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从先 殷正红
(南京农业大学体育部 江苏 南京 210095)
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聚焦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围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本研究系统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体教融合政策制定的背景、以及后续体教融合政策的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述评,主要目的是持续深化体教融合的发展,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保障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校园足球的产生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体育应该回归教育”俨然已经成为了学界的共识。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而体育的目的则是通过身体运动、体育竞赛等的手段进行立德树人。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与其他的学科比较当中,体育课往往处于“下风”,往往出现“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体育课经常被其他的学科“占领”。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的原因在于教育的工作者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不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对学校体育的目标做了界定,“学校体育就是要广大青少年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实现享受运动乐趣的目的,实现增强体质的目的,还要实现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目标”。简言之,学校体育的价值和目标定位就是“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目标是学校体育内涵的重要解读,也是教育工作们需要充分学习和认识的关键性问题。
校园足球是“体育回归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首先,现代足球运动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项目具有对抗性强、战术项目教育意义丰富、以及对场地实施要求不高等优点,被称之为“世界第一运动”,以足球运动为切入点符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形式;其次,足球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史料考证现代足球的前身起源于中国古代山东淄州(今淄博市)的球类游戏“蹴鞠”,后经阿拉伯人由中国传至欧洲,逐渐演变发展为现代足球。可以看出,我国是足球的最早起源地,这也为足球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最后,现代足球已经发展了非常完善的体系,包括各级各类竞技体育赛事、不同规模的足球场地等,这也为校园足球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根据国际足联最新的国家队排名情况来看(2020年12月),目前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世界排名第75位,亚洲排名第9位。相比于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项目,足球项目成绩排名尤为炸眼。回溯我国男子足球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中国足球也曾有过辉煌的成绩。足球运动已经成为了一种舆论符号,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改革也是受到各方的重视。那么,中国足球应该采用什么办法振兴,这是学术界、体育界和国民大众迫切关注的问题。
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振兴”的一种重要策略。首先,校园足球是进行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将传统的少体校模式融入到校园足球中,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选材成材率,特别是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布之后,深化体教融合将进一步提升校园足球的政策执行效率;其次,可以发展足球文化,普及体育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大众的身体健康水平,近年来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1/4的成年人和4/5的青少年没有进行足够的身体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这种情况造成540亿美元的直接卫生保健费用和140亿美元的生产力损失。通过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大众的身体活动水平,从而提升大众的整体健康水平。反过来,体育意识的提升也会提升大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这种互动效应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观当前中国足球的面貌。
“学生上了12年的体育课,却没有学会一项运动技能”,这种现象的出现难免会让大众对体育的功能质疑。从体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来看,运动技能教育是体育独立于其他学科的主体性知识,是贯彻执行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理念的主要主体性内容。从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型来看,运动技能的学习练习是贯穿于整个儿童时期,在12岁之前学生通常以走跑跳等的基本运动技能的练习为主,主要载体是田径、体操等项目;在熟练的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之上,开始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
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发展改革的重要步骤。从“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育理念来看,足球运动是学校体育教材当中的主要内容,足球运动中涉及到基本运动技能中的移动技能(跑、跳等)、物体控制技能(踢、停球等)和稳定性技能(旋转等),可以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段学生的重要体育教材。在学生学会了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之后,可以将其运用到体育锻炼的行为当中,进而实现“勤练”的目标。对于有志于从事体育竞赛活动的学生、或者足球特长生,可以通过现有的校园足球竞赛网络进行常规的友谊赛、邀请赛等,体育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常规的足球教学比赛,在校园会等校园群体活动中设置校园足球比赛,从而实现“常赛”的教学目标。
我国古代重文轻武思潮的影响。从西汉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一般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是重文轻武。直到清朝末年,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近代新式学校,才开始有了体操的教育内容。因此在整个封建社会中,由于受重文轻武思潮的影响,学校体育始终未能取得在学校教育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学科地位低,教师的地位自然不会受到重视。辛亥革命前后,唐突学习日本国的体育学制造成体育教师形象在公众的印象极差。当时的日本国体育学制受到日本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课的内容是千篇一律的兵式体操,呆板枯燥且不符合儿童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当时体育教员缺乏,许多教员是退役士兵充当,专业业务能力极其低下,教风极差。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27年《壬戌学制》颁布。这段时期体育教师的教态教风极差,给公众留下了很差的映像。
现阶段“分数导向”、“高考导向”致使中小学体育学科成为“鸡肋学科”、“柔性学科”。现阶段“唯高考论”导致其他与高考无关的学科纷纷需要为高考“让路”,从学生本身,到学生家长,在到学校领导,在“升学率”、“上好大学”的引导下,体育成为可有可无。体育课都可有可无了,体育老师就更不用说了。鉴于上述历史及“高考论”的影响,公众对学校体育极为片面的认识。正如王登峰司长所讲“在绝大多数的人心目中,一讲到体育,那就是运动员的事,一讲到老百姓就是玩。知识和技能是学校体育必须要教的。只有把这个明确下来,才不会再出现这个学校里本来两个语文老师就够了,学校要请四个,本来要请两个体育老师,学校只请了一个,甚至一个都不请,让那个语文老师带着孩子跑跑步也是上体育课了。用不到那么多体育老师,体育老师干嘛要专职的?谁不会喊个一二一啊。”这种极为片面的认知严重影响了学科地位,进而影响到教师地位。因此,提升体育的地位是目前体教融合政策的关键,也是提升政策执行力的重要手段。
呼吁将体育纳入高考的意见认为,体育纳入高考,可以迫使学生、学校乃至家长都重视体育锻炼,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但从中考体育来看,这种机制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效果不明显,学生体质依然下滑。我们应该明确,人的体质健康水平更多的取向于生活方式,体育只不过是强化体质的一个要素。以增强体质为由将体育纳入高考站不住脚。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纳入高考,也就成为了应试的工具,成为了学生新的负担。“体育”是一项技能,有的学生即使很积极的练习也比不上有些不怎么练的学生,这对那些没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体现,违反了“教育公平”原则。有人认为“体育入高考与学校体育课程的关系不大,是体育地位和体育意识的考试”,那么,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前功尽弃,得不偿失。“考什么,如何考”,体育项目繁琐复杂,无法在短期内完成体育考试。但是,以上困难也是体育工作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切实将体育中高考做好,做成标准是摆在体育教育工作者前面的急切问题。
以校园足球为抓手 进一步提升体教融合政策的执行力。如何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校园足球政策应运而生,中国足球的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全面落后,那么怎么改变,针对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就是发展青少年足球,青少年足球是中国足球的希望,特别是第三个关键词是解决场地设施等困扰和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客观条件。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总目标,第一是增强人民体质,第二是培育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第三才是提高足球的竞技水平。学校体育首先是教育中的体育,担负的是提高每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职责。发展学校体育,首先是体魄强健,与之相关的还有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学校体育是教育中的体育,担负的是提高每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职责。发展学校体育,首先是体魄强健,与之相关的还有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怎么教孩子运动技能,怎么激发普通孩子的运动兴趣,怎么培养普通孩子健康生活方式。这或许正是体教融合政策产生的大背景。在此背景之下,提高政策的执行力,提升政策的号召力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者、少体校工作者面临的急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