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2021-02-28 21:41郭德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5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

郭德美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项重点,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加强学生的作文能力。根据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际情况可知,很多学生难以提升写作水平,这主要是没有将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发挥出来,学生没有良好的写作思路,难以获得良好的写作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基于创新性和实用性角度,改进、完善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由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学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创新性与实用;高中语文作文;融入策略

引言:在教学模式深入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高中阶段学习语文学科能够积累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作文学习的重要性,制定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引导,由此达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安排作文教学课程,突出语文作文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创新能力不足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经过长期教学之后,逐步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失去了应有的创新精神。很多教师对“议论文”这一题材十分看重,觉得最为合规,因此就会要求学生一直练习。而由于“记叙文”有时注重故事性,教师担心学生无法讲出好故事,因此就不鼓励学生尝试。而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希望学生按照传统的方法表达即可,不希望学生创新。如此一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被完全扼杀,写作质量也会大幅度下滑。

(二)教学过于注重形式

在语文高考中,写作一直都是重点部分。为了能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教师经常会提供一些范本,以此作为参照,让学生进行模仿,按照讨论进行内容表达。而为了提升文章的整体表达水平,还会让学生背诵一些经典事例。这种方法虽然能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写出一篇合规的优质文章,但却过于依赖资料和素材。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这种模式产生厌倦,甚至对写作有了抵触情绪,进而限制了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指导学生运用不同写作方法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课堂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利用较短的课堂时间获取更大的教学效果。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是支撑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重要元素,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传授学生更多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按照不同的写作类型使用相应的写作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经历了不同文体的文章写作学习活动,且不同学生所喜欢的文体各有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写作主题,提出“不同文 体”的写作活动要求,让学生在不同文体写作时使用不同的方法,从而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用性。比如在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调查、访谈、了解等不同的渠道获取“家乡的人和物”的信息与资料,了解历史对家乡发展的 响,对其进行思考,同时撰写人物(风物)志。在此环节,教师可以提出“请大家以不同的文体撰写人物(风物)志,比如:自传类、小说类、议论文类、采访访谈类”等。在学生选择不同文体写作之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按照文体类型分成小组,通过小组交流与研讨确定写作方法与方案,而教师负责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提点,提出:“若是写自传,则需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请你想象你就是采访的人物,你在说这些话时会有什么感受呢?”,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写作方法,提升课堂写作教学效率,凸显写作教学的实用性。

(二)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固定的思维方式、教学手段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提升,也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也容易造成学生“遇到问题等结果”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也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狭窄。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将旧教学理念积极转变为新的教学方法,设置多种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思维的教学手段,加强对现代教学设备的积极利用,以促进学生更长远的发展为目标,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努力探索新知识,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教学“阿房宫赋”的时候,教师如果只对课文展开教学,可能很难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阿房宫建造的场景与 特点,此时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有关阿房宫的纪录片,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對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面的刺激,让学生主动地沉浸于语文课堂,越过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切身体会到阿房宫的壮丽恢弘,化白纸黑字的语文课文为直观、生动的场景,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方便学生进一步学习。

(三)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深度与广度。在兴趣的引导下开展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与逆向性思维三个角度入手。教师应当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这三种创新思维开展的教学手段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唯上、不唯书,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对课本展开质疑,对一些名家名著中已经不符合现在发展实际的观点可以展开批判,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积极的思维方式与独立的思考意识,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 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实现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性研究,有意推动学生形成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意识与有效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让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的实用性、创新性更加显著,推动高中语文教学顺利进行。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非常有必要,对于学生来说,作文教学应具有实用性和创新,这才能够保证学生作文的实用性与创新性。学生从小写作,如果没有掌握合理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很容易使其产生固化思维,难以提升写作水平。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章掌控能力、运用素材能力等,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使其积极参与到作文教学中,由此提升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陆萍.探究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新课程,2021(49):176.

[2]戚丽惠.浅析高中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高考,2021(28):31-32.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时事热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探讨如何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之中
微信墙促进智能手机融入大学课堂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小学体育社团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与具体策略
文化元素融入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营养健康教育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