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梦晗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到城市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加。然而在大量的村民进城务工的同时产生了众多的留守儿童。作为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产生了很多的消极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剖析,为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引言
随着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扩大,引起的社会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研究发现很多留守儿童以隔代养育的情况居多,为了促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得以改善,需要从社会以及政府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水平,促使留守儿童的身心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在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不易被人们所发现,但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中发现,农村学前的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整体的心理水平处在一个中等偏下的状态,其中情绪和品行障碍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农村学前儿童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控制自身的情绪,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社交交往能力弱,缺乏良好的品行意识等。针对农村学前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幼儿园有着更明显的对比结论,相较于非留守的儿童,留守儿童性格更加内向,不愿与人交往,且在幼儿园生活中比较自我,难以适应集体的生活,在游戏中表现出胆小等现象。尤其是幼儿园小班中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对人和事物有着强烈的依赖性,这种情况即使到幼儿园的大班之后会得到好转,但是会表现出顽劣和叛逆的行为。学前时期的儿童是大脑和情感以及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阻碍了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尤其是负责情绪调控的大脑区域。隔代育儿的模式,因为祖辈的精力和能力有限,一般只能照顾儿童的饮食起居,在心理和教育方面不能兼顾。又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少与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同时缺乏与儿童对等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情况就使得学前期的儿童大多有着情绪控制和社会及集体的适应能力。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农村学前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就需要对农村学前的留守儿童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和指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1]。
二、促进农村学前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1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保证
农村的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依靠政府以及社会的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减少留守兒童的数量,所以很多地方政府都鼓励农民工返乡置业或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电商创业等方式回乡,有效的解决了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发展问题。作为政府要积极的为农村的幼儿园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像组织当地农村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儿童心理培训,在幼儿园的心理教育建设上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并引导幼儿园积极的开展儿童心理方面的干预和建设,提高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在农村开展儿童心理教育的科普教育,提高农村人们的意识,从多个方面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支持,让留守儿童在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针对一些在城市务工的父母,政府以及社会要多为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教育以及生活上的帮扶,尤其是提供教育的机会。同时作为务工人员的社会单位,要尽可能的为其提供住宿条件,鼓励务工人员能够将子女接到身边进行照顾。比如:有的单位开办针对内部员工的托儿所,为城市务工的父母减少了学费的压力;还有的单位开办家长课堂,引导父母科学的育儿,即使不与留守儿童在一起生活,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对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关心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尽可能减少因为缺少陪伴给儿童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2]。
2发挥家庭以及幼儿园的作用
为了促进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儿童的父母要重视儿童的心理成长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或者是网络等方式增加与儿童的互动和交流,在保障儿童物质生活基础上,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疏导儿童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时父母要与儿童的生活管理者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就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进行沟通,随时掌握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发展状况,并引导儿童生活的管理者能够用科学积极的方式养育学前儿童。比如:父母在与儿童进行视频聊天的时候发现儿童有不良的语言行为,父母要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儿童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另外,在与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就可以就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督促儿童的生活监护人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多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社交方式,为儿童顺利的融合社会和集体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幼儿园方面来讲,农村幼儿园教师因为缺乏儿童心理教育的专业知识,但是作为留守儿童的重灾区,农村幼儿园要积极的邀请专业的心理教育者定期到幼儿园开展儿童心理干预活动,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给与科学有效的指导。幼儿园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儿童心理指导水平,在儿童的生活和游戏中能够给与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另外,幼儿园也要积极的组织留守儿童的监护者参与儿童心理方面的讲座,更新留守儿童监护者的教育理念,引起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视,在多个环境中为留守儿童打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结语:
针对农村学前的留守儿童,为了能够使得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无论是社会、政府还是儿童的父母以及监护者,包括留守儿童的重要生活场所幼儿园,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农村学前的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使儿童的心理能够健康的发展。然而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日而蹴的,所以在改善农村学前的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发展方面的改进也是要持续开展并得以缓解的。
参考文献:
[1]胡琳丹.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探析[J].新智慧,2021(14):3-4.
[2]张玲玲.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