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自习有下位现象的,一人次扣班级分数1分;不按时交作业的每次扣1分;在校内吃零食的扣1分……很多学校都有类似的班级考核条例,目的是通过对班级学生在出勤、卫生、纪律、仪表、两操等校内的表现进行规范化要求和考核,并以考核的分数作为评定班级等级的依据。
行为规范细则因为很具体,属于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要求,所以在中小学班级考核中被广泛使用。依据对既定规范的遵循情况所得到的分数评定优秀班级,似乎也显得客观、公正。然而,实际执行下来往往发现,得分较高的班级并不一定是人们心目中的优秀班级,这样的班主任也未必是人们心目中的优秀班主任。原因在于行为规范虽然便于考核,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因为规范指向具体的行为要求,它们的可普遍化不够。比如,没有按时交作业的行为表现只能说明学生交作业的情况,不能推及该学生的其他行为表现。行为表现可谓无穷无尽,试图以有限的行为指标概括出班级的整体面貌是很难的。
其次,规范具有结果取向,动机观照不够。行为规范的考核就看其执行结果,而真正反映一个人道德风貌的主要是行为动机。比如,三个班级的学生每天都把教室卫生搞得干干净净,它们的考核分数是一样的。但是,一班的学生是因为害怕卫生被扣分而被班主任惩罚,二班的学生是不想在卫生上落后于隔壁班级,三班学生认为把教室卫生搞好有利于大家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显然,尽管三个班级在班级卫生考核中得到了同样的分数,其道德水平差异却是明显的。
再次,行为规范一般只是工具,本身价值不足。单纯做到自习课不下位、校园内不吃零食,这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它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教育、自习课性质的理解。由于教育观念的差异,有些人会认为自习课下位,或者在校园内吃零食,并不属于违反教育规范的行為。
可见,具体指向容易使基于行为规范细则的班级考核流于琐碎和表面;结果取向容易使学生的道德发展停留在道德实在论的他律境界;而行为细则的工具价值则容易使学生在遵循行为规范和听从教育观念之间产生困惑和纠结。用行为规范细则对班级进行考核,我们首先要认清行为规范的优点和缺陷,使考核结果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尤其是我们要对班主任的教育使命和管理班级的目的有更高层次的理解。班主任作为教育领导者,管理班级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自主管理的素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带领学生遵循行为细则的时候能够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作出反思,以主体的姿态理解遵循行为规范的教育意义,通过道德之行养成道德之心。
刘次林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