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效:HR推动经营的支点

2021-03-04 10:00中欧商业评论穆胜
五金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黑箱人力资源部效能

中欧商业评论 文/穆胜

当企业不再需要按部就班的秩序,而要一种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柔性组织能力时,老板们也转变了对于HR要求,要求HR们带来结果。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至今,无论是老板、业务部门还是HR,都将关注点聚焦到了人效上。一些杰出的企业与企业家对人效表现出极大的执着——

在华为飞速狂奔的过程中,任正非一直强调“两流一效”,即高收入流、高现金流、高人效。某段时间,即使华为的经营数据超过了爱立信,但人效不高,他依然不满。

海尔张瑞敏更是自己定义了两类评价战略损益的工具——顾客价值表和共赢增值表,并通过二维点阵将战略损益下沉到每个小微。其实,他关注的是小微的“团队效能(人效的一种表现形式)”。

图1 2010~2019年家电行业流通市值TOP10企业人均净利趋势图

就连高速成长的互联网企业也在死抠人效:淘宝早期,马云定下了人效(人均交易额)要达到10万美元;后来的淘宝时代,马云将这个目标提到了1亿元;到了支付宝的阶段,马云要求人效达到5亿元。如此严苛的人效要求,让当时的公司都不敢轻易加人,因为每加一个人都是增加上亿元的交易额。

另一个例子是美团。2011年8月,美团网是2500人左右,到2013年3月,人数是2700人,一年多的时间里居然才仅仅增加了200人。而窝窝团和拉手网2011年的员工数量一度攀升至5000多人。结果,美团赢得了“千团大战”,成为了现在的行业霸主。

如果说互联网行业有吃时代红利之嫌,不妨看看家电行业(图1)。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近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3%-5%。在这样的市场里,人效的增长不再是惯性,我们也最容易发现人效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截至2020年9月16日,家电行业流通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9家企业在过去10年的人效呈上升趋势,仅有市值排名第10的兆驰股份的人效处于波动态势,且下降态势也不明显。市值是二级市场从经营基本面角度给出的判断,但这种判断的结果竟然很大程度上匹配了人效标准,人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游戏规则”的修改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部分HR开始借力人效来影响经营,身价一飞冲天,而另一部分HR依然循规蹈矩,逐渐失去了存在感。

■ 什么是人效? ■

人效具体指的是什么?最初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以至于诸多观点呈现一片百花齐放之势。当前,主要有两种概念被解读为人效。

一是人力资源有效性(HR Effectiveness),指人力资源管理达成目标的程度。在这个流派上,又有两种不同角度的理解(表1),牵引了人力资源部门不同的工作方向:一种是从内部用户反馈的角度理解人力资源有效性。说简单点,企业里其他部门满意与否,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效。从这个角度出发,人力资源部门走向了一个纯粹的服务部门或后勤部门,力图发现业务部门的需求,并迅速解决问题。

表1 人力资源效能相关的主要流派及其定义

另一种是从人力资源活动产出的角度来理解人力资源有效性。对于“产出”,大多是基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选用育留各大职能的分工。例如,招聘要达成多大范围的招募、多高效率的甄选、多少比例的融入期留存等。从这个角度出发,人力资源部门更容易建立自己的专业性,但这里的专业目标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目标”,与公司的绩效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是人力资源效能(HR Efficiency),指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生意来计量的投产比,这是笔者一直坚持的人效的定义。具体来说,就是将经营贡献与人力单位相联系,计算出不同人力的投入是否产出了相应效果。更简单地说,财务或市场结果除以人力单位,就是力效指标。这是最刚性的指标,也最能彰显人力资源职能的价值。

人力资源有效性和人力资源效能非常容易混淆,国内的文献大多将HR Effectiveness翻译为“人力资源效能”,这种误会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但从我们的观察来看,老板对于人力资源效能的认知一直是“投产比”,产生误会的反而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们(HR从业者、外部咨询、学术界)。

■ 为什么要关注人效? ■

实际上,从2012年底开始,人效一词突然引起了实践界的高度关注。回溯当时的环境,将人效作为自己的“考卷”,似乎是一部分先知先觉的HR在“带节奏”。但他们并非无事生非,而是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冲击下确实感受到了两种压力。

老板带来的压力 一方面是来自外部的压力,通过老板传递给了HR。大多数老板都坚信组织能力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他们未必能够说清楚其中的机制,却将其视为“公理”。这导致他们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会倒逼组织能力的提升。

2012年正是互联网经济如火如荼的时代,当时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无常,企业在商业逻辑迭代中,很容易迷失自己,任何一个巨头曾经的成功都可能成为自己进化的牵绊。这样的环境下,老板的压力可想而知。

此时,企业需要的不是按部就班的秩序,而是一种柔性(flexible)组织能力,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于是,老板们也转变了对HR的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HR们仅贡献秩序,而是要求HR们带来结果——组织能力发生变化。其实,打造组织能力也是HR们一直主张自己的价值所在,但这一概念的虚无又好似科学界的以太(电磁波传递的媒介,最终被证明不存在)。如何量化组织能力?人效似乎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组织能力出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自然高效,两者几乎是可以画上等号的。于是,老板们拾起了这一概念,以人效要求倒逼HR改变。

笔者曾举过一个黑箱模型的例子(图2)。企业好比一个装有组织能力的黑箱,一边投入资源,另一边产出绩效。由于组织能力很难测量,我们只能通过一个机制来验证。组织能力强,黑箱成为放大器,小资源投入带来大回报;组织能力弱,黑箱成为衰减器,大资源投入带来小回报。如果我们将人力资源视为最重要的资源,那么人效就是企业组织能力的最佳代言。

业务部门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是来自内部的压力,这类压力通过业务部门传递到了HR。经营环境变化无常,组织内部的业务单元也需要适应这些变化。于是,他们要求“失控”,需要更大的授权下沉、更多的资源配置,以便在前线灵活作战。

2010年,凡客诚品因为当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00%,将2011年度的增长目标定到500%。于是,各个业务单元开始疯狂储备人才,又按照公司的思路疯狂增加商品品类,甚至为了追逐业绩,引入了电饭煲、拖把、避孕套等产品,造成了庞大的库存,将凡客拖入险境。这一轮的疯狂中,凡客HR毫无作为,唯一的成绩就是为公司招入了这些疯狂的细胞。的确,你可以把这些归咎于老板陈年的冒进,但如果此时HR们能够为老板踩一脚刹车呢?你可以说HR在老板面前没有话语权,但是如果HR有了人力资源效能这个沟通工具,是不是会更会有说服力呢?

老板们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永远是“管而不死,放而不乱”,但现实的结果往往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因为,HR们与业务单元始终会存在信息不对称。极端一点,业务单元可以编造无数个理由来申请编制和人工成本,而按照传统的预算审批逻辑,HR们不可能实现对资源的精准配置。如何去解决这道难题?人效就是最佳标尺。这类指标以投产比为口径,基于产出的预期来核定投入,对于人力资源这门“生意”锱铢必较,可以稳健又积极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黑箱人力资源部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拒绝黑箱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失踪的黑箱
企业中人力资源部如何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精简吗?——基于内部营销理论的视角
这道电学黑箱题有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