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芝,罗 玲,袁春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感染病科;2.护理部,重庆 400010)
患者安全是指预防及降低医疗保健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1],是改进并提高护理质量的六大因素之首要条件[2],与患者的安全、治疗与康复密切相关,是患者得到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前提条件之一[3],是评价护理质量的核心指标,当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WHO报告[4]显示:全球每年大概发生4 270万次的患者安全事件(住院患者约4.21亿人次/年),尤其是患者伤害占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14位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升华和患者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各国越来越高度重视患者安全问题,并达成广泛一致的共识[5]。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意识到患者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后,一致认为健康相关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保障患者安全的胜任力,并把患者安全胜任力作为护士参加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及评价护士岗位胜任力的主要依据。患者安全胜任力是指医护人员在减少与医疗、护理相关的不必要的伤害到可接受最低程度的风险控制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6]。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护士在完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基础教育之后,通过参加1~2年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组织的统一培训,从一名护理学生转变为一名临床护士的过程,以此夯实专业知识和提高操作技能[7]。这些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就被称为规培护士,由于工作年限少,亦被称为低年资护士。他们既是医院护理人员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加强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教育不仅是提高安全意识、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还可以极大地培养规培护士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促使胜任护理岗位工作,保证整个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情景模拟教学简称情景教学,是以情景认知理论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素质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创设真实的临床情境、模拟事情的发展过程,达到以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为目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8-9]。因其具备教学要求的层次性、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信息交流的互动性等诸多优点深受广大教师、学生的喜爱[10-11]。情景模拟教学亦被认为是连接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桥梁。
因此,如何加快规培护士对临床工作的适应,在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尽快融入护理工作,以及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来培训规培护士患者安全的相关知识、提升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是临床护理管理者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难题。
1.1我国规培护士患者安全教育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 2016年,在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新入职护士必须参加统一的规范化培训[12],该培训是提高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力和培养护理人才梯队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改进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和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13-14]。然而,我国护士的患者安全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患者安全胜任力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使得如何提升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面临较多困难与挑战:第一,培训的内容不全面、缺乏系统性。尽管该大纲对一名合格护士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患者安全培训内容涉及风险评估、用药安全、法律知识、差错分析等,但是仍缺乏切实有效和具有针对性的患者安全教育项目[15]。第二,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医学院校教育还是医院岗前集中培训,形式大多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16],缺乏网络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单调,极少融入新的教学方法,与临床情景关系不大,不利于调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锻炼学习者评判性思维能力。第三,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知识积累能力和转化能力均较低。规培护士从本科、专科院校毕业,各自教育背景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通常来说,大多数护士主要通过自学和经验积累来获取患者的安全知识[17],也有少数参加过患者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但是由于知识积累不足或转化能力缺乏,不能够及时地、合理地、有效地将已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因此,无论如何,规培护士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来增加患者安全知识的储备,都需要不断地实践、积累来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值得庆幸的是,98.7%的新入职护士能够意识到患者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8],尤其是对于患者安全问题的预防、不良事件和风险管理、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患者安全、证据和信息使用安全等知识具有强烈的需求和渴望[19]。
1.2规培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 目前,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护理人员的缺口大量增加,招录规培护士已经成为缓解医院人力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规培护士年轻活泼、充满朝气、有工作热情,是护理事业的生力军和护理队伍的后劲力量。规培护士长期、连续、广泛、密切与患者接触,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也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然而,护理管理者不难发现,规培护士普遍处于职业的成长期,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缺乏、安全意识薄弱,护理风险认识不足,实践性和晚熟性是他们的职业共性[20-21]。研究表明,工作3年以内的护士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高达80%,尤其是工作1年以内的新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22]。一般来说,低年资护士都需要经过2~3年的临床磨炼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能够完全胜任各个临床岗位工作的护士[23]。由此可见,无论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护士自身的主观角度看,都说明了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的患者安全教育都尤为必要且重要。
2.1患者安全胜任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普遍建立了适宜本国国情的患者安全胜任力的框架。2005年,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项目组指出: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团队合作、循证护理实践、质量促进、安全、信息是一名合格护士应具备的6项质量与安全胜任力[24]。2007年,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试点院校(系)以护士质量与安全胜任力为指导,同时以此重新修订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改革创新[25]。随后,加拿大、澳大利亚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确立了患者安全能力框架[26]和患者安全教育框架[27],并应用于培训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中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比之下,国内关于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且较少。2015年我国郭颖达等[28]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和质性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适用于尚未获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生和新入职护士的包含患者安全认知与技能、患者安全态度两大主题的患者安全胜任力框架,研究了关于患者安全和合作的理论,但是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评价体系尚不全面,其适用性和实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验证。王青等[29]于2018年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会议法探讨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内涵,并编制了《患者安全胜任力护士评价量表》,该量表包含6个维度(以患者为中心、安全风险管理、循证护理实践、患者安全文化、临床实践、持续质量改进),共有35个条目。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总得分范围为35~175分),有良好的信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2,各维度Cronbach′sα在0.764~0.912之间,总量表折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23、0.832,因此,能够为科学、全面地判断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提供了测评工具。
2.2规培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的初步探索研究 目前,患者安全胜任力的研究对象多为已正式上班的临床护士,极少涉及规培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的研究。故本课题组使用王青等编制的《患者安全胜任力护士评价量表》于2019年12月对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参加重庆市规范化培训的267名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安全胜任力护士评价量表总分为(143.55±19.90)分,其中6个维度的总分分别是:“以患者为中心”(16.27±2.47)分、临床实践(41.66±6.61)分、“持续质量改进”(20.58±3.13)分、“循证护理实践”(15.43±2.91)分、“患者安全文化”(20.97±2.99)分、“安全风险管理”(28.64±19.90)分,这说明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还有待于提升。计算每个维度的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患者安全文化”(4.19±0.60)分、“临床实践”(4.17±0.56)分、“持续质量改进”(4.12±0.63)分、“安全风险管理”(4.09±0.62)分、“以患者安全为中心”(4.07±0.62)分、“循证护理实践”(3.86±0.73)分。这说明作为一个初入护理职业的新人来讲,规培护士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患者安全文化和临床实践能力;然而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在持续质量改进、安全风险管理和以患者安全为中心三方面的能力较弱;规培护士的循证护理实践的能力最差,可能是因为一方面护理管理者忽视了培养规培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另一方面规培护士也过于依赖于以往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日常工作经验总结,缺少对循证护理的自主学习和钻研。将患者安全胜任力总分与患者安全培训的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与患者安全培训的次数呈正相关(r=0.208,P=0.003)。即参加患者安全培训的次数越多,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也就越高,也说明对规培护士进行患者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循证护理的培训。总之,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规培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今后应积极探索在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选择何种合适的、有效的患者安全教育方法,规培护士的学习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从而提升自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
国外学校和医院将患者安全教育贯穿护士执业生涯的始终,并根据本国制定的患者安全教育指南或胜任力框架来设置新护士的患者安全教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二者紧密结合,不仅重视理论的讲授,还注重临床实践的运用,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情景模拟、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研讨会、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BL)、工作坊等。反观我国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教育除了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做指导外,教学方法也难以适应新时代护士的培养要求。
情景教学已广泛用于国内、外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育和医院护士职业培训中[30]。其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和“师傅带徒弟”的说教方式,而是将临床中实际问题进行情景再现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者的实践操作来启发思维、加深记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知识的可接受性,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综合能力及个人自信均有积极作用[31-32]。大量文献研究也表明:情景教学在培养新护士的综合能力,如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能力[33]、危重患者的护理能力[34]、心理应对能力[35]、人文关怀能力[36]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这些能力是规培护士需要具备的患者安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情景教学用于提升规培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是可行的、有意义的。然而,文献资料中却极少报道情景教学在规培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中的应用。因此,将情景教学运用于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教育中,以提升其患者安全胜任力是一个大胆的临床护理教学创新与尝试。
总之,结合全球患者安全大背景和前期研究基础,本课题组认为基于患者安全胜任力视角,将情景教学应用于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患者安全培训之中,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以及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建议作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和临床护理教育者,认真学习患者安全胜任力和情景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构建科学、可行的基于患者安全胜任力的情景教学方案,并运用于规培护士的患者安全教育中,一方面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护理质量,另一方面培养规培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患者安全胜任力,在科室形成积极向上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