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玥
(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一件事情,即“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我们国家实现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战略目标的根本支持,我国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脚步,从培养具备良好创新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因此,“大众创业,人人创新”已然成为新的社会常态,成为市场和政府推动人才服务于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两只手”。这也就意味着,面对大学生即将完全进入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建设的现实情况,高校必须紧抓这“两只手”,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在原有的教育基础上对教育形式和内容展开革新,“框架内创新” 理论的融合由此被提出。
所谓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同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创业能力,旨在让他们在思维的积极引领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创业工作当中,以便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新人才,同时扩大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丰富社会的基础工作体系结构,借助大学生创造出来的新的工作形式让“工作者”们能够有更多新的工作选择,其重点更多的是在创新之上。而创新,在广义上来讲就是学生调动自身独有的思维意识创造有价值的新事物并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纵观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和教师们在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时的教学选择、教育表现,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学生或是对创业丝毫不感兴趣,或是思维过于发散导致有效思考缺失,教师或是不重视对开展相关工作的全新手段的探究,或是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本就低下[1]。这均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素养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探寻新方法、新理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策略势在必行。
将“框架内创新”理论应用在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当中,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框架内思考”原则,以及“形式为先、功能次之”的原则。
首先,就“框架内思考”来说,虽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毫无目的”“天马行空”的创新也是不可取的,只有“有一定方向和目标”的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不断前进并获得成功。因此,基于该理论开展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创业选题”,教师必须重视起来,为他们的选题添加一个基本框架,在鼓励“开放性创造”和“多元探索”的基础上,将他们的“有新意的创造”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当中[2]。如此,学生的新创造不再是“游离的”、不再是“想到哪儿做到哪儿”的,他们的创业成功才更有机会实现。简单来说,对于“基本框架”的添加和设定,教师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专业。
将核心关注点放在学生的专业上,让他们在自身专业学习范畴内发现社会工作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依托专业思维和专业知识展开新的创造。这样一来,学生能力和创业对象更加匹配,他们的创造新事物意识也能在专业学习的支持下更好地被激发出来,整体教育与实践自然会是顺利且有效的。
(2)兴趣。
如前文曾提及的——“学生对创业不感兴趣是制约高效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教师需要从“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的角度出发设定创造新事物的框架[3]。对此,教师可先通过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调查,再根据自身生活和教育经验有创意地结合其兴趣指向总结出几个有新意的、适合他们的创业选择。在这样的状态下,以教师提出的“创业内容”为参考,结合自身兴趣,学生也更容易提高创新思维、再次创造出更新颖的创业对象。
(3)社会需要与国家计划。
高校在近些年来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从根源上来说,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国家教育计划中关于“培养具有自主创业能力和突出创新素养的新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越来越激烈、丰富的工作竞争需要。因此,教师还可以以“国家计划”和“社会需要”为框架,挖掘国家提出的想要重点发展的某个行业或某项服务、产品,寻找社会急需的产品和工作,引导学生根据相关内容展开有新意的创业[4]。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与社会需要、国家未来发展紧密结合,他们的创业生命周期必然会更长一些。
所谓“形式为先”,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史蒂芬·史密斯及其好友在1992年提出的,他们认为:“人们更愿意也更容易在已知形式中寻找功能,而并非是在已知功能中寻找形式”。其中,功能对应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内容,而形式就对应着该内容在社会中已知的近似表现形式。这也就意味着,以该原则为指导思想,在运用“框架内创新”理论开展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教师可以将“社会中已有的产品、服务等”设定为“框架”,让学生在“已知形式”中开发“全新的功能”[5]。
“框架内创新”理论将创新视为一种技能,并认为该技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通过创造提升。参照该理论组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造和学习机会(框架),还需要要求他们调动自身思维、借助新的方法来完成(创新)。对学生而言,这样“在创造中学习”的过程更能让他们对创新创业产生积极地参与欲望,是与整体教育和学习需要高度契合的。那么,“框架内创新”理论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到底有哪些且分别有何种作用呢? 具体如下。
减法策略是“框架内创新”理论最常见的一个应用策略,本质在于删除一个任务、一种产品,或删除任务的某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教育中“教师应不断增加教学元素、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和创造也应不断增加项目、产品的数目和功能”的颠覆性改革。在该策略的支持下,相关人员的目光更加集中在细节之上,其有新意的创造更有指向性,自然会有更好的反馈。例如,研发者将传统耳机的耳罩去掉使其变成了耳塞,就是对“减法策略”的全新运用,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了“隔音”的功能上。这样一来,他们在“创造隔音产品”中的实践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将其融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确定一个大的范围,再组织他们寻找“大范围”与“小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筛选掉“大范围”中与“小目标”不相关的元素,通过“做减法”、借助更加明确的指示和更加符合创业目标需求的“外部信息”支持提高创新效果[6]。
乘法策略,即“寻找共性并将其扩大,进而创造出有同样属性的新的产品”。从该策略出发进行新的创造,创造者需要先明确自己想要创造的产品、服务隶属于哪一个范畴,进而对同一范畴内的其他服务展开分析、寻找其“共同的优点”。这样一来,将“优点”叠加,他们创造出来的新产品就会有更加突出的竞争优势。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可以将该策略融合进来,从“叠加同类型工作优点”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创业,学生就可以先对市场上的同类型工作展开分析,进而总结相关人员在创造和参与该项工作时的突出表现,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最终赋予自身所创造内容更顽强的生命力和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与乘法策略几乎完全相反,除法策略是指将同类型内容中相似甚至一样、但缺乏现实应用价值的内容摒弃,即去除“鸡肋”功能,以此促进其他“非鸡肋”功能的作用发挥。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来说,若是能先对社会中已经存在的、与自身想要创造的事物相关的内容展开分析并对其存在的“不足”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他们就能在自己的“新创造”中有意识地规避对相关内容的呈现,进而提升自身所创造事物的实用价值与可行价值。例如,一些航空公司分析了“乘客登记缓慢”的问题所在,进而取消了“现场办理登记手续” 的流程,这就是践行了“除法策略”,为航空工作人员的工作与乘客出行均创造了新的便利条件。大学生便可“效仿”该方法,先对自身感兴趣的行业存在的“经营不规范”“工作流程不合理”等问题展开分析,再在自身创业过程中刨除相关内容、优化对应工作流程。如此,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自然会有所提高。
至于任务统筹策略,本质上就是一种“整合”。通过将原有产品或服务内容进行梳理,再适当添加新的内容,将“新元素”整合到“旧事物”当中,可以让旧的事物焕发出新的光芒,进而提升其对于“使用者”的吸引力。例如,一些化妆品制造单位“突发奇想”地在面霜中加入了“防晒”“美白”等化学因子,为传统的“保湿面霜”增添了“美白”“防晒”功能,进而创造出了新的产品。将该策略融合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当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对社会上存在的工作、服务展开较为全面的了解,再对“自己想要在不改变传统服务内容和行业工作形式的基础上添加哪些新的元素”展开分析,进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添加的新元素往往是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的,而年轻人已然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这无疑会为他们的创业成功提供基本保障。
如同前文我们曾在问题讨论中所提及的,事实上,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之所以时至今日还会出现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与教师和学校不够重视该部分教育工作、教师尚不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基于“框架内创新”理论组织相关教育活动,学校和教师应在教育思想和顶层设计方面做出相应的转变。首先,学校应加强对相关教育制度的设计,设计专门用于管理和监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基本制度,以制度保障相关工作的稳步落实。其次,学校应提高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他们对“如何融合新的理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展开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后,学校还应加大经费投入,适当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物质材料、实验支持,为其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大学生创业的出发点之一,就是为了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带着为社会增添新的工作内容和行业人才的目的。也就是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然是在学校里展开的,也离不开企业和社会的参与。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在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只局限在学校内”这一教育模式上做出改变,与社会中的各个企业取得联系,多元出发并搭建一个“产教融合”的教育平台,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最后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就是课程的设计。大多数高校目前虽比较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在课程的设计方面仍旧存在一定不足,这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优化课程设计、革新课程体系是迫在眉睫的。依托于上述“框架内思考”原则,学校可以尝试将课程设计为微观(创新创业实践课)、中观(职业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宏观(公共课、专业课)3 个层级。如此,创新创业、职业发展、就业选择、专业学习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无形中通过学习几乎完成了所有创业准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自然会达到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课程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选择和工作发展,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高校应站在创造新事物、新理念的立场上,改变传统“教育为了就业”的刻板思维,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将“框架内创新”理论科学融合进来,通过综合性的指导和方向清晰的培养为学生日后自主创业、深入发展创新思维提供有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