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瑶瑶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平阳县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本文观察愈痤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痤疮患者8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肠胃湿热证:颜面及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19.22±4.36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19.16±4.24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保持面部清洁、清淡饮食、禁用辛辣刺激性及油腻食物、生活规律、减少阳光暴晒并适量补充维生素。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国药准字H20055201,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0mg,每日3次;夫西地酸乳膏(批准文号HC20150043,香港澳美制药厂)涂抹患处,每日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愈痤汤:黄芩、连翘、虎仗、泽泻、生白术、蒲公英、平地木、竹叶、陈皮、浙贝母、知母各10g,薏苡仁2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上午10点及下午3点各服用1次。两组疗程均为1月。
3.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为痤疮及皮损完全消退,中医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为痤疮显著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70%~94%;有效为痤疮有所缓解,中医症候积分减少50%~69%;无效为未达到上述标准。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疗后痤疮严重程度分级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痤疮严重程度分级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参数水平变化: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参数水平变化(±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参数水平变化(±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例数40对照组红斑指数(分)380.57±66.9 287.42±36.75ba 374.67±55.22 353.90±30.43b 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经表皮失水率(%)21.64±2.61 14.83±1.09ba 21.42±2.84 17.18±1.08b角质层含水量(%)38.43±4.60 56.27±6.34ba 38.42±8.41 45.23±7.86b pH值6.57±0.37 6.12±0.36ba 6.62±0.32 6.47±0.28b皮脂水平(%)58.47±20.49 47.28±13.22ba 58.66±17.55 51.93±17.18b
中医学将痤疮归属于“痤疿”“肺风粉刺”等范畴,其中肠胃湿热型痤疮主要由于机体阳热偏盛,血热壅盛,或是进食辛辣刺激性或油腻食物过多,导致脾胃受损;亦或先天不足,脾胃虚弱,导致湿热过重,从而发于颜面部皮肤,治当清热解毒为主。愈痤汤中黄芩、连翘、蒲公英、虎杖、浙贝母、知母、平地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利湿;白术、陈皮、薏苡仁、泽泻、竹叶健脾利水,渗湿泄热,清心除烦;甘草调和诸药。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皮肤生理参数改善显著,取得的临床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愈痤汤可以明显改善肠胃湿热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