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错题管理
针对错题的管理不仅是对错题进行分析和整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和理解能力提供帮助。为了取得更好的错题管理效果,需要针对管理方法进行研究。
一、错题管理的内涵分析
要想取得良好的错题管理效果,首先需要学生对错题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谓错题是指学生在解题时无法利用现有的知识完成题目解答所得到的结果,错题的具体原因有由于粗心做错,或者解题的过程中漏掉部分解题步骤和思路。这些情况实际上都反映了学生对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未达到一定程度,还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更正和提升。而针对错题的管理,从学生的角度上分析属于一种积极态度,即学生在发现自己出现错题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记录错题的原因和错题形式,在集中整理和分析错题中不断积累,并且从错题中找到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错题管理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提升。错题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在错题管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针对自身出现错题的类型和错误原因进行分析,这要求学生对出现错误部分的数学知识有回忆和分析的能力。另外,针对错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也必须结合具体题目进行重新分析和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可见,错题管理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双重考核,具备錯题管理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其综合能力水平也能得到切实提升。
三、错题管理的主要问题
上文已经简单分析了错题管理的内涵与意义,以下结合具体情况阐述现阶段初中教学中基于错题管理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打好基础。
(一)重视程度不足
与常规的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相比,教师通常对于错题管理工作缺乏同等的重视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长期传统的教学思路指导下,对于错题的态度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主,并不重视对错题本身的总结和分析。而且针对一部分出错率不高的题目,教师采取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错题告知学生正确的解答方法,并不能做到全面分析和总结产生错误的原因。这实际上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学生再次出现同类错误的概率是相对较高的。另外,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由于缺乏错题管理的经验,教师本身针对不同类型的错题在分析和整理的方法上也可能存在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当错题管理出现阻力,教师也会逐渐减低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管理方法缺乏针对性
对于部分开展错题管理的教师来说,其针对初中学生的错题管理工作方法主要是督促学生做好错题整理,并定期检查,辅助学生改正错误。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错题整理和更正的过程,具体操作中,学生更多的是将这项学习内容当作一项学习任务来完成,并不一定完全做到对不同类型的错题进行真正理解分析和消化,这实际上违背了错题管理的初衷,并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学生缺乏主动性
到了初中阶段,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的主体地位都应得到尊重和体现,但由于错题管理是对学生学习中薄弱环节的呈现,部分学生对于错题的产生抱有的态度是相对消极的,因此主观上并不愿意针对错题进行处理和更正。这对于学生来讲不利于其能力水平的提升,也无法切实提升数学成绩。学生的主观意愿除了受其主观学习体验的影响,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教师的地位上来说,错题管理工作本身就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教师在错题管理中往往占据了主导地位,充当监督者的角色,如果教师不注重方式方法,在开展错题管理工作时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学习体验。
四、错题管理的有效策略
错题管理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类型的问题,不仅体现出教师管理方式上的不足,也反映了初中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现状,为了扭转数学在初中学生学习中困难感强的局面,下文提出针对错题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养成良好的错题整理习惯
错题整理的过程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要想进一步完成好题目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应从整理工作本身入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错题整理习惯。从实际出发,学生动手整理错题的过程,也是对曾经犯过的错误加深印象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首先通过思想教育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提高自身对错题的敏感性,另外,从学生自身的角度上来说,错题整理习惯的养成对于其个人找到科学的数学成绩提升方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关于整理的效果,教师可设置错题本或者错题档案,鼓励学生集中归档整理产生错误的题目,直到后续学习、测试和考试过程中同类错误不再发生时,方可将同类型题目从错题库中消除。
(二)提高错题管理的丰富性与全面性
改正错题是整理错题,进行错题管理的最终目的。关于错题改正的效果,要保证全面性和科学性,教师不仅要针对错题指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式,还应从错误产生的原因上进行重点分析,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教师应结合实际分析学生在关系判定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指导学生更正错误,必要时针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不同的判定题目类型内容进行回顾性讲解。从本质上来讲,改正错题并不是错题管理的目标,通过错题管理帮助学生掌握好相关的数学知识才是这项工作的主要目标。最后,关于错题更正的效果,应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提出要求,即教师不仅应关注错题是否得到更正,更应在后续环节通过同类题目的反复测试,检验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是否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掌握。
(三)注重思维发散
这主要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提出的,在错题管理维度的思维发散,主要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改正错题后,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关于思考的具体内容,一方面应深层次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结合现有的错题将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两种类型题目的差异,并结合容易产生错误的环节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习分析题目的方法,最终避免出现同类型的错误,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题目的改正过程分析和认识同类型题目可能发生的错误,本身就是需要学生通过发散思维才能达到的一种效果。另外,教师通过同类型题目的讲解分析,实际上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控制和提升,这也是数学教学中错题管理的主要目标。
(四)注重教师错题管理规划能力的提升
针对学生开展的错题管理工作对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错题管理的过程是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桥梁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需求找到科学的错题指导策略,让学生在改正错题、更正相关知识的认知的同时,意识到错题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从主观上实现错题管理积极性的提升。教师可从错题的常见性、题目本身的难度以及不同题目在教学维度的发散空间出发对错题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性的错题库,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五、结语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出现错题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错题,并且分析研究错题的解题方式,进一步通过总结和管理对错题所涉及的知识区域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为后续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提供帮助。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讲,教师应协同学生的力量,共同探讨寻找错题的最佳管理方案,力求通过错题管理起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