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远权
关键词:中国当代水彩画;文人意味;文人画;写意表现;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J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4
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非常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因此在古典文化作品中保留着非常浓厚的文人气质。就中国的美术传统来说,文人画的地位尤高,出现了蔚为大观的著名画家与传世画作,为后世中国美术奠定了基本的格局和品相,即一种文人式的守静、隐逸的艺术风格。逮至近世,西方美术的油画、水彩等艺术手法和媒介的传入,无疑是对中国绘画系统的丰富,它满足了现代中国美术对于秩序和理性的现代性需求。水彩画艺术形式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回顾我国水彩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很明显的民族化趋势,并且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都为水彩绘画赋予了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使其实际内涵和形式得到不断拓展,中国当代水彩画也实现了创新性的突破。早在20世纪初,中国水彩画发展尚处萌芽阶段,许多艺术家就积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开始了水彩画中国化的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将传统文化的写意特点融入水彩绘画体系之中。正是这一探索行为,使中国现代水彩画尽管保留着许多西方绘画语言内容,但其精神内核仍有着鲜明的中国化特征。
1 传统文人画和当代水彩画
传统文人画是最具有文人意味的美学思想之一,它也是我国绘画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存在。因为绘画者常常为古代文人阶层中的士大夫群体,因此文人画又被称作“士大夫画”,人们一般将王维的“以诗入画”看作我国传统文人画的开端,最先提出“士大夫画”一词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明代董其昌也明确提出了“文人之画”的概念。现代绘画理论一般将文人画定义为绘画具备文人特性或文人意味,画者往往在绘画中不过于追求绘画艺术的技巧,而更加注重通过绘画表现出文人群体的思想感受。从传统文人画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力来看,它对后来的水彩画、油画等其他新绘画艺术形式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当前许多绘画中文人意味得以保留的根本原因。从创作角度来看,文人画有别于职业化的宫廷绘画,一般会将诗、书、画、印等多种形式融入其中,绘画内容由最初的山水题材逐渐拓展到梅、兰、竹、菊等精神意象的景物[1]。中国水彩画拥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涌现了众多卓有成就的水彩画家,早期创作者们受到英国和苏联水彩艺术的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水彩画进一步确立了写实的艺术风格。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各领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水彩创作也融入了许多文人画的创作理念,更加追求“简练”“返璞归真”等艺术风格[2]。
2 我国当前水彩画艺术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 审美追求的趋同化
尽管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文人特点和文人意味在现代绘画中得到有效继承,但在创作实践中,由于创作者自身素养及艺术观念的不平衡,最终的作品往往呈现视觉趋同化。例如,许多创作者由于缺乏对传统文人画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学习,同时也缺少现实生活的丰富体验,其创作理念无法得到更新,选择利用“模仿”这一较为便捷的方式进行创作,或者单纯对特定的照片进行写实性还原;还有的画家由于创作理念存在偏差,在艺术创作中过于注重对技法的提升,忽略了自身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最终造成“重技而轻艺”的后果。这些作品往往缺乏绘画意象的呈现,其形式单调,思想内涵较为匮乏,难以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从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来看,如果作品中缺少了创作者的独有艺术感受和个性特点,那么最终的作品就谈不上“创作”二字。当前水彩画的创作中同样存在相关问题,许多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技法存在效仿现象。许多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希望向优秀的作品看齐,总是怀有强烈的趋同心理,这种普遍性的跟风导致了艺术创作的雷同[3]。
2.2 艺术创作思维的单向化
尽管许多当代水彩画者由于受到传统文人精神的影响,其艺术作品虽呈现出了文人画特征,但并没有处理好传统与现代艺术理念的融合,产生了某些单向思维定式。比如许多创作者在水彩画创作中过于追求作品的“水”性而忽略了“彩”性,“水”的品格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文人画所追求的精神内容,水彩创作中对水的追求能够使作品更具空灵和滋润感,并且富有某些诗意性特点。这本无可厚非,但水彩创作是水和彩的融合,这就要求创作者要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但现实中许多画者过于追求“水”的特质或文人特质,从而产生某些偏差,导致作品的画面缺乏基本的色彩表现,显得苍白无味。相反,如果创作者过于追求“彩”而忽视“水”,那么就容易导致作品缺乏文人意味,缺少灵动、透明的质感,以上都是水彩创作单项思维定式比较突出的原因[4]。
2.3 思想内涵的浅薄化
在艺术创作中,技法应用和情感表达是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如《艺术格调》一书中就写到,艺术品能否取得较大的成就,关键不在相关技艺的使用,而在于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容量。但是在当前水彩画艺术的发展中,许多人热衷于材料、技术的创新和尝试,沉迷于对视觉表面效果的追求,这表现出他们艺术定位和追求的偏狭性。情感思想的缺乏也导致艺术作品存在浅薄性,这就要求当代水彩创作者要充分借鉴传统文人精神,提高自身思想深度,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思想内涵。此外,许多艺术创作者在绘画创作时往往习惯单打独斗,不同流派和不同创作理念的画家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要知道每一个创作者的个人经历、自身素养以及精神追求都有所不同,相互讨论与交流往往有助于艺术思想的碰撞与交锋,从而突破艺术创作的固有思维,使作品融入更多创新性色彩[5]。
3 中国当代水彩画中的文人意识追求
3.1 对生命真性的追求
文人画的文人意味本质上体现在对生命真性的追求上,画家长年累月地学习和练习,既是为了锻炼自身手眼结合的技巧,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身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力和塑造能力,以便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具备创造性的审美,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表达效果。当代水彩画的创作过程同样如此,创作者只有不忘初心、尊重本心,才能够更加真实地接近物理对象,抒发出更真挚的情感,打动更多的观赏者,使创作者和受众产生“物我同一”的共鸣,这与那些追求浮光掠影的写实性作品是相区别的。在现实创作中,不同艺术家由于对生命真性的理解不同,往往形成了具有差异的创作风格。例如,有的画家对生命更加敬畏,对艺术表达的真实性也较为看重,他们往往以最朴素的内容题材为基础,抒发自身兴趣,并且使用更加純粹的水彩材料达到天然真趣的呈现效果,“借题”是他们创作的基本方式,即用更朴素的题材呈现出直接的力量表现。还有的创作者追求“物我永恒”的境界,这体现在他们会使用较为浓烈的色彩,这些艺术家对物体的描绘更有力量感,但同时对边缘线和背景色彩的描绘往往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感觉,正如人的生命发展同样变化无常[6]。
3.2 画面语言的追求
当代水彩画的画面呈现效果主要由绘画材料和创作意图决定,许多人认为水彩作品所使用的创作材料较为固定,因此创作者会受到限制性因素的影响。但实际上,许多艺术家都开创了一条技术和艺术双重探索的道路,在色彩、线条、水分及材料媒介上实现了对创作语言的灵活使用。例如,同样是画蔬菜、水果等日常事物,有的作者在其中融入了文人的精神追求,他们不太注重对物体表面颜色或质感的细微性呈现,而是注重对物体进行最本真的表达。因此,尽管不同作品的题材较为雷同,呈现效果也比较相似,但具有文人意味的作品往往能够区别他物,更具独特性,这些作品画面往往会传递给人们一种较强的力量感。此外还有许多笔触天然拙朴的作品,其作者往往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某些崇高的精神追求,并带给人更加空灵的视觉体验[7]。
4 中国当代水彩画中文人意味的具体体现
4.1 简约朴素
古代文人气质中往往包含着对简约、朴素等风格的追求,这些内容同时也呈现在了中国当代水彩画作品中,使水彩画作品呈现出中国画的特点和风格。例如,许多当代水彩静物画作品内容可以简单到只有一个陶罐或者一瓶素花,似倪赞讲的“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但画面视觉却能体现出深远的意境。并且作画工具的使用也会追求更加简单化的风格,绘画内容的展示不会进行过多的雕饰。人们简约朴素的追求一直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如在古代著作《礼记》中就有“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的主张,《道德经》也指出“少则得,多则惑”,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文人群体,甚至作为当代水彩画的艺术创作理念。需要了解的是,简约朴素并不代表一味求“简”,而是要在追求核心表达的基础上减少过于繁杂、多余的创作元素,最终选择更加直接的表达形式,带给人更加生动的观赏体验[8]。
4.2 清淡雅致
在古代文人画中,创作者往往在作品的色调上追求淡雅的风格,从而传达出清淡雅致的品格追求,并且在古代诗书绘画中也有着雅致、雅正的品位。例如,传统音乐有“雅乐”和“郑声”之分,歌曲的歌词也追求典雅纯正,这些品格追求同样也表现在中国当代水彩绘画中。由于传统文化中对“水”有着哲学性的理解,水彩画创作同样引发了人们对于水的遐想,这也使现在许多水彩画创作更加追求淡雅的色调,并且展现出对于水的精神理解。更具体地说,高水准的画家能恰如其分地使“水”性服务于当代水彩画的空灵、自然与诗性的品格,并形成一种具有“现代”色彩的文人画类型。色彩淡雅的追求同样体现在创作者对于色彩的选择上,在某些以青花瓷和绘画相结合为主题的水彩作品中,创作者会选择花青色和土红色两种差别较大的色调,以便进一步减弱花的色彩感,使绘画中各物体的轮廓进一步脱离,并在“水”的融合和光照的变化下呈现出点和线的相互转换,实现不同色系间的巧妙过渡,使作品最终呈现出灵动和雅致的特点,避免“花”这一题材落入浓艳的窠臼[9]。
4.3 飘逸灵动
古代文人画还强调在创作过程中加强对线条的运用,如往往将衣摆、树枝、云朵等内容塑造出一种灵动飘逸之感,从而表现自身具有的逸气和逸思。线条是我国传统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造型元素之一,但是在西方古典绘画中却较少使用。在现代西方绘画体系中,主要通过光影、色彩、明暗、空间以及体积等多种元素的变化进行表现,唯独缺少了线条的使用。但是在中国当代水彩绘画中,许多创作者仍然沿用东方绘画语言体系中对于“线”的使用,例如,在许多以花瓶为主要题材的水彩作品中,创作者会在花瓶的外形勾勒、瓶身人物花鸟图案等内容中加强对线的使用。这一方面有助于加强画作灵动性展现,表现物体的形体和形态,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情感抒发的结果。例如,描绘云海时加入简练而流畅的线条,能够形成洒脱奔放的感觉,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飘逸流畅的虚拟环境之中,从而产生更加真切的艺术欣赏体验[10]。
4.4 意象与意境
我国传统文人绘画广泛运用了意象的表达手法,这也是绘画作品呈现出文人意味的精髓所在。当代水彩画家同样明白这一道理,因此许多画家在艺术创作时吸收了传统文人画中的意象手法,不仅实现了对客观事物和图像的描绘,而且表达出了创作者本身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观察,同样也是创作者情感、意志和审美气质的外在体现。意象的使用是中国水彩画最具特色的内容,它能够帮助创作者构建出更具意境的艺术情境,从而用豪放洒脱的手法传达出更丰富的主观情感。另外,这些极具诗意、追求自由和“物我合一”的内容与我国古代文人精神是一脉相承的[11]。
5 如何增强我国当代水彩画中的文人意味
5.1 创作者要加强对传统艺术的学习,提高自身审美素养
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入理解以及艺术灵感的迸发都源自对传统艺术理念的继承,尤其是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会使其更具民族文化特征。民族艺术形式保留着最纯真的本性和最朴实的追求,他们往往不受各种艺术创作条件的限制,能够利用自身对生活和环境的深入思考,呈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绘画历史,并拥有内涵丰富的绘画艺术理念,尤其是传统文人画的创作更是世界艺术史上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创作者要积极学习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理念内容,使当代水彩画呈现出民族性气质。同时还要在绘画创作中积极融入意象的表现手法,表现最本真的情感。同时,水彩画本质上属于西方画种,其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与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相区别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背景,因此在当代水彩画的创作中,不仅要重视本民族的文人画传统,而且还要加强对西方艺术理念的思考和研究,最终创作出更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作品[12]。
5.2 要深入社会生活实践,开阔自身艺术视野
艺术永远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者想要更好地实现文人意味的呈现,抒发自己最原始的情感,就必须深入社会实践的第一线,要拥抱大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要知道万事万物永远处于变换之中,如果不亲身体验往往无法感受最本真的情感。例如,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曾前往西藏写生,他被大自然的恢宏气势所震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美好体验,但次日去找寻这一景象时却发现不复存在,于是他明白了昔日美景和眼前的景象同样壮丽,只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自然之美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这深深地启发了他,在之后的创作中,他经常使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将不同的美学因素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创作《日本签降一幕》时,他除了搜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外,还深入社会调查实践,通过采访和实际调查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最终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古代文人在艺术创作中同样追求游历和探索,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寄情于山水”,方能不断提高自身艺术境界[13]。
5.3 要在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突破
自我突破与创新是艺术创作过程的永恒主题,在当代水彩画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创作者也要积极学习传统文人精神,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赋予作品更多的社会功用。要知道无论何种艺术形式最终都是要为社会、为广大群众服务的,绘画作品所具有的文人意味一方面要更好地表现出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但同时也要能够与广大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要积极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及时更新艺术创作观念,实现水彩画创作技术和理念的突破与超越。艺术创作的观念和胆识决定了艺术创新的方向和实践,应避免仅仅停留在物质性的层面,要不断拓展艺术创作的题材和内容,大胆想象,将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融入新时期艺术创作中。例如,杜马斯的水彩画作品中往往融入了种族歧视、政治、少数人群等多方面素材,从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4]。
6 结语
中国当代水彩画中文人意味的呈现是水彩画民族化发展的表现,从我国新时期水彩画艺术的发展来看,许多优秀的画家都在水彩的民族化转化上进行了不同领域的探索。中国水彩画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传统文化精神在艺术题材形式、绘画技法、绘画语言等多方面的融入,他们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方式更接近于中国古典文化的艺术特性,许多当代水彩画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意向化追求,这些都与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这有助于进一步展现出国家民族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增强,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利用更独特的艺术形式向世界展示东方独特的审美情趣,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 李伟力.论当代水彩画中的文人情趣[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3):14-17.
[2] 邵学海.王涌:水彩画中的文人气息[J].艺术界,2005(2):114-119.
[3] 刘海.传统“意象”在当代水彩画艺术中的价值[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2):54-55.
[4] 王珏.浅论当代广东水彩画家静物画中的文人画气息[J].美术界,2014(9):80-81.
[5] 丁向阳.水彩画艺术中的朴拙美[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9.
[6] 陈骏洪,任诗雨.中国水彩画中“水”的东方意境精神传承[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21(3):18-19.
[7] 李德军.借新文人画谈水彩技法中书写的东方神韵[J].文艺生活,2020(12):124-125.
[8] 明迪.论水彩与中国画的共通和共融[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10.
[9] 韩创定.当代意象水彩画创作中的问题思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4):98-100.
[10] 田津.水彩画创作表现语言浅析[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3):107-109.
[11] 朱婧博.浅谈对“中国水彩画”民族性的认识[J].安徽文学,2009(9):141.
[12] 窦凤至,张剑清.晏文正先生的艺术成就和他对山东水彩画的贡献[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6(5):58-65.
[13] 刘榕.诗性人生书写自然:蒋振立漓江山水系列水彩画艺术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14] 林波.浅析中国当代水彩画创作中的意境营造[J].魅力中国,2020(45):377.
作者简介:余远權(1972—),男,广东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水彩画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