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青根
(湖南省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湖南湘潭 411101)
诗歌是人类的母语,也是纯文学的代表。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创作了丰富的诗歌作品,形成了悠久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以“温柔敦厚”为核心的教育传统,后来也泛指通过各类诗歌进行的教育。虽然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诗教”失去了往日的正统地位,但它并未消亡。语文作为中职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理所当然不能没有诗歌的位置。但是,在中职教育中,工具论和实用主义长期占据霸权地位,古代诗歌教学被无限贬值,语文教材中零星的三五首古诗,聊胜于无罢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诗的国度,却没了诗的位置上;青春年少的学子,本来正值诗歌年华,却很少读诗,不愿读诗,读不懂诗,这情形多么令人忧伤!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习近平指出:“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了古代诗歌的课程地位,“古代诗文选读” 专题在课时比例上独占一档[1],可以看作“诗教”传统的回归;当我们以现代教育的理念来审视古代诗歌时,不难理解它对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大价值,这或许意味着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与当代传承。
自王国维首倡美育并以美育取代宗教的缺位后,蔡元培先生又在《新青年》杂志上撰文正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他指出,诗情便是美学的主体,可以诗教代宗教。[3]蔡元培关于文艺和美育的思想,开启了我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和美育心理学的先河。我国古代将诗教摆在教育的首要地位,现行教育方针强调“五育”并举,美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美育和诗教实际上却被长期忽视。《课程标准》将“审美发现与鉴赏”作为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是回归教育本质、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突破。在语文课程中,审美发现与鉴赏的落实,主要借助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和语言艺术;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审美发现与鉴赏应当成为诗歌教学的首要功能和目标[2]。
通过诗歌进行审美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这是因为情感是美育和诗歌的契合点。一方面,美育主要是情感教育。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用现代学术观点和理论来严格分析,美育不完全应用美学理论,美育的作用比陶冶情感更广泛,但将陶冶情感作为美育的首要目的,是富于深刻的心理学内涵的。另一方面,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本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赵文子说: “诗以言志。”《尚书·尧典》中记载,尧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也说:“诗以道志。”“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是以儒道为代表的各家各派的共识。这个“志”,尽管在孔子时代主要指政治抱负,但到了庄子那里和儒家后代,则已扩展为思想、意愿和感情,并且主要是“情”。《毛诗序》指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 无论绘景咏物还是写人记事,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抒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感情的特点则可以概括为强烈、真诚、典型性和个性化。通过诗歌固然可以学习生字新词、音韵格律、篇章结构、表达方法、主题思想等,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诗歌因为较少细枝末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几乎纯粹是情绪和情感的迸发,因而比其他文学样式更能超越时空,获得更广泛而持久的生命力。诗歌创作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诗歌阅读,则是读者对人类普遍情感的感受。人们读诗,正是通过对诗人瞬间情绪的把握,来引起自己心灵的共鸣以体验人生情绪的极致,或用以充实自己的情感经验。据《礼记》记载,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据《论语》记载,他不但教育后人“不学诗无以言”,还一再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从《诗经》的“思无邪”到公安派的“独抒性灵”,从屈原的“哀乐之极”到杜甫的忧国忧民,从汉魏乐府的“感于哀乐”到唐人新乐府的“合适而作”,从陶渊明的特立独行到李白的傲岸不羁,从苏轼的旷达超脱到陆游的呕心沥血,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人格风貌,为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提供了精彩纷呈的场域。古代诗歌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所表达出善良、仁爱、悲悯、崇高等道德情感,因而具有不朽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陆游诗词中所表达的那种延伸到梦境和幻想中的强烈爱国情绪,感染了历代中华儿女,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因而诗歌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塑造美好心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诗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音韵、意象和意境等方面,对于中职生来说,意象和意境是学习古代诗歌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诗歌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创造了精彩纷呈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审美意象,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成就了中国古代诗歌独树一帜的审美特质和审美文化。尽管音韵不是中职生古诗学习的重点,但诗歌固有的音乐性,它那和谐的节奏和韵律,定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感,因此,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诵读既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本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
古往今来,尽管文化的传播渠道是多元的,但语言文字无疑是一条主要途径。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文化是语言文字的命脉,也是语文课程的命脉。当代教育,追求民族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各国母语课程建设的普遍趋势。语文是中职民族性、人文性最强的课程。中华优秀文化为语文课程建设不仅提供了特色鲜明的民族形式,而且提供了积极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将“文化传承与参与”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切中肯綮[3]。
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古代诗歌应以“文化传承与参与”为落脚点。
中职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文化内容,首先是汉字文化。汉字是音义结合体,反映了古代先民造字时的社会现象、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因此,汉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汉字不但本身优美而成为书法艺术,而且形象直观,表意性和稳定性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借助汉字比较完好地保存在古代典籍中。虽然古代典籍汗牛充栋,但是最重要的阅读对象首推古典诗歌,因为古典诗歌是用汉字书写的最简洁、最优美、最深刻、也最有情致的文本;虽然汉字教学在中职语文课程中不再是重点,但也并未终结;虽然古代诗歌教学不以汉字教学为重点,但结合具体作品,选择那些与作品内容、抒情言志密切相关并有利于理解作品主旨的字词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形、音、义可以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诗歌教学的文化内容集中表现在民族智慧和精神上。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民族文化人物,其中不乏诗人,他们超越时空、泽被后世的思想和情感,构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就民族智慧来看,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和“性善”、庄子的“达”和“齐物”、墨子的“兼爱”、荀子的“君子”等,在古代诗歌中均有表达。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的爱民之心,正是孔子“仁”说的艺术化。就民族精神来说,从屈原到南宋整整一代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杜甫为代表的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民胞物与精神,从建安风骨到盛唐诗歌和苏轼诗词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精神,以山水田园诗派为代表的诗化生活精神,从屈原到杜牧和白居易的批判、讽刺、忧患精神,还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纯洁真挚的友情、忠贞不渝的爱情、深沉浓郁的乡情等人伦情怀,对生命的热爱、抗争、思索和超越等生命意识,都早已融入民族文化的血脉中,足以启迪和引导学生提升精神境界[4]。
诗歌教学的文化内容还体现在人格修养上。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无数精英人物,其中也有不少诗人,他们以自己辉煌的人格树立了令后人景仰的丰碑,创造了令后人效法的人格文化。例如,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等诗人的忠君爱国之心、忧国忧民之情、拳拳报国之志;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等诗人的香草美人、淡泊清心的高洁之志,不同流俗、一身傲骨的耿介之心,波澜不惊、宠辱皆忘的旷达之情……这些仁人志士的伟大人格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最好载体,能够通过诗歌形式映照学生心灵,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如能对中华民族伟大诗人的人格文化进行深入阐释、深刻体验,一定能让学生有所感悟并借以滋养心田,获得人生启迪。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4 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发展都建立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之上,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5]这是因为,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课程特有的素质要求。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理论何种模式,放弃语言理解与运用,语文课程就会偏离正轨,改变性质。
虽然学习古代诗歌主要不是为了记住一些语言知识,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情感,应该以审美和文化为重点,但是,由于古典诗歌的语言堪称最美最精粹的语言,它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方面的教学价值很高。
字词句等基本语言知识可以通过古代诗歌来学习,几乎所有的文言现象都可以在古代诗歌中有所接触,虽然并非古诗学习重点和关键,它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和价值,这恰好说明古代诗歌学习意义非凡。读懂字词句、读懂诗歌语言才能真正读懂诗歌,才能理解深隐其后的思想感情、观念态度及情绪理趣,才能激发古代诗歌学习兴趣和热情。刘勰《文心雕龙》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6]“披文入情”一直是文学鉴赏尤其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和重要方法,任何作品的阅读欣赏都必须首先理解文意,进入文本。常用字词、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典型修辞、汉语音韵等均可在古代诗歌中接触到,古代诗歌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古典诗歌篇幅短小,语言简约、精练、形象、生动,内涵蕴藉,余味无穷,极富表现力。古诗讲究“炼字”,为找到最能传情达意的词语,诗人常常反复“推敲”,“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因其精练,古诗语言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古代诗歌为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提供了尚好的范本。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那些含义丰富、表达精巧的语言,既有利于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助于训练学生将语言现象放到特定语境中去理解。
此外,不少古典诗歌名句在现代汉语中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常常出现在当今时代的著述中,增强了表达效果。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文章和讲话提供了范例。学习古代诗歌,无疑可以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精粹的语言材料,古为今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思维是借助语言展开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
就思维能力而言,形象思维能力是其重要方面。中职生需要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本来无须讨论。问题是,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思维能力被窄化成了逻辑思维能力,加上各类考试测评也仅仅关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遭到了有意无意的忽视。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可偏废。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需要学习和训练,古代诗歌就是很好的学习训练材料。众所周知,文学偏于形象思维,作为情感艺术的诗歌更是形象性最突出的文学,它通过刻画人、景、物来创造独特而生动的意境,表达敏感而丰富的思想情感,揭示深刻而独到的生活体验。这一点,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就有明确见解。他在致陈毅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毋庸置疑,在形象思维的学习训练方面,古代诗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其特殊重要性。全国高考语文考纲编制负责人、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主编、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曾大声疾呼:“语文课堂承担着教会学生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使命,更是与逻辑密不可分。”古代诗歌教学在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对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样富有价值。一方面,古代诗歌适合培养逻辑思维的“理趣”极为丰富。诗歌的理趣是通过形象来表现哲理的艺术趣味。唐诗以情胜,宋诗以理胜,宋代产生了大量的哲理诗。诗歌的“理趣”与“情趣”常常相伴而生,相辅相成,既要通过对生活现象的高度概括产生“理趣”,又必须借助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表现,而不能像论说文那样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得出结论。因此,古诗教学若能将“理趣”与“情趣”相结合,必将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即使是那些以情胜的诗歌,在学习过程中也常常需要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必然有益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诗歌是灵感活动的成果,又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经典诗歌的深刻性并不亚于论说篇章,诗歌内容并不缺少批判性,阅读鉴赏活动也需要反思与批判,因此,古代诗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意义重大。诗歌教学当然不能仅从文本中获得作者的思想观点或情感态度,还要学生在头脑中结出属于自己的思维硕果,个体的思考和体验才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古代诗歌,需要通过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反思等,获得对诗歌语言和形象的直觉体验;需要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以至语文综合实践中,增强对诗歌形象和现实生活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和语言表达;需要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规律和诗歌形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需要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诗歌作品,发现和探究语言现象和诗歌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诗歌的认识;需要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阅读鉴赏经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对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加强古代诗歌教学,是落实《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适当增加古代诗歌在教材中的容量和教学中的课时比例,科学进行专题设计,有效实施专题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4 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割裂。这就要求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必须注意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统筹兼顾,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