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
[摘要] 学校法治教育应重视学生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明确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引导教师积极营造有温度的法治教育氛围,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和策略,让法治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唤醒学生内心的自我;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共鸣,学会迁移和思辨,实现自主发展。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学校育人
法治国家对公民的法治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是奠定法治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是公民素养教育的一部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实施,为学校育人指明了方向。教师要运用好新教材,提高授课效果,切实提升法治教育的魅力;要把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避免单一枯燥的条框讲授,积极探究提高育人实效的策略;要让法治教育浸润人心,实现学生的自我觉醒。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贴合学生的温度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基本法律常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养成教育,不是法律专业知识教育,强调在开展道德教育的同时,强化法治教育,重视法律精神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并将相关的法律条文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为学生成为知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1.教学内容真正回归儿童生活
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回归儿童生活”,要求回归儿童整体的生活,回归儿童常态的生活,回归儿童真实的生活,回归儿童视角下的生活,关注儿童未来的生活。因此,无论是教材的使用,还是课堂策略的运用,都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从学生的需求着手,从生活实际出发。教师不能认为法治教育就是一味地宣法条、讲案例,课堂不能是单一的、生硬的传授模式,而是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传播法治的理念、精神、价值。这种建构于生活之中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有温度的。
2.根据年龄特点分年段明确学习目标
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法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形式是螺旋上升的。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每个学段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低年段法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社会生活规则教育。例如,低年级的“上学路上”“校园里的号令”“上课了”“家中安全与健康”“我在公共场所”“大家排排队”等篇目,所选择的都是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倍感熟悉、亲切。这些主题设置的目标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更是要帮助学生打开认识社会的一扇窗,渗透社会公共规则意识教育,为下一阶段的法治教育打下基础。
中年段的法治教育侧重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所谓的法治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法治知识、参与法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法律的理解、认同和捍卫的价值信念。中年段的法治教育侧重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增加相关的法律条文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认同和捍卫校园、社区、交通安全、垃圾分类等主题的相关规则和法律,让学生知道法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
高年段侧重法治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年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是非分辨能力,因此,可以开始接受实践应用层面的法治教育。在高年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引入国家地理、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知识学习,加入国土、主权、行政区、民族一家亲、西部开发、精准扶贫等国家法治概念学习,渗透道德精神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习得更广泛的法治知识,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培育法治实践能力。例如,六年级上册是法治专册,整册教材的核心内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宪法是基本法,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机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还特别设置一个单元专门讲解法律对儿童的特殊保护,引导学生在遇到侵害时懂得运用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学生法治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法治育人的最终目标,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基础。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到他人的生活,继而延伸到群体的生活——“我—小家—大家—国家”,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层层递进,教育实践逐步推进。学生的法治认知范围不断扩大,学生的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得以深化。因此,要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教育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深度解读教材,整体把握目标,找准教学难、重点,备教材、备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预设,这样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有效的课堂活动做好铺垫。
二、营造有温度的育人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道德与法治课是以社会生活事件融合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课程,其“生活教育”的性质凸显了该课程必须是生活的、开放的、活动的。因此,小学法治教育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和策略,让法治教育的课堂不再是冷冰冰的、枯燥乏味的,需要教师营造有温度的法治教育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知法、遵法、守法、用法,在温暖中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实践能力。
1.以共振加热,自觉迁移
学生生活空间的封闭,生活经验的匮乏是法治教育的最大阻碍。借用学生的生活事件或情境故事,最能引发情感同频共振。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話题入手,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低年级的教学主题“排好队”,排队是学生每天在校的基本活动,他们对于排队有着非常丰富的感触,“排队”这个话题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校园生活事件,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的排队,进而迁移到与家人朋友在公共场所排队的规则教育。虽然环境不同、同伴不同,但是排队的法治教育本质——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是相同的。生活场景的迁移使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感受到了真实,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使情感的温度不断上升,教师的教学目标便可自然达成。
道德与法治课程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投入的基础上才能切实发挥效用,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都将限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凭借丰富的生活资源,融入法治教育,点燃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熟悉感和亲切感中产生共鸣,从而主动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2.以体验升温,知行合一
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学生由自我个体向社会集体人的融合转化。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体验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人与人发生矛盾纠纷了怎么办?法律解决纠纷时程序、评判的原则是什么?照本宣科的教学会让学生与法律产生距离感、不真实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景角色,让学生代入案例去体验,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树立法治意识,知道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生活权益,法律保障社会的稳定,让学生感受到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从而培养知法、遵法、守法的意识。这样的教学氛围比一切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例如,在“我们受特殊保护”主题教学中,儿童都受到哪些保护?保护是怎样落实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把生活中的场景搬到课堂中,如公园里、车站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国家、社会的关爱,感受到法律对儿童的强有力保护。
课堂呈现的各种情景是学生模仿与积累社会经验的实践基地。课程目标的有效性主要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来落实。有温度的法治育人应从教材扩展到学生的家庭、社区,还有其他生活空间,有选择性地应用社会生活场景和事件,为学生呈现不同的法治知识,引导学生轻松投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
3.以思辨恒温,主动发展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自主成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和案例带入课堂,旨在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迁移反观,从而实现社会性的自主发展。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两个方面。那么,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模拟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抚养、子女接受教育、成年后对父母的赡养等生活场景或法庭场景,让学生置身现实场景中思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深刻认识到父母子女不仅是血缘关系还属于社会关系,必须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以及法律所规定的權利与义务。因为,这是道德传承的保障,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而温暖关系的保障。这就是法治教育的情怀。
思辨学习的方式能让更多的学生融入课堂活动,保持课堂学习的温度。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提升实践与探究能力。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又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更多的探究欲望,并从内心深处进行思考、内化、行动。
人是社会人,遵纪守法是基本的公民素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要提高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能是空中建楼阁,要脚踏实地。教师首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和认知水平,结合社会进步不断地创新调整育人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法治教育只有充满温度,才能贴近学生生活,真正落实育人功能;只有充满温度,才能让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只有充满温度,才能培养、提高公民素养,实现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崔维云.法治教育的理念转向与教学建议——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道德与法治》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6):36-38.
[2]靳玉乐,孟宪云,全晓洁.从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看法治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02):18-23.
[3]卞玉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式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0(08):62-64.
张 琼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