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帆,马兴红,张颖,胡佳慧,李从虎*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庆 246133)
奶茶原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日常饮品,距今有至少千年历史。奶茶以牛奶和茶粉为主要原料,其中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和乳糖,茶粉中含有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物质。因此,奶茶兼具牛乳和茶的双重营养,且风味独特,因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1]。近年来,对奶茶工艺进行改良获得多种风味的奶茶饮料,如巧克力风味奶茶、姜香奶茶等[2-3]。
泡腾片是指一种利用有机酸和碱式碳酸(氢)盐作为泡腾崩解剂,溶解于水中后产生大量CO2并使片剂迅速崩解的新型片剂[4]。泡腾片源于制药,因其具有体积小、崩解速度快和生物利用率高等优点,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5]。
市场上有关奶茶和泡腾片的种类繁多,但仍未有奶茶泡腾片的相关报道。试验以脱脂奶粉和红茶粉为原料,通过添加泡腾崩解剂、黏合剂和甜味剂等压片后得到一种新型奶茶泡腾片,不仅满足消费者对奶茶的口感需求,同时丰富泡腾片的产品种类,增强消费体验感。
脱脂奶粉(市售);红茶粉(山东优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氯蔗糖(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碳酸氢钠、柠檬酸(南京甲乙信维化工有限公司);聚乙二醇6000(恒泰药用辅料制造有限公司);所用试剂均为食品级。
769YP-15A粉末压片机(天津市科器高新技术公司);JM-A10002电子天平(西安市纪铭电子天平厂);DHG-905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申贤恒温设备厂)。
1.3.1 奶茶泡腾片制备工艺流程
1.3.2 操作要点
柠檬酸过筛,备用;以质量为基准,将各原料组分依次混合,并搅拌均匀;样品干燥后整粒;整粒后的样品放入压片机中进行压片。
1.3.3 奶茶泡腾片的配方优化试验
1.3.3.1 脱脂奶粉
分别称取脱脂奶粉5.0,6.0,7.0,8.0和9.0 g,一边加入一边搅拌,混入100 mL 50~60 ℃的水中,以感官为评价指标,确定脱脂奶粉添加量。
1.3.3.2 红茶粉
分别称取红茶粉1.3,1.4,1.5,1.6和1.7 g与8.0 g脱脂奶粉混合,一边加入一边搅拌,混入100 mL 50~60 ℃水中,以感官为评价指标,确定红茶粉添加量。
1.3.3.3 复配稳定剂
将单甘脂(0.2%)分别与卡拉胶、魔芋粉和CMC(含量分别为0.1%,0.2%和0.3%)做单因素试验,以沉淀量为评价指标,确定奶茶复配稳定剂种类及含量。
1.3.3.4 白砂糖
向奶茶溶液中分别添加白砂糖3%,4%,5%,6%和7%,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奶茶配方中白砂糖添加量。
1.3.3.5 泡腾剂配比
准确称取1.3 g碳酸氢钠,分别按照柠檬酸与碳酸氢钠质量比0.6∶1.0,0.8∶1.0,1.0∶1.0,1.2∶1.0和1.4∶1.0比例加入柠檬酸,检测崩解时间、pH并计算减少的重量(CO2释放量)。
1.3.3.6 甜味剂
分别称取0.006,0.007,0.008,0.009和0.010 g三氯蔗糖,与上述原料混合后,一边加入一边搅拌,混入100 mL 50~60 ℃水中,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三氯蔗糖添加量。
1.3.4 奶茶粉配方正交优化试验
在奶茶粉配方单因素试验中,设计L9(34)的正交试验,将所有原料混合后混入100 mL 50~60 ℃的水中,考察各因素用量对奶茶粉感官的影响(表1)。
表1 奶茶配方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1.3.5 奶茶泡腾片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原料对成品的贡献度,设计L9(33)正交试验,所有原料混合后混入100 mL 50~60 ℃水中,考察各因素用量对奶茶泡腾片感官的影响(表2)。
表2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1.3.6 主体配方感官评定
由15名经过培训的食品专业评价员对奶茶泡腾片进行感官评定,采用加权评分法,外观占25%、气味占25%、口感占50%。评分标准见表3。
表3 奶茶泡腾片感官分析标准
由表4可知,随着脱脂奶粉量增加,溶液呈淡黄色,奶味渐渐浓郁。奶粉添加量大于8.0 g时,奶味过于浓厚。综合考虑,选择每100 mL温热水中加入脱脂奶粉7.0,8.0和9.0 g进行优化试验。
表4 脱脂奶粉添加量感官评分结果
由图1可知,茶粉添加量较低时,奶茶的感官评分较低,奶茶香味仍以奶香为主,茶味较淡,颜色较浅,口感不够圆润。随着茶粉量继续增加,奶茶的感官评分逐渐增加。奶茶粉添加量1.6 g时,产品的色泽适宜,奶味和茶味适中,因此感官评分最高。但茶粉添加量过多时,产品苦涩味增加,奶茶的风味降低。综合考虑,选择每100 mL温热水中添加1.5,1.6和1.7 g茶粉进行后续优化试验。
图1 红茶粉添加量对奶茶感官的影响
奶茶中的蛋白质与茶多酚易结合形成络合物,导致整个体系不稳定,因此,必须要加入稳定剂使浑浊物的沉降速度尽可能接近零[6]。市场上常用的稳定剂主要由蔗糖酯、单甘脂、卡拉胶、魔芋粉、CMC等[7]。利用单甘脂(0.2%)分别与不同含量卡拉胶、魔芋粉和CMC进行复配,其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0.2%单甘脂与0.1%卡拉胶进行复配,奶茶的沉淀量极少,基本无悬浮物。
在奶茶配方中,分别加入一定白砂糖进行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白砂糖添加量3%和4%时,奶茶口感不佳,添加量6%和7%时,奶茶偏甜,因此,白砂糖添加量5%时甜度适宜。
表5 奶茶复配稳定剂感官评价结果
图2 白砂糖添加量对奶茶感官的影响
为进一步优化奶茶工艺配方,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表优化工艺,结果如表6所示。各因素影响奶茶感官评分的顺序为A>C>B>D,即脱脂奶粉>复配稳定剂>红茶粉>白砂糖。奶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A2B1C1D2,即脱脂奶粉8 g,红茶粉1.5 g,复配稳定剂0.3%(其中单甘脂0.2%、卡拉胶0.1%),白砂糖5%。按照此方法制备的奶茶粉,溶入100 mL 50~60℃水中,无不溶物,奶味浓郁,茶味适中。奶茶配方折合百分比为脱脂奶粉8%、红茶粉1.5%、复配稳定剂0.3%(其中单甘脂0.2%、卡拉胶0.1%),白砂糖5%。
表6 奶茶工艺配方正交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酸源与碱源相互反应生成大量的CO2是泡腾片形成的主要原因。常用的酸源和碱源分别是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8]。分别选用最常见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作为泡腾片的酸源和碱源,根据文献,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最佳产气质量比约1∶1[9]。从表7中可以看出,柠檬酸与碳酸氢钠质量比1.0∶1.0时,CO2释放量较多,且崩解时间低于4 min。除质量比0.6∶1.0和0.8∶1.0外,其余溶液均在pH 4~6范围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规定[8]。综合考虑崩解时间、CO2量和pH对口感的影响,试验选择1.0∶1.0,1.2∶1.0和1.4∶1.0进行后续的正交优化试验。
表7 柠檬酸与碳酸氢钠质量比对奶茶泡腾片的影响
在奶茶泡腾片制备时,如果选用蔗糖作为甜味剂,可能由于蔗糖含量高导致消费者血糖升高。因此,选用三氯蔗糖作为甜味剂,因其甜味纯正且甜度是蔗糖的400~800倍[10],可中和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后的淡咸味。由表8可知,三氯蔗糖添加量过多时,甜味过浓。三氯蔗糖的添加量0.008 g时,无咸味,酸甜合适,口味协调。因此选择0.007,0.008和0.009 g三氯蔗糖进行优化试验。
表8 三氯蔗糖添加量感官评价结果
表9 奶茶泡腾片工艺配方正交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表9所示为奶茶泡腾片的制备过程中,3个因素对感官评分影响的主次顺序B>C>A,即柠檬酸与碳酸氢钠质量比>三氯蔗糖>奶茶粉。最优配方组合为A1B1C2,即奶茶粉8 g,柠檬酸与碳酸氢钠质量比1∶1,三氯蔗糖0.008 g。此外,根据文献[9, 11]添加少量的润滑剂PEG 6000和无水乙醇,将物料置于干燥箱50~60 ℃下干燥6 h后,压至成片。将压制成片的泡腾片混入100 mL 50~60 ℃水中,奶茶泡腾片口感酸甜适宜,具有牛奶和红茶的风味,无沉淀,平均崩解时间235 s,平均pH 4.77,符合要求。配方折合成百分比为奶茶粉8%、柠檬酸与碳酸氢钠质量比1∶1、三氯蔗糖0.8%。
通过对脱脂奶粉、红茶粉、复配稳定剂和白砂糖配比试验,先优化得到奶茶的最佳配方为奶粉8%,茶粉1.5%,复配稳定剂0.3%,白砂糖5%。当奶茶粉8%,三氯蔗糖0.8%,柠檬酸与碳酸氢钠质量比1∶1时,制备得到口感酸甜适宜,具有牛奶和红茶风味的奶茶泡腾片。制得的新型奶茶泡腾片不仅可满足消费者对奶茶的口感需求,同时丰富泡腾片产品种类,增强消费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