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银杏文化艺术;传统;现代;发展变化
中图分类号:S7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03
银杏文化艺术是森林文化艺术的一种,而森林文化艺术是生态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艺术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艺术,是人、自然、环境、社会整合的理论、方法及其艺术表现;森林文化艺术主要是关于人与森林關系的文化见识、由森林产生美的感受及其艺术形式;而银杏文化艺术则是数百种树木中最具文化艺术魅力的一种。
1 银杏文化艺术内涵不断丰富
银杏文化艺术主要是指我国历史与现代关于银杏栽培与生态环境美化、民间传说、诗词歌赋、绘画、饮食、医药保健、工业设计和数字媒体等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和艺术表现。
我国传统的银杏文化艺术千百年来主要体现为民间银杏寓意神话传说、银杏文学艺术、银杏的食用与中医文化艺术、银杏的庭院种植美化与家具文化艺术等。银杏树寓意健康、长寿、和平、希望和活力,也象征着友谊和爱情,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银杏的诗词歌赋、绘画及其他艺术创作,这些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银杏文化艺术的内涵更加深化、更加丰富。我国现发展有银杏栽培与生态环境美化文化艺术、银杏旅游文化艺术、银杏医疗保健文化艺术、银杏工业与设计文化艺术、银杏数字艺术等。银杏树树形优美,叶形美、色彩美,可美化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艺术价值,是极为理想的庭院、住宅小区、行道和公园绿化树种,可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具有旅游文化艺术价值。我国有银杏饮食与医药文化,银杏叶提取物对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等有明显的疗效,银杏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益肺气、治咳喘、护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和增强记忆能力等功效,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文化艺术价值。银杏还是珍贵的用材树种,结构细、质轻软,富有弹性,易加工,有光泽,不易开裂,为优良木材,可供建筑、家具、室内装饰和雕刻等使用,具有极高的工业与设计文化艺术价值。当前还有运用数字艺术手段宣传银杏产生的银杏动画、互动、摄影与新媒体艺术展厅,具有现代数字文化艺术价值,还可培养青少年热爱大自然、热爱林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提升其艺术修养,具有森林文化艺术科普教育价值。
2 银杏文化艺术领域不断拓展
2.1 传统银杏民间故事较为丰富
我国许多地方的居民对森林与树木都有崇高的敬意和信仰。银杏是著名的“长寿树”,鉴于挂果多的生物特性,银杏还体现着求子、求寿、求福的美好愿望。人们常常在古老的银杏树下焚香祈福,逢年过节也会在银杏树上贴上喜钱、福字或红纸,以表达对富贵吉祥的向往。银杏在一些地区的婚丧民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结婚时,女方在出嫁时会挑选银杏送给男方,代表着希望在男方家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的美好愿望。还一些地区会将死者安葬在银杏树下,让银杏树守护死者的灵魂,认为死者也能帮助照看银杏树,保佑家人健康长寿。在日本,银杏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它被当作希望的象征。如广岛爆炸事件中幸存下来的银杏树,被日本人民视为“希望的承载者”。再如韩国首尔以东的杨平郡古刹龙门寺(Yongmunsa Temple)便是著名的银杏观赏景点,这个寺庙距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位于龙门山麓,寺庙院内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被种植在一条湍急的山涧上方的宽阔基座上,这棵树龄1 100多年的银杏每年都会吸引全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观赏。关于这棵银杏树,在韩国有两个传说,一种说法是它是从锡拉王朝佛教僧侣Ūisang的杖上长出来的,另一个传说是它是庆尚王子因为悲叹自己国家的衰落而种植的。这两种说法是否属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棵大树对龙门寺及其僧侣有深刻的意义,对韩国民众有特殊的意义,每年金秋时节都会有很多韩国市民来到这里为子女祈福。
2.2 传统银杏诗歌弥足珍贵
银杏文化艺术包括银杏儿歌、银杏诗词、银杏楹联、银杏辞赋、银杏散文等,中西方都有关于银杏的诗词歌赋。如唐代王维《辋川二十泳.文杏馆》中的“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宋代欧阳修《鸭脚》中的“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中的“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等。在国外,1815年,德国伟大诗人歌德以银杏叶为题,写出了美好的爱情诗,歌德把他对玛丽安·冯·威勒默的爱比作两片相连的银杏叶子。1930年,伊芙·梅里亚姆(Merriam)在其所作的《明喻:柳树与银杏》中表明,她偏爱柳树的美丽,但更喜爱银杏树不同寻常的自然属性,鉴于银杏树有雌雄异株的特性,她亮出了自己对银杏树的爱:“银杏像一头老公牛一样坚韧……就像一个城市的孩子,它在街上长大……但我的心却爱上了银杏。”
2.3 现代银杏文学艺术领域不断拓展
郭沫若的《银杏》是一篇寄意深远、情文并茂的散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其酷爱银杏的感情。文中这样说银杏:“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郭沫若通过《银杏》歌颂和赞美了中华民族。现代文学艺术家也对银杏进行了传统文化创作,如江西余干雷银喜创作的儿歌《银杏树》、湖南炎陵参创作的《银杏歌》、江苏南京谷万祥创作的《开口就唱银杏歌》《银杏树功劳大》等。现代的银杏诗词,有河北唐山冯贵明写的《银杏树礼赞》、广东惠州吴海燕写的《咏古银杏》、黑龙江黑河李雨欣写的《春夏秋冬日银杏》等。2016年以来,我国银杏专家曹福亮院士先后出版了专著《银杏》《银杏文化大观》和科普读物《听伯伯讲银杏的故事》等书籍,这是现代关于银杏文化的重要文献,其系统地对银杏文化进行研究,制作科普儿童动画,促使银杏文化及艺术更上一层楼。
2.4 现代银杏文化艺术旅游不断发展
我国现有许多以银杏为主题的古银杏森林公园或银杏农业园,如江苏泰兴古银杏森林公园、云南腾冲“银杏村”、湖北安陆古银杏森林公园、港上银杏博览园。也有以银杏为亮点吸引游客的著名景区,如徐州市邳州铁富镇姚庄村的一条美丽的银杏大道,被誉为最美“银杏时光隧道”,还有南京中山陵石象路银杏大道、扬州江都水利枢纽银杏大道、苏州道前街银杏大道等。以银杏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多依靠树形好、叶形美的银杏树或者古银杏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如今与银杏有关的周边配套设施和IP形象打造、衍生项目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商业空间、文化演艺、品牌推广都得到了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1]。
2.5 現代银杏设计艺术不断提升
我国有很多与银杏相关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和雕塑设计等。银杏是我国不少城市的市树,是种植率最高的行道树之一,也是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树种。银杏能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它真实、淡然、从容,拥有傲然正气。从形上看,银杏挺拔伟岸,庄重挺拔,给人以雄俊、华贵、典雅之感。从色上看,银杏的树皮呈灰白色,树皮纹路较深,树叶夏春葱绿,秋冬金黄,华贵典雅。秋季落叶似暖阳一般,令人感到温暖惬意。银杏如独植,能点缀环境,营造视觉中心,群植又好似金色的海,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银杏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最为多见,如成都青羊宫内的标志性建筑八卦亭被银杏树环绕,银杏的金黄与暖阳下的建筑相呼应,以自然衬托出建筑的富丽堂皇,银杏在此处的运用不仅营造了优美的视觉效果,还凸显出了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银杏独特的扇形叶引发世人瞩目,在平面设计上也有许多应用,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和组织等都把银杏叶作为自己的代表形象,如浙江林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科学院大楼入口也有银杏叶以及银杏种子的标识,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科学系的标志也包含了银杏叶的形象。在商业方面,澳大利亚墨尔本有银杏咖啡店,世界各地也有别致的银杏温泉和银杏餐厅,它们的宣传广告上都有银杏叶的图形。在西方,品牌营销师和品牌设计师都认为银杏叶的形象非常优雅,既现代又永恒,既有异国情调又能让人产生熟悉的感觉。
2.6 现代银杏文化艺术展会活动不断扩大
近年来,为了推动银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江苏邳州、浙江长兴、广东南雄和山东郯城等地都举办了以银杏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开展银杏文化节、推介会、银杏摄影、绘画和文艺表演等。如泰兴市是长寿老人的集中地,泰兴有俗语“宅中有银杏,健康一百岁”,当地很多老人有种银杏、赏银杏、食银杏的习惯,泰兴市举办了“百名寿星话银杏”活动[2];2019年邳州市铁富镇举办了银杏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银杏文化旅游节掠影活动,吸引了数万中外来宾和当地民众参加;为了弘扬银杏文化,开发银杏资源,加强科技交流,打造著名品牌,合力推动银杏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标准引领发展,品牌创造未来”为主题的2018年第六届中国邳州银杏节暨第二届国际银杏峰会在邳州开幕,这次活动发布了中国最美银杏文化小镇评选结果和全国银杏艺术设计大赛评选结果。
3 银杏文化艺术手段现代多样化
传统的银杏文化艺术主要通过纸张、银杏实物展现,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展现手段,银杏文化主要通过数字艺术手段展现。数字化艺术包括摄影、摄像、动画和互动等。数字化的优势是可以运用夸张、虚拟、魔幻等手段进行展示,突出银杏枝叶茂盛生长的美,重现绚丽的现实甚至超越现实。银杏要长成一棵观赏性强的参天大树需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而用数字化手段可以在短短一分钟内展现出银杏的成长过程。用数字化的形式展现银杏的美,可以更好、更直观地传达银杏的意境,展现银杏的脉络,展示出银杏汁液的流动、银杏果里的层层内核,展现出树根、树枝、树叶和白果生长发育的过程。科普知识往往较为枯燥,复杂深奥,学术性的解说较难让大众理解,难以引起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而科普动画片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娱乐表达方式,老幼皆宜,可用动画的形式把枯燥、深奥的银杏科普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也可用扣人心弦的传说故事将其展示出来,让人们能很快接受并记住。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和MG动画在针对银杏文化的科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能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高科技表达手段都给银杏文化艺术的展现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4 结语
我国传统的银杏文化艺术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现代银杏文化艺术在不断拓展,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其展现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和多样化,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银杏文化艺术,要深化对银杏文化艺术的研究,深入挖掘我国千百年来银杏传统文化及艺术表现,吸收国外银杏文化艺术合理的内容,建立与完善银杏文化艺术理论体系,让其为我国银杏文化艺术的实践服务。运用银杏文化艺术美化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开发有银杏资源或银杏故事的旅游文化景区,提高项目设计的文化艺术水平,增强其新颖性、艺术性、娱乐性、趣味性和创新性。打造银杏文化艺术品牌及拳头产品,进一步加大对银杏产品的深度开发力度,制作银杏相关科普书籍、动画等,使银杏动画IP形象深入人心,从而打造包括图书、玩具、电子游戏、纪念品、服饰和海报等在内的衍生产品,大大提升其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银杏科普与艺术教育发展,加深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银杏文化艺术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研究兴趣,增强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政府扶持、鼓励、组织林业及银杏专业人才与文化、旅游、艺术人才融合打造生态及银杏文化艺术品牌,整合产业资源,提升我国银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银杏文化艺术品牌的国际形象。积极举办银杏文化艺术展会、比赛等活动,开展银杏摄影与摄像、动画、平面设计、文创产品、旅游景区设计方案、雕塑、互动设计和绘画等比赛,还可在重点地区建造银杏博物馆等。
参考文献:
[1] 李屹.基于IP理念的银杏小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19(17):185-188.
[2] 曹福亮.银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105.
作者简介:贾文婷(1989—),女,山西忻州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林业动画数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