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体育部 四川 德阳 618307)
散打是以远踢、近打、贴身摔主要技术形式的竞技项目,其对抗强度不言而喻。在比赛与训练中,常因进攻与防守的手段、时机、距离不得当,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所以在散打训练当中要用合理的训练方式去避免一些伤病的出现。然而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这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等等。而且近年来散打运动员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对抗运来越激烈,训练强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些都会进一步的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和身体机能的下降,从而直接影响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了解运动损伤,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在不同方面去预防,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得心应手,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好运动保障,让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专业散打运动员,散打业余练习者。
(1)文献资料法: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询,收集各种运动损伤原因的有关资料;
(2)专家访谈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征求武术界的老前辈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得出一些可行性的观点和见解;
(3)逻辑分析法: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对队员训练比赛进行分析。
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有些教练员为了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采取了一系列不正当的训练方式。为了达到要求这些机构不顾运动员的身体需求强行加以训练。例如:散打高鞭腿动作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很容易KO对手的进攻动作,但是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为了达到目的和效果,在技术动作不规范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高鞭腿训练,最后导致髋关节损伤。类似的教学活动多会出现训练无体系、训练方法混乱、训练强度大、得不到充分放松等情况,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这些事情往往是可以避免,但教练员急于心切达到目标而采取这些不正确、不规范的训练要求和方式,致使损伤持续出现。
(1)运动员在训练当中对运动损伤知识认识不足,对骨骼肌肉的构成并不了解,对运动训练的规律并无认知,对待自身的伤情不够重视,在训练中马虎大意、心不在焉,无防伤的意识,盲目的运动对运动损伤不能很好的预防,也没有认真的去进行分析讨论研究。例如:因急于提高技能带伤训练;
(2)比赛时运动员轻视对手,因不了解对手的技术水平、战术动作,在竞赛时没做到该有的自我主动保护,最后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运动员对待比赛时过于紧张、发挥失常、思维混乱、性情急躁、过于胆怯等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
(4)面对外界舆论压力,造成训练不规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训练没有动力、没有明确的训练计划从而导致在赛场上运动损伤。
散打运动员要求高强度训练,必须做到速度要快、力量要大、节奏要强。但是往往因为这些训练要求使得准备活动不合理。准备活动是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剂,增强身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能力,从而使运动员能在短时间内将运动效力与能力达到最佳状态,但准备活动不合理的情况下就无法刺激中枢神经,各个器官无法达到最佳的状态。这里相应的负荷与强度在格斗类项群活动中有着明确的相关说明,当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弹性都没有充分施展,就进行高强度训练,这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1)准备活动不充分。
在气温低的阴雨天气时,是最容易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使得运动损伤发生。人体各个器官和神经系统在没有充分运作起来,肌肉的力量、柔韧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身体缺乏协调性时,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2)缺乏专项准备活动。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训练负担过重的部位和关节,活动不够充分,没有对其进行改善。没有根据专项训练课和针对比赛科学安排。例如:训练内容是下肢力量练习,但准备活动大部分都在上肢,导致因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而损伤。再比如:格斗类项目中要求步法的灵活度以及踝关节的耐受性,与此相关的准备活动缺乏将会大大增加后面训练时的运动风险。
(3)准备活动距正式训练时间间隔过长。
当准备活动距正式训练时间过长时,准备活动所产生的生理作用就会消失或减弱,相当于没有进行准备活动,冬季天气较冷,热身活动间隔过长,肌肉、韧带和中枢神经系统不在最佳状态,此时正式训练必定会发生损伤。
运动器材和运动场地对于散打运动员来说是很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运动器材和场地也随之好转,但对于一些环境条件差、设施不足的学校和机构来说这往往是运动损伤的罪魁祸首。散打擂台是由高60cm,长宽各800cm的结构构成,上面铺上软垫,散打运动员在上面训练和比赛时会使用摔法动作,但因为台上的软垫破损或常年使用导致擂台僵硬,运动员躯干或头部着地时必然会受伤,轻者摔岔气,重者会导致骨折。擂台高60cm,在擂台下应该设有防护垫,如果没有防护垫或者防护垫不均匀时,运动员摔下擂台,轻者脚部落在不均匀的垫子上导致扭伤,重者骨折。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对散打运动训练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地域,气候的不同,其相应的训练目标,训练计划有存在着不同。比如在冬季,专业运动员一般都会有冬训期间的专项训练计划,在冬训期间,往往因为天气寒冷,准备活动不充分,为了压缩训练时间直接上强度练习,加之运动员疏忽大意,看似热身完毕,身体各个关节灵活自如,但其实远远不够。当运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汗流浃背,这时脱掉外衣,使得室外冷空气渗透到肌肉或骨骼中,从而温度起伏太大,轻者感冒发烧影响训练,重者关节部位风湿、扭伤。
专业散打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使用最多的是拳腿技术。相对于拳,腿的技术更丰富多样,其次难度系数大易受伤。在赛场上双方运动员都处在移动状态,击打的目标是变化的,如果运动员注意力不够集中发力失去平衡就会造成损伤。在加上散打独特的摔法稍有不慎则会造成关节损伤。
专业运动员在训练时由于技术水平优越。教练员更多的是要求运动员技战术上重拳重腿,组合动作击打连贯。重复练习动作连贯性使运动员身体状态达到极限,运动量负荷过重以超出身体承受范围长期过度训练会加剧身体关节损伤。长期极限性训练会造成血氧供应不足、肌肉中乳酸增加、乳酸堆积等,运动员身体体力不支、肌肉酸痛、心理抵触厌恶、心情沮丧、精神萎靡不振。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散打运动具有较强的对抗性,所以训练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运动员伤病的发生。随着散打运动的发展,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训练方法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而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
散打机构应该研究和讨论,并统一整合出一套更完善的训练方法。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人体机能特征进行合理训练,技术动作正确,方法要合理。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特征,训练方法灵活转变,因人而异使其方法有效可靠,而且在练习者在不同的阶段要制定出对应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初学者和专业的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训练量要区分,因人而异。例如: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训练时要注意他们的生理需求,比起成人组,他们训练密度小、时间短、强度小,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散打教学应该循序渐进,技术动作要由易到难,由轻到重从简单到复杂。制定合理,科学全面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比较难的动作在教学时进行分解教学,使运动员能够充分了解动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概念并很好的掌握要点。重点技术动作要放在教学训练的前部或中部在保证运动员思路清晰时进行练习。
在散打比赛中,心理素质也占有很高的比重,当遇到强劲对手时不能紧张、胆怯,要沉着冷静、注意力集中,这样技术动作才能准确,才能有效防守对方进攻,从而避免受伤。遇到较弱对手时,要谨慎对待,不能轻视对手,心态浮躁。
在比赛前要清除所有的不良心理和状态,在场上心怀杂念只会让你的技术动作无用和失效,所以散打运动员要自我心理调节,加强心理素质的培训,在训练中模拟比赛环境贴近比赛气氛从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如果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急躁,应该在比赛的前一天放松一下心情,例如:看电影,和队员一起吃饭,这样可以为第二天的比赛做准备,这样才能避免因心理素质不稳定而造成运动损伤。
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要进行一定量的准备活动来进行热身。准备活动能提高人体运动前各个器官、骨骼、肌肉的最大机能,刺激中枢神经,在训练前充分热身,让人体各个器官苏醒,最大功率的为人体产生能量,而且对关节处韧带有更好的弹性和灵活性,从而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运动效率,刺激肌肉内血液循环,开放更多的毛细血管数量,这样更增加了肌肉的灵活、力量、柔韧。根据个人身体素质个人习惯,同时也要加强小关节的活动。例如:脚趾、手指、脚腕、手腕等。准备活动要按照季节变化而变动,夏季时准备活动时间可适量少些,冬季时间要久些,春秋时间适中。
(1)加强专项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要根据训练教学内容而去设定,根据训练内容,制定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从而增强该练习部位的灵活性、柔韧性、持续性,肌肉抗酸性,充分的专项活动以免训练时因为准备活动没有针对性而导致受伤。
(2)控制准备活动量。
在进行准备活动时要根据训练内容去规划准备活动时间,例如:大强度训练时应该适当减少准备活动时间,以免身体过度疲劳,最佳状态下降,导致损伤发生。在天气比较炎热的环境下,人体各个器官和关节充满热量,关节处韧带处于半灵活状态,此时稍加活动就可以达到最佳状态,以免因活动量过大中暑或身体疲劳而损伤。
(3)准备活动要充分。
运动生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做好充足全面的准备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精神紧张兴奋,肌肉和韧带间的摩擦力减弱,提高运动的应激能力,唤醒全身肌肉,增加各个关节韧带的伸展性,防止脊柱、腕、膝、踝等主要关节受损。
护具对散打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运动员应该使用竞赛组织者规定的拳套,在训练或比赛时绷带出现破裂、松动时要及时更换,以免手腕扭伤或骨折。散打运动员对护挡的要求也很严格,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质量过关的护挡,以免使用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所以对于一些老旧破损的护具要及时更换,以免在日常使用中脱落或破损,对身体部位不但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还会受到不必要受伤。
而且公共设备也要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例如:查看沙袋是否松懈,而且组织购买沙袋的同时要注意沙袋的质量,以防出现沙袋掺杂其他坚硬物质,以免在练习使用中拳脚受伤。训练时要查看脚靶是否缺损,当脚靶凹凸不平时应该及时更换,防止脚趾脚面受伤。拳台建筑要坚固,特别是拳台的四角应该有软垫保护,以防运动员在比赛中意外磕碰造成损伤。拳台下应该铺设均匀柔软的软垫装置,当软垫出现破损或有缝隙时应该及时去更换,以防运动员下擂台时双脚踩空,导致脚部扭伤。发现这些缺陷都要及时的处理,从而降低运动员意外受伤。
在散打运动中有几个部位是很容易受伤的,例如:肩膀、脚踝、手腕、腰、膝盖、背部。为了避免这些部位受伤就要加强部位肌肉力量练习,这样可以减轻易受伤部位的压迫,提高这些部位的强度,从而在实战对抗或训练中避免受伤。例如:肩膀易受伤就应该加强三角肌和斜方肌力量练习。加强跟腱、外踝、腓骨短肌力量练习可以防止脚踝扭伤。背部易受伤时就应该加强背阔肌力量练习,腰部易受伤就应该加强腹肌力量练习。脚踝则需要加强耐受性的柔韧,爆发的练习,且踝关节力量的练习在格斗类项目中是不容忽视的。
运动员集训队时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对专项多发的伤病必须做X线检查。另外,还要定期检查。教练员和队医必须对自己负责的运动员的伤病了如指掌。运动员自己必须学会专项多发创伤的自我监督方法。
随着武术散打的发展技术难度也在提高,训练方式方法也要更科学,更人性化。训练时间应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应多变。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可以通过拳脚多次轮换来提高和巩固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极限负荷要更科学应配有专业队医,在运动员身上取血、尿、及微量(约20mg)肌肉、肝脏,以研究运动时的变化。对运动员极限状态时进行运动生物化学各项身体指标检测,密切关注检测指标的波动更科学有力的反应出运动员的身体状态。教练员安排休息或强度一目了然,不仅提高运动成绩同时也是对运动员的保护。取得对以后的训练和比赛的保障。因队员身体素质不同制定训练方案也不同要因人而异,科学的掌握方法使运动员身体恢复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1)结合散打运动损伤特点发现,运动方法的不正确是导致运动损伤发生最基本的因素。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应当重视科学的训练方法,教学因人而异。遵从运动训练的九大原则十大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技术风格和建立正确价值观,合理使用动机激励原则激发运动员训练热情。在实战与技术练习时按照技术相当,练习时间相当、体重相当分组,做到区别对待。加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2)准备活动的不合理,是运动损伤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人体各个神经器官运作迟缓,身体协调性下降,损伤随之而来。而且缺乏专项准备活动也是运动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对相关项群的专项准备活动的研究缺乏实践性和理论性,造成了训练体系中的漏洞,增加了运动风险;
(3)运动员在赛场上因为不重视、急躁、胆怯、思维混乱等因素,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散打比赛中除了是技术能力的比拼,也是心理上的博弈,在赛场上应认真对待,准确判断,从而发挥正常水平减少损伤发生。
(1)运动员应该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练习,对易受伤部位关节进行专项的训练练习,提高应对激烈对抗的能力,达到适应激烈对抗的要求,从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加强医务监督,避免因为不必要的因素导致运动损伤(如场地、设施、护具)。完善医疗制度,使运动损伤发生时及时得到治疗;
(3)预防运动损伤发生关键在于运动员是否具备强健的体魄,出色的技术、力量和速度。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练习,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