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2021-03-05 10:04张晓凡陈德良
广州化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艺学三全育人育人

张晓凡,陈德良

(东莞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1 “三全育人”的内涵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简称,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必须坚持的德育理念。“三全育人”的基础是“合”,出发点是“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全”为关键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师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人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人的发展。即“三全育人”最终的落脚点是“育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聚焦多维度,形成长效机制,使得思政和价值引领更有深度和力度,使立德树人的成效更显著,最终实现“三全育人”[1-2]。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和“三全育人”理念下,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

2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的课程现状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是我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涵盖了卤化、磺化和硝化等十几种单元反应,包括这些单元反应的定义、特点、反应历程、影响因素及重要生产实例等内容。该课程具有显著的综合应用性特点。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精细化工的基本理论,掌握查阅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内容涉及的反应种类繁多、知识点琐碎,目前课程面临学时少、内容多、讲不完,学生兴趣不高、学不精、遗忘率高等一系列问题[3-4]。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下最大挑战之一。

3 “三全育人”理念下,《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笔者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挖掘课程具有的价值塑造与引领、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依托和贯穿到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5-7]。课程思政的设计原则是保持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与课程的教学大纲一致,将“三全育人”理念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共同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视角设计调查问卷从而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真实诉求,结合学生需求、地方企业需求与社会需求,以学院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的课程和培养目标为依据,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等),将其融入教学设计,协同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授课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对教师的评价,或布置思政相关的作业,经过教师深入思考逐步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形成闭合回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更多的学生变得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互动,从而有效的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是使课程思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程、全方位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1 “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Fig.1 The design idea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ree-wide education”

4 “三全育人”理念下,《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举例说明了该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具体实践过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根据上述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的现状分析可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开展教学设计时,采用了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动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比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课程采用的线上授课方式,在正式开课前,首先发布调查了两个问卷:①调查在课程思政方面,学生认为哪些因素更容易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历史名人?反面案例?国家政策解读?电影娱乐?医疗相关等)。②调研哪些(种)授课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有所期许,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正式直播讲授时要致谢每一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鼓励他们要积极参与互动。其次针对学生的问卷回复,在课堂中给出实时反馈,并在课件内容与学生反馈相对应的位置标注上学生的名字,利用“鲶鱼效应”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巧设疑问,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再如:第九章氨基化讲授时,采用播放微视频《爱情里的化学》进行课程导入,一方面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针对微视频提出问题:苯乙胺如何合成。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和思考,在相关理论知识点讲授结束后再次回归该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爱情元素之一“苯乙胺”的合成路线,鼓舞学生积极互动,勇敢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利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2)结合名人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三全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中,笔者通过融入名人事迹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第一章绪论讲授时,从每位同学亲身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出发,讲述抗疫英雄们(院士钟南山等,女将军陈薇,快递员汪勇等)在这场“战疫”中展现的把小我融入祖国大我的家国情怀和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勇于奉献的价值情怀,让学生以热血沸腾的激情开启新课程的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讲述可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背景及国内现状,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面对这场疫情自己当下可以做什么,未来可以做什么,从而激发学生要努力奋斗、为国争光的家国情怀。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对于笔者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地,生活之中处处有学问,只是需要人们用心去发现、用智慧去思考。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种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研究的精神,深入探究才有收获。比如:在讲授第7章氧化时,笔者首先进行课程导入,课前给出苹果、土豆、茄子等切开后久置变色的生活场景,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变色?什么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种变色现象?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专业知识,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引起学生共鸣,使得课堂如盐入水,有滋有味。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潜藏的知识并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要勇敢的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培养精益求精、永攀高峰的职业精神。

(4)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当下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在《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8],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势在必行。比如在讲授第三章卤化时,首先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卤化产品如修正液、雨衣、七氟丙烷灭火器、氯乙烷喷剂和不粘锅涂层聚四氟乙烯等,引入“绿色”卤化的概念,启发学生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践行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调研生活中的卤化产品有哪些,存在哪些污染环境的因素,针对这些弊端,根据所学的知识,学生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来保护环境。将理论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着重学生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5)利用反馈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全局视角和高阶思维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讲授结束后发布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及多教师的评价,然后进一步完善课程的教学设计。比如:根据问卷调查得知学生的需求是想得到一些学习方面的经验或技巧。因此在第六章引入了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讲授的同时,让学生也深入学习如何快速提炼信息并进行总结。让学生学习如何构建全局视角,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5 结 语

“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疫情当前的线上授课模式只能从课内与课外实施全方位育人,要想更好的实现全方位育人还需要从线上与线下、理论与科研实践等多个维度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和多角度的资源来最大程度的实现育人功能。“三全育人”要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鉴于部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弱,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还需要更深一步的挖掘学生的兴趣与课程内容的融合点,更大程度的实现全员育人。

猜你喜欢
工艺学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藏族工艺学的历史渊源及其相关藏文伏藏文献概述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高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