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晨,刘炜妮,黄莉莉,肖美兰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663)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配合疫情防控,教育部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我校也积极响应,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这既是抗疫的应急举措,也是“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展示。护理实训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通过护理实训能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语言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集中调动并灵活运用起来。临床护理操作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名护士是否合格的标准,护理操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2]。本文以2020年春季学期护理线上实训课程为例,对线上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完善今后的护理实训教学,并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对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基于护理实训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将护理实训课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等进行分章设置,再将每一章节所含实训项目分节列表。每一节内设置多个任务点供学生学习。例如:(1)文档:文档内明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及学习重、难点,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提升学习效率。(2)PPT:PPT可以以录播或微课等形式呈现,便于学生学习。(3)教学视频:网上下载或实训室自行录制的操作视频。为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增加其感性认识,可在相应的学习章节发布相应教学视频。(4)抢答和章节测试。(5)作业:以书写实训报告或拍摄模拟操作视频的形式完成。
授课内容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师对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精选,可从MOOC、爱课程等资源库上筛选出需要的教学资源,再根据学情及教学目标进行整理修改,而非各种网络资源的随意堆砌。对于比较难的护理操作可将其分成多个知识点,做成重、难点突出,内容精彩有趣的微课,既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又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上课前一周在超星学习通和学生微信群内同时发布下周课程安排,同时在学习通相应课程内发布学习任务、需要准备的用物、作业等通知,并根据学习通显示的阅读人数与学委沟通,确保所有学生都通知到位。上课前一天,在学习通上发布明天上课内容及签到时间,提醒学生及时签到。
教师提前进入学习通,先组织学生签到,然后通过学习通直播的方式带领学生浏览教学文档,让其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然后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学习通上的护理实训教学PPT和教学视频,告知其在学习过程中可将发现的问题发送至讨论群,多名授课教师随时在线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根据学习通上显示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课中针对重、难点内容设置抢答和章节测试,以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根据测试结果,利用学习通直播或腾讯会议进行试题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师生或生生讨论解决。布置课后作业,例如铺床法、床上擦浴、生命体征测定等,可以让学生利用家中已有物品进行实训操作练习,而各种注射法等,可让学生购买注射器、生理盐水,将茄子、冬瓜等当作人体肌肤练习持针手法、抽吸药液、注射等技术[3]。学生可将操作过程拍成小视频上传学习通作为作业。
学生课后完成实训报告,进行操作练习后拍照,与实训报告一并上传学习通作为作业。教师批改实训报告,观看学生操作练习图片并给予指导和评价,针对学生操作中常见的问题,总结归纳后上传学习通。
由于线上教学教师难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保证学生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及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用学习通的学情统计及成绩管理来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章节学习、作业、章节测验等进行权重设置,系统会自动量化打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为了解学生对课程构建及线上授课是否满意,在课程结束后,在微信群发布自制在线问卷调查,97名学生提交了问卷。问卷统计分析显示,对课程构建评分90分以上的学生占92%,对线上授课评分90分以上的学生占95%,但91%的学生认为护理实训线上教学无法取代线下教学。同时,学生认为护理实训线上教学缺乏代入感,对操作的练习缺乏连贯性,物品不齐全或不符合规格等。学生的评价为改进线上教学提供了方向。
疫情期间护理实训线上教学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一方面线上教学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地点,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位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学习,能把控学习节奏。同时,线上教学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同,难以保证每位学生的教学质量;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学生缺乏规范的实操环境和操作用物,实操动手受到很大程度局限,教学效果较难提升等。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
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前签到、课中提问、教师和家长督促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线学习。同时在课程内容构建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从视、听等多种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中设置思考题或案例情景导入,设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学生易错点设置讨论,在讨论中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突然性,多数学生家中没有课程配套教材,2020年2月线上教学伊始,我校采取教材邮寄到家的举措,保证了学生的线下学习。此外,也要求教师合理设计和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对于网上众多的教学资源,从MOOC、爱课程、优酷视频、百度文库等多个网站筛选出需要的教学文档、视频等,通过录屏、剪辑等制作成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上传学习通。
我校前期组织教师进行了超星学习通使用方法的培训,且每年举行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将信息化教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疫情前,好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还处于学而未用的状态,而疫情将全面检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更好地做好护理实训线上教学,教师在专业培训之余,网上自学提升信息化能力,学习微课制作。
护理实训课程的设置是为让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而实训线上课程的开展,让学生脱离了学校的模拟病房、操作设备及环境,难以提升其护理操作能力。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操作能力,采取在家模拟实训操作演练,如床上擦浴,让学生利用家中的脸盆、毛巾等在家人充当模拟患者的情景下进行操作演练;皮内注射练习,学生可在药店购买注射器、生理盐水、安尔碘、棉签等操作用物,在家中自行练习。但有些操作如导尿法、无菌技术等对用物、环境、模型等要求较高,学生难以在家操作练习。并且学生在操作练习时身旁缺乏专业教师指导,难以发现操作中不规范的地方。总体而言,对于护理实训线上教学很难达到线下教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