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戏剧;深度学习;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3
随着中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戏剧艺术逐渐成为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入中国基础教育之中,目前其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实践。“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从小培养,这就要从学生时期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其真正地掌握所学的知识”[1]。戏剧艺术作为一个综合体,其中包含了众多领域,如文学、美术、音乐等,可以有机结合各类元素,并作为一个更为丰富的媒介进行传播。
而通过戏剧进行教学的方法并不是空穴来风,19世纪的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就曾提出类似的观点,其将戏剧融合在教学之中,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行。在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可分为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较于浅层学习的机械性,深度学习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有助于构建健全的人格。这也正符合现代戏剧作为一种媒介试图让受众感知到更多超现实体验的目的,实则要求艺术者主动地创作。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戏剧的本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众的观看成为更重要的要素。尤其是从布莱希特开始,演员开始与观众直接交流,创造出新型的观演关系,也为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1 深度学习的概念及目标
深度学习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76年,此概念一经提出,诸多研究者就开始了对该课题的探索。马顿(Marton)等研究者征集了瑞典大学生作为实验的志愿者,志愿者们被分成不同的组别,被要求在特定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或多篇散文。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深层学习和浅层学习。深层学习的学生在阅读时会关注于文章表达的内涵,会努力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问题、思想,而浅层学习的学生在阅读时只将注意力放于文章文字本身,仅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
特里格韦尔(Trigwell,2005)等通过研究发现,“进行深度学习的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本身是感兴趣的,而进行浅层学习的学生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2]。查莫罗预穆齐(Chamorro-Premuzic,2007)等研究者将深度学习定义为学生希望了解与学习的知识相关的所有内容,有着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而浅层学习的学生仅是为了通过课程考核而完成最低的要求。贝顿(Baeten,2008)等研究者将深度学习定义为学生有意识地理解和提取所学知识的内涵,并指出浅层学习的特征是学生仅关注于能够达到课程要求。吴永军也指出“深度学习最重要的表征是可以使所学的知识长久记忆,并且可以有效运用”[3]。目前,学生的深度学习已经被认为是教育成功的一部分。对于深度学习的探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而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度学习探究,文章结合个人专业能力与教学经验,阐述戏剧艺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
2 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
对戏剧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在戏剧的实践中学习”。20世纪初的英国逐渐兴起了以戏剧为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随后其在欧美国家的主流教育中备受关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将戏剧教育写进了基础教育的艺术素养教育课纲中。1997年,台湾也将戏剧课程加入中小学的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中,并且进行不同程度的挖掘与应用。戏剧曾一度作为文化传播和思想渗透的媒介存在,从局限于亚里士多德的“三一律”,发展到今天,已经蜕变为更多元化的剧场艺术。受众作为相当重要的戏剧要素被推上了新的高度。早在布莱希特打破“第四堵墙”开始,戏剧已经开始了由内而外的革新,观演过程中的交互已经成为现代戏剧的新面貌。近几年,戏剧在国内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率越来越高,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等基础教育学校已将戏剧课作为特色校本课程纳入日常教学中。“最早使用戏剧来进行教学的例子来自一位名叫哈里特·芬利·约翰逊(Harriet Finlay-Johnson)的乡村教师,利用戏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自然、历史等知识”[4],帮助儿童思考个人和社会的相关问题,探究问题与事物的关联。
目前已经有诸多研究表明戏剧教学的有效性。艾伯特(Albert,1994)也指出,戏剧十分适合应用到对中学生的教学中。帕帕佐普洛斯(Papadopoulos,2014)将希腊拉里萨小学五年级的15个学生作为实验样本,发现参加戏剧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们的读写能力。戏剧不仅可以提供适当的肢体活动和社交,还可以使学生在群体中学习如何互相协作。在戏剧规定情境中,往往充斥着对立的角色和矛盾,这会促使学生进行真实性的思考与行动,在群体中学会考虑团队目标与他人感受,进而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独立性,并可以在其中获得成就感与认同感。由此可见,“戏剧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3 戏剧与深度学习
戏剧艺术在科技和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已经具备更为新型的观演方式,观众和演员可以共同构建一段真实的时间,而不再是对传统戏剧的机械接收。这也使受众可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作为一名参与者和旁观者,对当下正在进行的故事进行思考和讨论,这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戏剧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电影《匹诺曹》改编戏剧,引导学生在戏剧游戏和扮演的过程中,努力成为一名诚实、勇敢、热爱学习的孩子。“匹诺曹”作为戏剧王国中的一个小木偶,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小孩。于是,戏剧国王(教师)给大家发布了一个任务,需要大家一起帮助他成为真正的小孩。课程中设置了诸多环节和关卡,比如陪伴匹诺曹上学、匹诺曹交友记、马戏团的遭遇、拯救匹诺曹、写给匹诺曹一封信等互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匹诺曹的故事,在戏剧规定情境中体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陌生人欺骗匹诺曹的情节中,扮演匹诺曹的学生可以即兴讲出台词,而陌生人的扮演者需要想方设法把他骗去马戏团。不同的表演片段形成一幕幕不同结局的戏剧故事,这也是学生共同创造出的戏剧情节。可见,戏剧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和表现欲,还在剧本的编撰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戏剧要在基础教育中落地,需要创作者更加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情感体验,以此引导受众在观演中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解读。而戏剧与深度学习之间,存在一层非常微妙的关系,通过领导者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戏剧实现深度学习。
关于深度教学的特征,伍远岳于2017年进行了研究分析,他通过对深度教学过程的分析,总结了三个特征,分别是“理解性、反思性、体验性”[5]。通过戏剧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情境,使学习的知识、过去的经历以及社会的状况都融入假定的戏剧中,学生可以在规定情境中尽情体验其中的魅力,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行为间隙中进行真实的思考,由浅入深,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美好,这些恰恰符合深度教学的特征。关于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的价值,郭华(2016)指出“其价值不仅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从而克服机械学习、浅层学习的弊端”[6]。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过去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间那种矛盾关系得到融合统一,使教学内容真的有效地被学生掌握,助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在戏剧教育中,学生可以尽情展示个人特长,表达个人的观点,在丰富的想象力活动与浸入式戏剧体验中,逐渐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与审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达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学生在戏剧中可以大胆地体验不同的人生,引发不同层面的思考,这些都体现出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的价值。从深度教学的特征和实现的价值两个方面,可以看到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推行是十分切合深度教学的,其可以作为深度学习的新思路。
2020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由此展开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这也带给戏剧艺术非常难得的机会,其可以作为语文、史地、道法等诸多课程的教学载体,在跨学科领域中更是提供了较具弹性和活力的教学环境。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复课后,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常规教学,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和居家学习带来的诸多压力,特别设计了“一颗小种子”等系列课程。
课例一:“一颗小种子”。戏剧王国将捐献一批小种子送往灾区,请各位小种子在健康成长后,统一向戏剧国王报道。戏剧规定情境是在疫情期间,戏剧国王(教师)也准备为抗疫作出贡献。现在有一批种子需要大家栽培,成熟后将捐献给疫区。被施了魔法的学生变成了一颗小种子,用肢体等表现出自己的样貌。在得到阳光、雨水、肥料之后,通过肢体、表情等表演出成长的状况。此類戏剧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抗疫的过程中,通过游戏、演说等手段,使学生在不停的交互中实现了深度学习,更胜过传统的说教。
课例二:“神奇的木雕店”。戏剧国王意外走入了一家木雕店,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木质音乐盒,请分组讨论并表演音乐盒的样子。得到国王青睐的音乐盒,将有机会获得下一段落的故事提示。学生自由分小组合作,可以画出音乐盒的样子,通过合作和互动,展现出不同样式的音乐盒。教师则扮演国王,在木雕店里巡场和交流,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最终获胜的小组,可以率先得到故事后续的提示,开启下一段落的戏剧表演,解锁有关匹诺曹更多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很强,调动起学习热情。而新型的观演关系,正是不同于传统剧场艺术,更多地将隐秘的空间展示给受众。
课例三:“娜拉出走”。选自高中语文课本,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玩偶之家》节选,仅仅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难以满足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需求,由此向戏剧求助。不过在此之前,已有诸多课本剧和英语剧的排演。教师通过专业的戏剧手段排演戏剧《玩偶之家》,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进而得知女性自我觉醒的划时代意义、娜拉出走的真实原因以及剧本台词更深层的寓意等,使学生在过程中实现了深度学习。有的学生通过该戏剧的排演,得知了演员为何如此调度,人物角色如何通过语言、肢体等塑造。为了更好地演绎该片段,有的学生不停地翻阅资料以求更准确地塑造人物。
在一系列的戏剧课程中,笔者根据学情编排了“小种子的成长”“马戏团的遭遇”“神奇的木雕店”“我是李尔王”等系列戏剧课程,帮助学生在戏剧中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助力于基础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在戏剧系列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充满了极大的热情。戏剧带来的游戏性和真实性,让学生真的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更优秀的匹诺曹。目前,在国内基础教育中,语文、英语等传统课程的学习往往希望戏剧能够融入其中,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并将部分课程内容改编为课本剧辅助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往往更多,除了欣赏艺术文化活动之外,同时进行了自我探索和艺术表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与心灵,不断发现生活与艺术间的联系,开阔了个人的视野,体会到舞台魅力并获得了成就感,实现了深度学习。
4 结语
目前,我国深度学习的探索还在逐步展开,而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戏剧课作为基础教育中的艺术课,已经得到了推广和使用,力图使学生获得认知、人际、个人等多个领域的能力,很好地帮助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文章指出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使学生融入戏剧情境中,进行体验式的互动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高东辉,于洪波.美国“深度学习”研究40年:回顾与镜鉴[J].外国教育研究,2019,46(1):14-26.
[2] 特里格维尔K,普洛瑟M,吉恩斯P .现象学教学法和修订的教学方法目录[J].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2005,24(4):349-360.
[3] 吴永军.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2):51-58.
[4] 博尔顿G .教育中戏剧思维的变化[J].理论转化为实践,1985,24(3):151-157.
[5] 伍远岳.论深度教学:内涵、特征与标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4):58-65.
[6]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作者简介:伊晨(1993—),女,山东济南人,博士在读,研究方向:舞台公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