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英,丁燕红,冯晓艳
(无锡市儿童医院 江苏无锡214200)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率较高,占全部骨折的70%,常见于3~12岁儿童[1]。有研究表明,为患儿提供有效功能锻炼,可防止畸形、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因患儿缺乏自律性、专注力,护理难度较大,常规儿科护理模式难以满足治疗需求。儿童互助模式是基于儿童之间彼此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在临床儿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儿童互助护理模式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我院收治的5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年龄6~14周岁;②均经X线片确诊,并符合Garland 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排除标准:①伴有骨结核等影响骨骼功能疾病患儿;②伴有神经血管功能损伤患儿;③伴有多发性、陈旧性骨折。随机分为PM组和YM组各25例。PM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7.88±1.07)岁;受伤肢体:右侧12例、左侧13例;受伤方式:跌倒13例、交通10例、坠落2例;手法复位内、外固定分别为14、11例;其中主要照顾者男5例、女20例,年龄31~46(39.06±3.26)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下12例、本科及以上13例。YM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8.07±1.01)岁;受伤肢体:右侧12例、左侧13例;受伤方式:跌倒12例、交通10例、坠落3例;手法复位内、外固定分别为15、10例;其中主要照顾者男3例、女22例,年龄33~48(39.76±3.92)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下11例、本科及以上14例。两组患儿及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YM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PM组给予儿童互助护理模式健康教育。①构建儿童互助模式教育小组团队:由骨科医生1名、护士3名、康复师1名组成,结合患儿自身情况、活动耐受力等进行评估,由治疗依从性较好的6例患儿作为健康教育主体,对6例患儿进行针对性知识培训,患儿融合游戏、PPT等形式向同伴传播激励同伴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并鼓励带领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小组团队全程监控,及时给予鼓励和改进,并为患儿搭建儿童互助模式教育平台[4]。②制作健康教育视频:基于STEAM教学模式,检索“肱骨髁上骨折”“互助教育”“小儿护理”关键词进行检索,联合患儿疾病特点,耐心寻找有效护理和教育主题,鼓励患儿积极参与健康教育视频的制作,筛选与本次研究主题贴合度、科学性较高的文献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并基于儿童时期的性格特点,组织患儿讲述自身骨折经历,实现情景式健康教育模式,向患儿和家属展示肱骨髁上骨折的修复和愈合机理,并通过表演艺术、动漫式的结合,向患儿和家属展示运动恢复训练的方法[5]。③儿童互助功能训练:先由教育小组团队对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儿进行训练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并模拟练习通过后,对其他患儿实施康复训练指导练习:初期可做肩部摆动练习、掌腕的主动运动,手指、腕部的肩关节训练,练习手长的伸直、外展,主要以握拳运动为主;复位后可鼓励患儿自行抓放感兴趣的玩具,逐渐开展捏橡皮圈、拧螺丝等游戏功能锻炼;1周后可评估患儿的耐受能力和康复状况,可进行肩部主动屈伸训练,后可逐渐过渡关节活动度的练习,前臂旋转练习,可配上动作轻柔简单的有礼貌的小手、小手操、点豆豆等短视频趣味手指操进行训练,3次/d、每次15 min;后期联合Motomed训练仪进行主动运动锻炼[6],结合康复设备自带的乒乓球、采蘑菇等游戏,进行患儿上肢的屈伸训练,可逐渐开展推滚筒、羽毛球等游戏项目,并鼓励患儿进行刷牙、梳头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护理人员全程控制仪器和电脑的正常运转,跟进每个功能训练环节并给予评价和鼓励[6]。④小组支持-延伸儿童互助教育:每个小组由2名医护人员联合患儿、家属建立微信交流群,患儿出院后,定期组织微信群交流,小组参与式鼓励患儿每日分享自身疾病康复和锻炼打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肘关节恢复情况:采用Flynn评分标准[7],分为4个等级,其中优为肘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屈伸功能受限<10°,提携角正常或肘内翻<5°;良为肘关节功能屈伸功能受限<30°,肘内翻或提携角5°~15°;差为肘关节屈伸功能首先≥30°,肘关节内翻或提携角>15°。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主要评价患儿在康复锻炼过程中的适应性、节律性、趋避性、持久性、活动水平等情况,各项采用1~5分评价,分数越高,说明患儿依从性越好,完全依从为20~25分、部分依从为13~20分、不依从为0~13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包括主要照顾者基于人文关怀、服务态度、责任意识、沟通维度评价,由患儿家属填写,每项评分0~25分,分数越高,表明家属越满意。
2.1 两组肘关节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肘关节恢复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性比较(例)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
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克氏针广泛用于内固定治疗,但固定效果不及钢板固定效果,并且复位后需要至少1个月的石膏固定,可能诱发关节活动异常,术后易出现肘内翻、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影响患儿康复[8]。现阶段,临床对肱骨踝上骨折并发症的预防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有研究表明,因小儿肱骨踝上骨折因其骨折位置较为特殊,为患儿实施有效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肌肉组织发生痉挛,促进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9]。此外,患儿沟通理解力缺乏,在接受锻炼的言语和动作指令时,依从性较差,难以完成有效功能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相对枯燥,难以使患儿克服恐惧,缺乏个性化,在儿童护理中难以展开较好的应用。
儿童互助护理模式是患儿住院期间特有的护理模式,基于患儿生长发育、思想、认知方面与成人之间的差异,开展的儿童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护理方式,提升患儿健康护理管理意识。有研究表明,儿童互助模式在哮喘患儿护理中,可充分调动患儿治疗期间配合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患儿对疾病健康的管理能力[10]。本研究结果显示,PM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依从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YM组(P<0.05)。儿童互助护理模式通过年龄相仿患儿作为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的主体,借助儿童的语言和心理进行健康知识、训练方法的传递,进一步提高患儿主观积极性。开展情景式健康教育,并给予儿童互助健康教育相结合,训练方式新颖又富有童真、童趣,将患儿自身疾病知识获取和同伴互助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增强患儿肘关节功能锻炼依从性。患儿自身可以较好控制自身肌肉和力量,为患儿构建儿童互助模式教育小组团队,由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儿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小组团队全程监控,并搭建儿童互助模式教育平台,联合多种元素为患儿提供寓教于乐的康复训练环境,加之该时期的患儿模仿力强,可模仿同伴进行肢体的训练,并建立小组支持-延伸儿童互助教育,定期组织微信群交流,融合案例、见证等教育环节,提升患儿认知能力,进而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儿童互助模式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的护理健康教育,患儿通过合作进行功能训练、互助教育等富有童真、童趣的护理活动,促进健康知识传播。
综上所述,儿童互助护理模式可促进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增强患儿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