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宏波,李慧,徐伟岩
(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在素质教育盛行下,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新趋势。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可以提升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帮助其全面认知社会。志愿服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能效性,其中的德育价值对大学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其德育实效性,高校需要积极应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基于当前多元化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政治意识也变得多元性。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较晚,但高校却早就将“尊重科学”“道德兴国”等思想融入了德育教育中。而志愿服务当中的志愿精神所体现的,也与公共、社会、国家等意识相适应,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逐步将这些精神内化,成为自身衡量价值的规范,进而使得大学生不断提升责任感,并自觉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所表现的奉献、友爱、拼搏等精神,正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所需的思想意识,此种紧密的结合使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愿意通过实践获得更高的思想觉悟[1]。
作为社会成员,政治文化程度对其自身素养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基础上才可以拥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继而可以不断提升政治文化,使得自身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在培养大学生人才过程中,若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德育功能发挥指导作用,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要促使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学会衡量、处理个人、他人、社会等方面的利益关系。所以,在践行志愿服务时,需要大学生从小事做起,通过帮助他人、传播爱心的过程,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快乐感[2]。
一方面,志愿者具有强烈的服务精神,而这种精神会转化为生产力。从志愿服务行为看,属于一项特殊的社会性的服务行为,但其本身所体现的社会经济价值并不是以直接的方式展现。但若是将志愿服务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量化分析,所产生的效果也会非常大。
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可以有效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当今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而这一思想有利于助推大学生的发展。强调高校在培育大学生过程中,除了要讲授基本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大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这一要求决定了学校学习、教育、训练方式不能局限于学校内部,而是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3]。而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从大部分志愿者活动实施情况看,其中包含了对群众的心理疏导、医疗急救常识、宣传科普知识等,这些都需要志愿者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直接发挥作用,这便帮助大学生可以更加真实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志愿活动也可以使得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具备更加全面、完善的知识,才可以提升志愿服务成效。
良好的价值观有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可持续生态发展观。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可以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的过程,提升大学生自我价值意识,形成服务于整个自然的生态观,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4]。从多数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效果看,其示范性作用非常强,这有利于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也可以调动公众环保积极性。所以,不难发现,当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价值得到提升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德育教育有利于解决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德育价值方面,涵盖了道德责任、生态责任,这些责任意识可以指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可以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校园内,播撒生态意识、生态理念的种子,引导学生进行浇灌,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树立生态观念,并将此种观念、意识通过日后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延伸到社会中。
首先,一些大学生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志愿服务的实质,在实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加分、评优,参与动机不纯,存在严重的功利性;其次,一些大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当中部分学生处于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当中还有部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采用拉人、凑人的方式完成[5],高校团员、党员学生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带头作用;再次,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开展的情况看,并不是连续性的,活动一般主要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虽然活动多,但是较杂,缺少品牌化;最后,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缺乏专业的培训,岗位划分不明确,导致专业素养、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一些学生志愿者过于理想化,赋予了志愿服务较高期待,所以当真正面对实践时,自身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都难以满足受助群体的实际需求。
高校教师作为德育主要实施者,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在内容、形式方面存在单一化现象,同时,德育内涵以及技术都没有得到充分展现。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单一体力劳动、临时服务等方式,在专业性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就导致大学生志愿者的潜力无法真正发挥出来,造成学生的智力、技术资源产生浪费[6];目前,从高校整体志愿服务系统看,只有在鼓励志愿行为上初有成效,但却并没有完善的志愿支持体系,当中包含了志愿者招募机制、管理机制、专业培训服务、经费支持、评价反馈机制等,这一情况同样会影响到志愿者的质量以及服务效果;各大高校都具有共青团组织、学生党组织,但这二者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对大学生志愿活动思想层面的引领作用,使之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契合,德育价值发挥性受到阻碍。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效果看,可以总结为以下3 点:其一,德育效果不明显,由于缺乏对志愿服务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准确把握,导致很多志愿活动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开展的形式进行,严重缺乏指导,进而难以充分挖掘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德育元素,造成德育效果不明显;其二,德育效果时间短,这与高校缺乏长效机制存在直接关系,很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般都是出于好奇,很少能够坚持自愿参与的,所以,德育效果自然无法持久维持;其三,缺乏对志愿服务德育效果的整体总结,大学生志愿活动结束后,并没有紧跟反馈、评价,重点主要集中在服务成果方面,而严重忽视学生的服务能力。此外,还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一般主要就是评优发奖,此种方式很难一直维持或者提升德育效果[7]。
新时期,为了充分落实“以人为本”教育思想,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培养规划中,对此,可以形成专业的志愿文化宣传机制,邀请专业人士讲授专业的志愿服务知识,也可以自主培养专业指导教师,将志愿精神贯穿到整个高校课堂中,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知识的讲解,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理解志愿服务的实质,增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感。与此同时,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构建出思政教育、志愿服务多层面的教育结合方式,全面提升德育效果。此外,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园自身优势,创设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大学生,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项目中,吸引更多大学生关注、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中来。不仅如此,学校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宣传、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成榜样激励,提升志愿活动效果,进而促使更多的大学生认同志愿服务精神,提高社会认同度[8]。
第一,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者,需要引导大学生提升对志愿服务内涵的理解,改变以往单一的体力劳动形式,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出每一位志愿者的能力、特长,而后人尽其才,组建出个性化、差异性的志愿服务项目,使得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第二,需要对志愿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不要多,而要精,可以做成系列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全面提升社会影响力,扩大社会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第三,作为组织者,高校领导者应当做好思想层面的引导,与时下人们关注、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进而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价值得到提升,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9]。
为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以长久持续高效的发展,高校需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支持系统。首先,需要完善志愿者招募机制,并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将每一位志愿者的信息保存;其次,需要在志愿活动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对此高校可以组建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机构,主要职责以及工作就是组织、协调、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并积极与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建立联系,构建出互助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再次,需要建立系统化的志愿者培训服务体系,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要保证培训内容的普遍适用性,讲授者需要包含专业指导教师和社会团体、企业人士,主要目的是保证志愿服务内容能更好地适用于学生实际应用中。最后,为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以顺利开展,高校可以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以防止由于受到经费制约而导致实践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完善评价反馈机制,保证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要进行及时总结、分析、提升,采用综合性、阶段性的评价反馈,提升志愿者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从评价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优秀者一定的奖励,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帮助欠缺者改进[10]。
在高校基层组织中,如团组织、学生党组织等,其本身是由学生组建的,借其组织优势,要更加凸显号召力,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构建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创新党团活动形式,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团员青年、党员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加实践平台,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高校可以将志愿服务纳入团员、党员培养、考核环节中,充分发挥基层学生组织力量,促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最终有效发挥德育教育效果,促使大学生更好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价值,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其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生态价值得以充分体现。高校需要进一步宣传志愿服务文化、全面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体系、鼓励高校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等措施,发挥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助推大学生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