成共识。但毋庸置疑,二者势必存在某种联系,但由各年度高校的毕业总人数上进行分析,这一数量是逐年攀升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就业数量也在上涨,由此所导致的职位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困难的形势。而为应对这一改变,诸多大学生选择了一种折中的形式,即“先就业,再择业”。具体表现为:先选择一家企业或单位“应付当下”,再慢慢涉猎其他“优秀岗位”,一旦与意向企业达成共识,便跳槽。
其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高等教育的扩展,更多的是由政府主导,对于各大高校而言,缺乏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正是因为如此,扩招之后的高职院校仍保留着原来的专业课程设计,缺乏创新。且缺乏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类课程,实践操作课时较少,这也不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高职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
3.3.2 家庭资本方面的深层次影响
由社会学的视角来而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选择均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相关,即可以由一个人的选择决策中感知到其背后的原生家庭影响。就业是大学生的人事大事,其的决策也不可避免的掺加了家庭其他成员的意见,也就是说家庭的社会资本、经济条件、文化情况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取向。
“关系社会”是中国文化心性的一个重要表征,“关系”用学术语言来表述即为法国正如家布迪厄所说,大学生自身所具备,或者说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量,直接影响着其就业选择。先赋性社会资本,即上一代所给予的,是影响大学生选择的关键性因素,一般而言,这一资本是大学生“与生俱来”的,也是区别于其他人的主要因素,这往往会在潜意识里驱使着他们产生与同龄人的不同就业价值观取向。大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即需要面临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这种先赋性的社会资本会为其提供便利[8]。除此之外,大学生在择业中,是必会伴随着一系列的花费,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住宿费、通信费、个人形象包装费等,在这里我们姑且将它们概括为“求职经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大量的研究证实求职费用的多少并不会直接地影响到毕业生的求职,但站在就业价值观取向的视角上进行分析,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求职费一方面也反映着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资本,有了这一原因,大学生必然会针对就业抱有某种期望,在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就业愿景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贫困生、非贫困生在意向企业、单位的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以“事业单位”作为最优选择,而后者则是更加看重用人单位是否为“外企”或者“政府机关”,这也就证实了家庭资本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取向产生深层次的影响[9]。
就业难已上升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其关系着我国的民生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良性化发展。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已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这应当引起各大高校、政府部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