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乡村振兴工作而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的问题,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结合绥江县实际情况,绥江县竹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生产竹笋制品、竹编工艺品、竹产品加工制品以及发展竹旅游业。本文结合绥江县实际情况,分析了绥江竹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就推动绥江竹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竹产业;竹旅游业;竹产品;探讨;绥江县
绥江县位于云南省最北端,金沙江下游南岸,为两省(云南省、四川省)三市州(昭通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宜宾市)“结合部”,地处溪洛渡、向家坝两大巨型水电站之间,肩挑“两站”。县域境内海拔290—2054m。全县总土地面积7.61万hm2,其中林业用地4.19万hm2,森林覆盖率71.98%。2020年,绥江县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绥江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竹产业作为绥江的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好竹资源,对绥江高质量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一、绥江竹产业发展现状
2018年以来,全县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竹林面积达到51万亩。
1.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结合实际,确定了1个竹博园、2条百里竹长廊、3个万亩竹基地、5大竹板块的“1235”竹产业发展布局。初步建成了沿金沙江、二横线两条百里竹廊,莲花山、三渡、罗坪3个万亩竹基地、以镇为单位的5大竹板块,实现了集中连片、基地运作的目标;竹博园正在开展规划设计。出台《绥江县方竹幼林的管护办法》,对万亩以上竹基地按前三年每年每亩8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累计兑现管护资金1300余万元。云南永固农业、晨森昭、乐园林产业三家企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通过市级认定。全力推动林区基础建设,2019年以来,新建林区公路43公里,道路保通90公里。
2.完成产业发展新提升。以市委“三个全覆盖”为基本要求,实施“组织化”管理、“标准化”种植、“标注性”识别、“小班化”管护、“公司化”运作的“五化”规范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基地规范化水平。2020年引进杭州永能集团投资竹产业,目前企业已建成6.5万亩核心方竹示范基地,第一期2万吨竹笋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
3.实现产业发展新跨越。围绕“竹海新城、山水绥江”定位,不断挖掘竹林景观资源,建设竹博园、发展风景竹林、培育竹林农家等生态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好竹产业的大文章。
二、竹产业发展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绥江虽然在竹产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在产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品种较单一,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我县主要生产的产品是竹编工艺品和竹浆造纸,而相对附加值高的竹工艺品、竹艺术品等产品不多。
2.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需继续加强,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足,新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三、推进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进程的思考
1.精准发力,促进特色产业升级
一是根据绥江竹资源的发展前景、竹笋产量及市场需求,竹笋加工以生产保鲜笋、干笋为主,保鲜笋主要是指笋罐头、软包装活体保鲜笋等,上述产品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竹笋制品,筇竹、方竹、水竹、毛竹、慈竹、麻竹等竹种均可用于加工;干笋主要是笋干、笋丝、玉兰片等干货储运。二是依托绥江现有的竹材人造板企业,加大力度对企业进行培植,主要生产竹大片刨花板、竹材胶合板、竹编胶合板和环保型竹木复合结构材料。三是优化竹制品、竹编工艺品产业,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2.持续发力,增进特色产业活力
山区县的特点,一般来说就是山地资源、旅游资源或者是林业资源等资源比较丰富。但因为山地地形,造成地理位置较偏僻、大中城市辐射较小等发展制约因素。要解决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必须用市场经济手段,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继续做好引导、扶持和服务工作,才能促进特色产业的顺利发展。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有利于竹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发展积极性。另一方面,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展环境对于招商的重要性愈发突显。要及时为经济主体的建厂落地、引进人才、技术设备等提供各类信息,组织参观、展销、培训等活动。建立一只消息灵通、反应迅速,能适应市场变化、有较高素质的营销团队,实行多方联动,多方投资,以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吸引外地竹产业企业来绥江发展。
3.优化开发,打造“竹海新城”旅游胜地
在党中央号召拉动内需的大环境下,旅游业具有宽广的发展前景,竹是极具观赏性的植物,所以发展竹旅游前景广阔。一是制定好竹旅游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县内较大的集中连片毛竹林——“竹海新城”,聘请发展顾问,精心策划,高起点制定竹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二是创新旅游开发模式。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竹旅游业,采取商业化运作的方式,选择好的旅游项目对外招商,吸引外商共同投资开发。三是大力开发竹旅游项目。依托向家坝库区优势,大力发展竹海漂流、竹海探幽、挖竹笋、“竹火”晚会等林区旅游项目,并推出2—3条竹海精品旅游线路,形成观光与休闲度假有机结合、特色鲜明的旅游模式。鼓励以农户或者村集体为单位,发展“农家乐”式竹旅游,调动农村居民助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4.做响宣传,提高绥江竹产业知名度
通过多种有效宣传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绥江竹产品以及依托竹产业发展的旅游業,提高绥江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企业通过电视台、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媒介对竹产品和竹产业旅游业进行各种形式的灵活宣传。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中国竹文化节,大力推介绥江竹产品,充分展示绥江竹产业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高云泉.绥江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7(6):129-131.
[2]金爱武,傅秋华,等.竹业的参与式发展实例分析(Ⅱ).浙江林业科技2004(5):24-27.
作者简介:
姓名:林尚宣(1966.10--);性别:男,籍贯:云南省绥江人,民族:汉族,学历:专科,毕业于云南省昭通农业学校;现有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