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统整综合拓学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语文园地”教学策略

2021-02-27 21:34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园地词句要素

(福鼎市实验小学,福建福鼎 355200)

统编版教材的每个单元在精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在“语文园地”中集中呈现,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教学实践可操作性。[1]但由于与人教版有较大的不同,造成一线教师对它的编排特点、教材定位及与之适应的教学策略都不甚了解,出现各种误区。如何深刻解读“语文园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本文以五下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栏目为例,试作阐释。

一、“语文要素”视域下统编版“语文园地”的编写特点

统编教材在编写上最大的特点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2]单元的学习内容在编排上具有“整体、部分、整体”的特征,在单元课文之后设置“语文园地”,作为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拓展、整合、巩固单元课文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在“语文园地”的编写上,高年级教材与低年级不尽相同,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聚焦单元主题,突出语文要素,并强调方法的迁移训练。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为例,谈谈“语文园地”编写的特点。

1.整体性

与其他版本相比,统编版教材的“语文园地”有更准确的功能定位。[3]它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在“课后习题”的基础上分解、完善了语文要素,并再次将分散的要素学习和方法指导相结合,呈现单元学习的整体性。五下“语文园地”基本上是由三个板块组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其中“书写提示”是穿插安排的,总共仅排列两次。每个板块不是孤立零散的,而是前联后延,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实现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

2.进阶性

五下安排“语文园地”的六个单元语文要素,从横向来看,“语文园地”的栏目内容与单元课文之间关联度较高,语文要素从细化到概括,互相联系,反映出整体性;从纵向来看,“语文园地”的学习与相邻年段的学习,呈现出一种进阶性。比如,五(下)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指向“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体会思想感情”不是在五年级下册才接触到的,在此前的教材中就有所涉及。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所梳理和提炼的情感体会,都是在以往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提升,这样承前启后的编排,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呈进阶式提高。

3.实践性

“学以致用”是语文课程实践性的一个重要原则,五下“语文园地”的编写也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其中,“词句段运用”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素材中进行迁移训练,将语文要素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相勾连,经过回顾梳理,品味描写的作用之后进入情境,在实践中运用言语表达,输出的语言文字富有深厚的感情,语文能力也逐渐提高。

从以上几个编写特点中不难发现,统编教材的“语文园地”不仅着眼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而且着眼于能力的提升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单元统整优化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

基于“语文园地”的编排特点,确保本单元所含的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专项统整:“相关训练”圆融单元课文的教学初探

随文统整教学,既是一种教学要求,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语文园地”在编排意图上力争体现的一种教学思维。基于此,教师应打破顺课而教、按图索骥的教学模式,树立整体整合的思维观念,将语文园地的相关训练点随文进行专项统整教学。同时思考,园地内的哪些训练内容可以转移到单元课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调整,随文而教,使语文园地的效用最优化。

1.训练平台搭桥铺路

语文园地中第一个板块是“交流平台”,它是对一个单元的总结概括,也是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虽然教师们都很清楚,统编版教材的教学要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展开,可是,当遇到一个全新的语文要素时,还是会显得迷茫。这时,可巧妙地把“交流平台”的训练内容,在教学伊始便引入单元课文的教学中,起到牵线铺路的作用,辅助课堂教学。

比如,五下第六单元“交流平台”的第一个训练内容是在学习《田忌赛马》时,推测孙膑当时的思维过程。教学时,勾连《田忌赛马》教学内容,紧扣板块的训练内容与课文的相交点,聚焦赛马的出场顺序,同时连线课后赛马的对阵图,选择思考三个问题:

1.田忌为什么能在第二次赛马中获胜?

2.在第一次赛马比赛时,孙膑为什么不改变马的出场顺序呢?

3.孙膑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反败为胜的方法?

这三个问题的自主探究交流,是将“交流平台”的微格训练与课后习题以及语文要素相交融,精巧地在课文教学中软着陆。通过小组互学的交流和辩论,将自己的结论与“交流平台”上的内容进行比较,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通过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也感受到其高超的智慧。学生概括出能取胜的原因是他们当时分析了情况,然后选择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2.文字运用实践植入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3]“词句段运用”是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栏目的一个新板块,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来指导学生使用语言。此板块中,每个单元一般安排一至三题,集中、综合地对本单元突出的、有意义的语言现象进行练习。但它与语文要素又不是完全对应的,更多的是提示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彰显“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比如,本单元“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的六组词语:

吾盾之坚坚固弗能应 应答道旁李 道路

溺而不返返回冀复得兔重复守株待兔守候

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古典汉语中某些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这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的意思是相对的。由此,可以将其巧妙地植入到《自相矛盾》这篇课文的第二板块“理解故事,讲述故事”的教学中。这个板块是随文融合训练的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内容,对比较难理解的字词进行重点指导,如联系上下文来猜测“坚”“利”“应”等词的意思,发现“坚”即“坚固”,“利”即“锐利”,“应”即“应答”,从而发现这些单音节词的意思相较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是相对的,并在故事语境里继续加以验证。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明晰文言文中有些文字的意思就是这个字组成的词语,减少学习文言文的困难;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从古至今汉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联系,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落实词句段运用的训练目标。

3.示范方法随文有效

2.3 模拟“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相关的文字和图示,理解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在进行模拟实验前,思考如下几点: ①如何找出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②如何查找mRNA上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③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几个tRNA的结合位点?④是mRNA沿着核糖体移动还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⑤二肽和多肽是如何形成的?现在有了模板mRNA、生产厂房——核糖体、原料——20种氨基酸、转运工具——tRNA, 2个学生一组材料,模拟蛋白质的合成。模拟实验步骤如下:

示范教学法是最直接的教学形式,正确的示范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上,不仅适用于朗读、书写,在习作的讲评教学中,也常常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在“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编排了叶圣陶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修改范例周详、扎实,能感受到叶圣陶十分注重作文中段落的恰当划分、词语的合理运用、句意的清晰表述、标点的使用正确及修改符号的规范应用等。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可以将“词句段运用”的这部分教学内容转移到此处,在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探险过程的习作后,勾连此篇修改范文,作为学生学会自我修改的范本。基于此,建议进行如下教学:

1.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在材料旁边写下所学的修改方法。

2.小组互相分享交流,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3.全体共学,小组派代表作分享,交流和总结所学方法。

(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3)把长句断成短句。

(4)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5)添加一些词句,使表述愈加清晰和完善。

通过小组研学,交流汇总,让学生充分了解叶圣陶修改文章时仔细、认真、严谨的态度和方法后,经过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综合拓学:“情境串联”下语言训练的实践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是这样描述的:“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的学以致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随文统整教学的情境选择,只以一篇课文为准,综合性是不够的。事实上,“语文园地”的每一道题目都是一个语言的微格训练,可将这个语言点有关的素材做一个综合的串联,做到举一反三。通过实践迁移,让学生学会对这个语言训练点融会贯通,发现语言训练的规则。可将综合拓学的教学步骤设计为以下三步:

1.创境激趣,包装任务

“语文园地”呈现的都是语文的基础知识,看上去是苍白、无趣的,但可以尝试着将园地内的语言训练“包装”成为有情趣的活动任务,突破“语文园地”板块的教学难题,使教学更加“感性、有趣、有益”。比如,根据本单元的语言训练特点,借助学生熟悉的综艺闯关节目“突出重围”,包装活动任务,并设置闯关规则,将园地里的拓展训练转化为一道道关卡。闯关时,学生化身为“勇士”,以小组为单位,各自组成闯关小组,互相配合,闯关越多,奖励越大,学习变得有情有趣。

2.回顾旧知,举一反三

“语文园地”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完成每一道关卡的考验内容,并能联系生活经验,相互借鉴,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拓展相结合。比如,将本次闯关的第四关设置为“口若悬河”。这是“词句段运用”中和习作有关的题目,根据习作六的“探险故事会”,进行相应的语文实践拓展活动“探险故事评说会”。举办故事交流会,往往需要充足的时间,如果融合到“语文园地”中教学,时间就非常有限。因此,可以考虑借助信息化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让交流会进入学生的生活,并在一个网络平台共享他们的作品。

分享平台:容易操作的钉钉平台或者微信平台。

分享内容:根据习作六改编的探险故事。

分享形式:对自己的探险故事进行录音,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作品,也可以是家里的兄弟姐妹或是爸爸妈妈,一起分角色完成这个探险故事的录制。

录制时间:控制在3 分钟左右。

融合信息化手段,在习作教学后让学生偕同家人,对自己的探险故事进行录音,并在钉钉平台或者微信平台分享作品。通过平台,互相听取彼此的探险故事,记录下自己的感兴趣的故事感受。在教学“语文园地”时,生生之间对感兴趣的或者认为特别优秀的故事作品进行点评。这样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家庭,时间得以延展,合作对象更加多元化,由此搭建的平台也更宽更广。

3.日积月累,了解文化

本单元“日积月累”的训练内容,是古代对不同年龄段别称的积累,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语言文字中的体现。“日积月累”的学习也应是趣味盎然的,而不是机械地重复。因此,课前的自主研学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预学教材中提供的几组别称及其释义,如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弱冠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年纪……在课中,小组合作互学,拓展交流难懂的地方,教师结合资料适时点拨。还可以创设错误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正误判断。如创设情境题:女儿对妈妈说:“妈妈,再过几天,40 岁的您,将迎来自己豆蔻年华的生日,女儿祝福您永远青春美丽!”请你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是否有误?并说明理由。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园地”的每一个训练点都应该延伸至课外,延伸至生活。通过创设情境的生活体验教学,是主张“语文园地”教学既要能产生学习效果,能在随文教学以后,巩固本单元的习得,还应让学生应用所学,真正熟练掌握方法,使语文园地的教学变得“有情、有趣、有用”。

猜你喜欢
园地词句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园地再现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