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三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阅读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有节奏的变量过程”,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样是一个有节奏的变量过程。阅读能力主要有认读、理解、鉴赏和评价四种能力。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阅读教学要有节奏,要讲节奏,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从而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1]
关于节奏,中国哲人早已关注。《礼记·乐记》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这一理论性概括,是对音乐节奏的一种理论性概括,自古“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文人崇尚的,于是,文人墨客把音乐中的“节奏”意识迁移至赋诗作文,表现为赋诗作文时起承转合的律动。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看,“节奏”有两个含义:(1)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2)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阅读教学的节奏也一样,即在教学过程中的均匀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关于这一点,翁乾明先生认为,教学节奏有好坏之分,好的是指教师从教学内容和目的考量,按学生的实际及课堂的需要,灵活而恰当地进行调控,让教学富有律动美,使教学能够入学生之心,入学生脑。翁先生归纳其特点为:能在关键的对比(可比)因素上,呈合规律、合目的、有美感、受欢迎的规律性变化。[2]但也有人认为“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节奏,有促进教学的积极作用。”[3]这里把节奏当成一种形式,还是不够准确,因为教学节奏很明显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仅仅理解为一种“形式”,会让人误以为这形式是静态的。“教学节奏”限定范围的“教学”,教学主体上的师与生、教学气氛上的浓与淡、教学活动上的动与静、教学方式上的学与思、授课速度上的快与慢、教学语言上的轻与重、教学内容梯度上的缓与急、教学内容难度上的难与易、教学容量处理上的详与略等的有规律性的“变化”。概括起来,大概可以从时间、师生互动的节奏,学习内容的思维节奏和语言情感心理上学生身心参与阅读学习的节奏等。时下,新教材中基于生情、校情、教材等的“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好的阅读教学节奏。
威金斯认为“单课时间太短,不能实现复杂的学习目标”[4],字、词、句、篇、语、修、逻必备知识的生成,单课时间很短,很难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当前,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文的“呈现不再像以往那样基本是单篇成课,或多以文体聚合,而是以主题聚合、打破文体、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教材在单元导语中即明确提出该单元的核心任务,并通过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具体实践活动加以落实”。[5]整合过的教材以“群文阅读”来组织,以学习任务群来架构,突出关键能力要求,由“篇”向“类”的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弱化必备知识的提示。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作为普通中学的高一新生,在文本阅读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理解,简单地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下的词意、句意、段意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针对比较复杂的段与段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复杂文本结构的把握,根据已知进行推理和判断,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提取,文章的主旨要义的概括等,还是很薄弱的;从教学内容编写来看,2020 年秋季,是福建省实施新教材的第一年,教材变化很大,新教材的单元以“群文”组织,“群文”阅读教学,其教学节奏一定不同于单篇阅读教学的节奏;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来看,以文言文为例,对高一新生而言,文言文的学习难度更大,要求也更高;从新教材的编写来看,“群文”学习是在任务群驱动下进行的,教与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却是组织者,讲的是师生互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追求深度学习,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当的学习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痛点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四个:一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模式上则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上,教师需要借助群文进行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节奏一定不同于单篇阅读教学的节奏;二是2018 年1 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2020 年秋季的高一新生,使用的教材就是依据新课标编写修订的,三年后,面临的是新高考,而新课程标准都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其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与刚接受完义务教育的高一新生的积累,有落差,势必影响阅读教学的节奏;三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课堂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节奏调控策略,有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四是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成高考考查内容,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卷面字数由原先的6000~7000 字,现在已经到现在的8000~10000 字。因此,掌握好“群文”阅读的节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必备知识如何掌握,关键能力如何培养,倒逼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来化解教学上的危机,加以突围,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节奏的调控,“让学生学习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具备能力”[5]。
1.分解任务群调控时间节奏策略
“群文连接让学生形成更弹性灵活的信息表征,因而能促进学生学习,研究证据显示,能够从群文中转换与整合信息的读者,对于学科内容会有更深入的理解。”[6]群文阅读有利于任务群任务的落实。任务群规定了单元的学习任务,是单元群文阅读的指向,因此,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时,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中,始终围绕任务群安排好阅读教学的时间节奏,能抓住学生有意注意的短暂而又持续的时间,让学生真切地从群文中转换和整合信息,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有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以“对青春的吟唱”为主题,阅读这些诗文,可以感受到作者感时忧国,感悟人生的情感。这几篇诗文以“吟唱青春”为主线,因此,第一单元的学习任务可以设计为“了解青春故事”“思考青春价值”“吟唱青春诗歌”“展现青春风采”四个学习任务,构成一组任务,在“思考青春价值”的任务下还可以设置“思考作品意蕴”“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把握小说叙事与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的微任务;为了体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核心目标,第二单元的学习任务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为主题,以“传承和发展劳动美德”为主线,把单元学习任务分解为“学习优秀劳动者”“践行工匠精神”“体验劳动的美好与快乐”“学习通讯、新闻评论”四个主要学习任务,在“学习通讯、新闻评论”任务下面,可以分解为几个微任务,“析报道的角度”“理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学阐述观点的方法”“辨报道的立场”等。有了这些小任务,阅读教学可以围绕小任务来安排阅读教学的顺序,让阅读教学呈现出时间节奏。
2.设计小活动调控内容节奏策略
群文阅读,通过小活动的形式来达成教学目标,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要让阅读教学在内容节奏上呈有序状态,教师须把每个小活动的目的、内容预设好,师生在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学情,有条理地在每一个小活动安排阅读教学的内容。一节课,有始有终,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教学内容随着一个个小活动有序展开,让课堂呈动态发展。这样,语文活动自然而然地成为有节奏地完成教学内容的载体,学生可以轻松地在语文活动中完成所分解的小任务,在“活动”中学习。为了有效地完成群文阅读教学任务,就可以尝试根据任务群,设计出与任务群有直接关联的一个个小活动,让阅读教学的内容分配到每个小活动中,逐项完成。如笔者在群文阅读教学时,按照札记的要求布置课外小活动,一组负责段意归纳,一组负责提纲概括,一组负责评价,一组负责鉴赏,让学生在课外准备,在上课时各小组进行讨论、发言。具体到课堂上,可以看到教学的内容是按照一个一个活动逐步展开的,是依托小活动一个一个完成的。小活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从开端到发展,从发展到高潮,形成教学内容上的节奏模式。这样,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一个一个小活动中得到突出,教学设计合理展开,教学内容的容量适中,从学生中来,落实在课堂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3.强化听说读写调控情感心理节奏策略
阅读教学的语言节奏,讲究的是语气之轻重、语调之高低、语速之快慢,均可根据阅读教学的需要进行有效调节,学生不至于因为课堂过于单调而有疲惫之态。《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多是诗歌群文阅读,最适合通过课堂的起承转合来调控学生情感心理节奏。诗歌群文知识系统的整合,诗歌话语体系建构,语言、情感、心理节奏明显,导入、检查、合作、拓展、总结等有序变化,听、说、读、写的即时切换,短而精的诗歌“群文”内容可相互融合。如学习《沁园春·长沙》,在训练学生诵读后,转入诗歌内容的学习,在学习《沁园春·长沙》内容时,可与《短歌行》进行对比阅读,当学生疲劳时,介绍一下毛泽东主席青年时离开韶山冲时写的诗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激励他们一下;当学生精力不集中时,让学生诵读一下“人生几何,譬如朝露”,调侃一下;最后,让学生鉴赏表达,让他们围绕曹操与毛泽东,写一段200-300 字的阅读《沁园春·长沙》《短歌行》的读后感。一节课,力求做到张弛有度,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听课,让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在紧张、舒缓、紧张、舒缓……的循环中,情绪随之螺旋式上升,在听讲及课堂活动中情绪始终积极饱满。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节奏的调控与过去不同了,怎么调控,还需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实践,不断总结,以臻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