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余训练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3-06 21:42张垒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中学生

张垒

(枣庄市第十一中学 山东 枣庄 277223)

引言

初中体育课余训练是中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关键环节,从现代竞技体育发展层面而言,也十分需要初中体育课余训练来培育高素养、高水平的体育优质人才,进而推动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初中课余体育训练具有的重要意义

所谓学生,即需要将学业作为重点,然而学生身体机能问题亦不可以忽略,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体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阶段,初中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每一个孩子在家中均是父母的宝贝,家长均十分用心呵护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维护孩子身体健康,害怕自己孩子受到一丁点意外伤害,所以在周末或者其他课余时间,宁愿让他们参与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或者辅导班,也不想让孩子去外出训练,所以孩子接受的训练很少。根据相关调查得知,中国初中学生身体素养,尤其是爆发力、肺活量以及耐力等相关指标不断降低,学生体重超标所占比例不断加大。由此可见,中学应当在加强学生们体质的同时,积极有效展开业余训练,培育各种类型的竞技体育专业人才。在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前提下,实施各种各样的体育课余训练,提升中学生们的运动水平和运动能力。体育训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项目,某一知名教育家曾经讲到:“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疵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基于此,能够看出体育锻炼对学生具有的重要作用。

2、初中体育课余训练存在的问题

2.1、经费短缺,体育训练设施陈旧

现阶段,中国诸多学校在实施体育课余训练进程中,存有经费短缺以及训练设施陈旧老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亦是约束中学体育课余训练成效和训练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追根溯源,是由于学校缺少对体育课余训练的正确认识,未能了解到体育课余训练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且学校自身存在教学经费有限,加之对体育的忽视,导致当前中国初中体育课余训练发展成效和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并且,学校体育训练相关设施老化严重,亦是由于学校体育训练经费不足导致的。实际上,中国大部分学校往往具备相对完善且健全的体育训练设施,然而由于经费不足,致使后期训练设施的更新以及维护存有不及时、不全面的状况,故而中学体育训练设施存有破旧、落后的情况,而且体育训练设施的破损对中学生展开体育课与训练会出现诸多安全隐患,致使大部分中学生均不敢运用这部分器材,进而导致体育训练设施和训练器材闲置及荒废。除此之外,因中学引入的各种新型体育训练项目和活动需要学校购买全新体育训练器材进行支撑,然而,学校因自身经费不足而无法及时购买体育课余训练需要的相应设备,因此造成这些新型项目的训练无法贯彻落实,进而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2、体育教师教育水平比较薄弱

学校如果想让体育课余训练获得显著成效,则需要创建一支高品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复合型优质体育师资团队,专业能力强的体育师资团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中学体育课余训练水平和训练质量的提高。但是,因中学对体育课余训练缺少应有重视,致使目前学校体育教师团队综合素养和整体水平不断下降,正是因为学校缺少对体育课余训练的足够重视,故而大部分体育任课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少应有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对体育教师在实际教育进程中改革教育手段和创新教育观念的热情产生不利影响,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中学体育课余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呈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中学体育任职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进程中,往往忽略了中学生体育意识以及体育兴趣的有效培育,无法有效激发中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相关调查得知,当前,中国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余训练非常乏味无聊,缺少自主参加体育课余训练的积极动力;第二,还有一部分中学生缺少对体育课余训练的全面认识,他们觉得体育课余训练对自身成长和发展未能发挥相应作用,所以逐渐降低了体育课余训练的参与度;最后,一部分体育任职教师在对中学生展开体育课余训练进程中,过于重视中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育动作的提升,忽视了中学生体能素养与身体机能的加强,并且优秀的体能素养和身体机能是参与体育课余训练的前提,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3、学生个体存在极大的差异性

在中学体育课余训练进程中,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对中学生身体素养和运动水平等多方面均存有诸多不同要求,某些特殊体育项目对中学生身体素养具有极高要求。此外,由于一部分体育项目技术难度和要求较高,针对身体素养较差的中学生来讲,无法标准规范的完成。譬如,跳高训练项目对中学生体重具有相应要求,过度肥胖的中学生就无法顺利完成跳高运动。在体育投掷运动训练过程中,针对身材矮小赢弱的中学生来讲,具有极大难度。与此同时,如若体育任职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体现实情况,强迫所有学生根据运动规则完成相应动作,极易损害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而中学生亦会对自身无法完成的体育项目出现排斥以及厌倦心理,亦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学生展开体育课余训练的自信心,致使中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课余训练,进而对中学体育课余训练成效和质量提高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体育任职教师在实施体育课余训练进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中学生身心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选取体育课余训练项目,并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以此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养。

3、初中体育课余训练的发展策略

3.1、合理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首先,在体育课余训练进程中,体育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现一些体育动作图片和视频,运用翻转课堂协助中学生掌握调整肌肉、放松呼吸的技巧,让学生身体中枢神经体系能够适应目前运动状态,还可引导中学生根据视频中的相关内容展开科学合理的放松训练,此种模式能够通过中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来对教学视频实行暂停或者重复播放等,协助中学生寻找到最正确、最舒适的运动感觉;其次,在实际训练进程中,体育教师亦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向中学生呈现如何强化自身中区神经系统活性、身体协调能力以及怎样才可以防止出现损伤的教学视频,从而提升课堂训练成效和训练质量。而且,体育教师还可根据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的模式,推动中学生身体肌肉与动作的协调发展,提升中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加强中学生自我保护,且通过对学生存在差异性的了解设计对应教育视频,以此加强中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2、创建体育教师资格证体系

学校应当创建严格周密的上岗责任制,针对认知与体育训练工作的教室展开严格紧密筛查,只有具备专业教师资格证书才可以上岗,反之不可以展开各种体育培训工作,除此之外,在本地区相关教育部门中,还应当给予青年教师相应机会,让年轻教师获得训练,可以在上岗之前展开培训。此外,除了初中学校的层层筛选之外,作为培育体育教师的高校亦需要让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变成检验学生理论文化知识学习以及实践学习重点掌握状况的一个标准,从而更为注重体育实践训练,为未来教育教学奠定牢固扎实基础。另外,中学还能与地方相关体育部们展开沟通与合作,和本地区体育大学共同协作办学,初中学校主要负责文化知识部分的教学,体育院校则主要负责体育能力训练层面的教学,如此不但能够达到专业化教学,还可以实现双赢的最终目标。

3.3、解决好短期利益及长远目标间的关系

现如今,初中体育课余训练,主要目标与任务即是为学校争取各种荣誉,其次为国家各阶层体育运动队伍培育专业高品质、高素养、高水平优质人才。所以,解决好当前利益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存在的关系是我国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训练无法避免的关键问题。而且,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的课余训练成绩均与个人奖金以及职称等多方面挂钩,导致一些体育任职教师为了资深工作效益,忽略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正常规律,致使中学生在高强度以及超负荷运动量下展开课余训练,此种训练模式的不正确以及不科学会严重伤害中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以及运动热情,亦对初中体育教育带来诸多消极影响。所以,身为一名优秀专业的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与训练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对学生以及学校负责的良好态度,通过对中学生实际生理特征与发展规律的了解,兼职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以及理论指导,解决好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二者存在的关系,进而为中学生体育课余训练奠定牢固基础。

3.4、设定周密详细的教育计划

所谓课余体育训练,并非是把全部中学生的课余时间均用来展开训练,如此长期超负荷的训练不但会对中学生身体成长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让中学生形成负面情绪与厌倦心理,不但无法发较好的训练成效,而且还会导致中学生训练自主性和积极性的不断降低,故而在展开体育实际训练进程中,应当对中学生的体能素养、文化课水平以及学习成绩展开周密详细的训练规划和安排。譬如,初中某一体育教师,原本设置的训练计划是每一种训练三次,每一次时间为2h。在进行训练前,让中学生做0.5h的有氧运动,用热身活动来提升学生个体的心肺能力,随后在开展力量训练,力量训练要做到1h,从而提升学生现实运动水平和运动能力,最后展开有目的性地技巧训练,然而此种训练模式有超出一半以上的中学生在体育训练进程中均反应自身发生肌肉酸痛的状况。而教师通过对学生现实状况的了解,将每周训练调整为两次,每一次为30min,把力量训练减少20min,根据体育教师的合理调整,学生们均反应自身肌肉酸疼的状况获得明显改善,也大大提高了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此可见,在设定课余体育训练计划进程中,应当通过对中学生现实学习状况以及身体状况的了解,科学合理的设置训练项目和时间。而且在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当积极和中学生其他课程教师以及家长展开互动沟通,不但需要全面掌握中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训练状况,而且还应当通过对中学生文化课程学习时间以及课余时间设置周密详细的计划,从而推动中学生积极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体育课余训练是中国培育体育优质人才的基础,其在中国体育事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无法代替的作用。所以,中学体育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到体育课余训练具有的规律与特征,重视体育训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盲目训练,应当根据学生个性化特征,选择对应方式展开训练,从而为我国培育德智媒体综合发展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训练中学生
丰富的课余生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