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文
【摘要】地理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关键组成科目之一,该学科知识的教导,不仅可以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念、地理环境认知等素养,还可以有效塑造初中生严谨的头脑思维。由此可见,地理科目的教学在初中生的学习成长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切实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教师则可以通过巧用信息技術、巧用分组研讨以及巧用拓展探索等方式进行授课,以更为优质的讲解、更具趣味的引导来焕发初中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知识掌握的速率。
【关键词】初中生;地理知识;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近年来,国家教育领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开始关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群体提出更高标准教育要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初中地理教学的现代化发展。课堂教室作为初中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首要场所,课堂教学氛围的优劣、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皆影响着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与质量。本文,将从不同教学手段运用的角度出发,简要探究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活化学习氛围
巧用信息技术主要是指教师借助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辅助地理知识的讲解,利用更为动态的影音资源代替以往静态的黑板文字,以更具冲击力的形式,刺激初中生的感知神经,并以此来提高初中生课堂学习的专注程度。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优化初中生课堂学习的视听感知,还有助于凸显地理知识当中潜在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世界的海陆分布”这一课程时,可以联动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辅助授课。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初中生了解世界范围内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情况。因此,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与“海陆位置”相关的短片,借此引发初中生的学习活力;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动态展示相关的图片或影像,以此来帮助初中生理解“海陆位置”知识,并为其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授课,既能够为初中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还能够一改传统教学的枯燥氛围,进而加速初中生地理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巧用分组研讨,发展学习能力
巧用分组研讨主要是指教师转变以往“整体式”的教学视角,根据特定的方式,将班级学生分化为若干小组,并结合当前的教学任务安排,为各个小组分别设置探究问题,让初中生们在组内进行深入交流,从而掌握当前的重点知识。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能够激发高中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有效锻炼初中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美国”这一课程时,可以将班级初中生划分为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初中生了解“美国”相关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因此,可以将教学环节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应对理论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讲解,让初中生可以对本课程的重点形成初步的了解;第二阶段,教师应进行小组划分,并结合教学任务安排,为各个小组分别设置相应的探究任务。如,A小组的任务是“分析美国的自然环境特征”、B小组的任务是“探究美国人文地理环境的特点”、C小组的任务是“……”待小组探究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还应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所在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选用合作化的方式进行授课,既能够打破传统“师授生从”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切实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进而在群组研讨的环节中,让初中生们逐步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巧用拓展探索,扩充学习储备
巧用拓展探索主要是指教师对现有的教学资料进行延展,借助教材以外的优质素材作为教学的载体,让初中生以课外拓展学习的方式获取地理知识。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有利于扩大地理教学的范围,还有利于打破初中生受教材课本限制的眼界,从而丰富初中生地理知识的掌握。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带领初中生们集体观看地理相关的课外节目。如《蓝色星球》、《地球力量》等纪录片,该类型的影片皆以自然地理为主线,详细讲解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要素,初中生观看这一节目,不仅可以获取诸多教材当中尚未提及的地理知识,还可以树立更具高度的地理观念。又如名师名校的地理公开课视频,该类型的资源与前者相比则更具知识性,初中生观看时既能够对课业知识功底起到一定的巩固效果,还能够让初中生的学习思维、解题思维变得更加严谨。教师选用不用类别的课外素材作为拓展教学的载体,既有助于满足初中生日益增长的地理知识需求,还有助于充实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储备,进而帮助学生打造更具全面的课业知识基础。
总而言之,传统“板书文字”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初中地理教学的种种需求,教师欲提高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势必要对教学手段进行革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氛围的同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而构建新时期初中地理高效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进.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22):43-44.
[2]郑颖.增强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