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

2021-02-28 21:57盛天琪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5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兴趣策略

盛天琪

【摘要】古诗词音韵深厚、艺术独特,在字里行间刻画着生动的景象,将自然情感流露穿插其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好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兴趣培养则是关键。本文首先概述分析了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的意义及现状,其次就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兴趣;策略

【引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结构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淬炼心灵、升华道德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学生的古诗词兴趣偏低,阻碍了他们在该板块的进一步探索,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学习成绩,相关课题探究备受关注。

一、分析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的意义及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作为其中最精粹的部分之一,有着十分厚实的思想情感沉淀,独特的节奏韵律构成朗朗上口,是小学语文的必学内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并以此为基底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对提升教学实效作用显著。同时,浓厚的古诗词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精神,主动利用课堂内外时间进行学习,提升其文化底蕴,从而很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也是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但客观维度上讲,因着跨越时代的鸿沟,古诗词相对隐晦的表达方式,加之作者对每个字词的雕琢,晦涩难懂的语言表达,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学习难度,始终不得要锁影响了他们的兴趣。另外,受制于传统应试教育束缚,小学语文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造成了一种沉闷气氛,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过程毫无生趣可言,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的策略

2.1引导诵读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巅峰代表,是作者的有感而发,字里行间流露着别样的情感,或喜悦、或哀伤,在此涵养下的华夏儿女,與生俱来就有一种特殊的辨别力,通过反复诵读引导,能够让学生领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从而被其刻画的诗情画意所吸引。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以身示范进行声情并茂的演绎,最大限度地呈现古诗词的别具魅力,继而组织学生开口实践,通过齐声诵读、分组诵读亦或各自诵读等方式,引动学生的热情,使之逐渐品味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在此之后,教师可请诵读质量高的学生上台示范,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能动情绪。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当传授古诗词诵读技巧,沿着情感发展的路线,明确哪部分轻读、哪部分重读、哪部分停顿,进而将音韵之美呈现出来。

2.2丰富素材

古诗词是作者在特殊场景下的有感而发,对其创作背景的导入,更容易深化学生的理解,促进他们思想共振、情感共鸣,是兴趣产生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足准备工作,结合古诗词教学需求,适当填充丰富素材支持,通过故事的形式导入课堂,在创作背景的加持下,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提升其能动信心与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重阳节”为引,简单扼要地讲述重阳节的由来及相关民俗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折射出的情感,进而分析诗作内容,带领学生一步步踏入作者的内心的内心世界,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中意蕴的思乡怀亲之情。如此这般,通过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潜移默化中被古诗词的磅礴内涵吸引,进而转化为兴趣。

2.3创设情景

正值身心发育初期的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限,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注意力很难集中和持久,加之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的记忆特点,增加了教学难度。良好的情境创设,将古诗词所刻画的场景直观表现出来,增强了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并有助于深化他们头脑中的印象,在宽松、活跃的氛围当中激发兴趣。简单来讲,实践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其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图片、影像、视频、动画等还原古诗词描画的场景。以清代诗人高鼎—《村居》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形象呈现春天万物复苏,农村特有的迷人景色,搭配上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自主想象放风筝的美好景象,通过声像的交织刺激,让学生沉浸其中,并深刻领悟古诗词的意蕴及情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基于“互联网+”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2.4组织活动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浓厚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应当注重第二课堂阵地开发,寓于多样活动中,同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小学语文教师可精心策划“朗诵比赛”、“看图猜诗词”等活动,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并激活他们的奋进心理,依托榜样力量,有效调动其古诗词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学校亦可选定重阳节、端午节等特殊时间,组织“传统文化日”活动,组织孩子身着汉服,以古礼相待,营造良好的情景空间,促进跨越时空的交互,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体验之余,培养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对其日后成长有着积极影响价值。值得着重指出的是,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活动动态,以亦师亦友的身份深入学生群体当中,深厚人本主义关怀,拉进彼此间的心灵距离,通过个人魅力展示转化为学生的学科兴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十分重要,作为一项 相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组织,包括情景教学、游戏教学、互动教学等,释放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中增强起学习内驱力。

【参考文献】

[1]朱晓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J].新课程,2021(47):181.

[2]李韡曦.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J].新课程,2021(24):180.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兴趣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