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桑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关系到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各种优秀能力的养成。就目前来看,在乡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各类问题,受教学资源和环境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而且整体的成绩也较差,现阶段,乡镇小学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在数学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加强教学创新,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促进学生优秀能力的形成,加速教育改革。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乡镇小学;主要问题;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数学属于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同时,通过数学教学,也能加速学生优秀思维的养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已经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在数学课堂教学经常会出现各种教学问题,尤其是在乡镇小学中,这种情况有期显著,为了加速学生发展,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工作模式创新,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乡镇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不注重课堂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非常关键,不仅能增加课堂互动,而且在问题的影响下,还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数学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课堂提问,许多老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不注重提问技巧,而且提问的频率不高,一些老师只是象征性的提出一些课堂问题,问答的探究性不足,而且也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往往在提出问题以后,自行的给出答案,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会逐渐的形成依赖心理,对数学问题不能自主探究,非常不利于学生各种优秀能力的形成,这也是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1.2教学模式落后
在数学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模式产生的教学效果差异较大,属于课堂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就目前来看,在许多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存在陈旧落后的问题,受老师观念因素的影響,他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普遍倾向于知识灌输,缺乏趣味性,不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兴趣的培养,在讲解书本内容以后,会让学生进行反复习题练习,整个过程及其枯燥,与学生的成长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模式落后,许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思维也无法实现有效发散,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
2乡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2.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乡镇小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性的引入趣味性元素,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深化。数学知识的难度很大,许多学生对数学概念以及数学题目经常会出现陌生感,导致他们的思维无法有效发散,学习效率降低。生活化元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在生活化元素的作用下,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学习效果和效率都会因此大幅度提高。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是生活化元素与数学课堂的一种常见结合方式,利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中,而且在情境中,他们的思维高度活跃,对于学生优秀个人能力的形成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先进教学模式。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发挥想象,找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元素,并且根据这些内容,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总结,在生活化元素的带动作用下,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思维能力迅速提升,对“三角形”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实现了高效教学。
2.2利用媒体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虽然非常活跃,但是他们的想象能力往往有所不足,对数学知识难以在脑海中有效构建,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之前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由于老师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灌输,学生缺乏想象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欠缺长时间无法得到弥补,久而久之,对老师会形成依赖性,而且在形象能力的限制作用下,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的形成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严重阻碍。在当前的形势下,老师可以调整教学思路,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媒体设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利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加速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全面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平移”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平移现象,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了“旋转门”和“推拉门”的动态过程,并放慢动作让学生仔细观看,还为学生设计了小熊跳格子的小游戏,通过小熊的跳跃路线,为学生讲解平移的概念和运动过程。这样一种将抽象知识融合在动画中的教学形式,有效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能够使其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2.3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乡镇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积极投身于课堂探究活动中。乡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与他们建立朋友关系,这样不仅能使得数学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且还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时,笔者通过为学生制作水果卡片或动物卡片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吸收知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乡镇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教学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了构建优质课堂,在乡镇小学数学教学环节,老师要加强教学创新,不断的引入各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冉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432-1433.
[2]刘洪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40-443.
[3]谢东玲.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0):125.
[4]张彩寅.谈教学方法创新下如何提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J].才智,2018(09):113.
[5]闫玉伟.浅议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的变革[J].才智,2013(05):139.
[6]陈翠云.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J].民营科技,2009(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