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县实验小学,福建福州 350800)
小学统编版教材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加大量的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篇目数量由原来的4 篇增加16 篇,学习起始时间由原来的五年级下册提前到三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小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在第三学段的具体目标中又指出,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 篇”。“诵读”“语调”“韵律”“节奏”“背诵”等几个关键词,都与“读”息息相关。因此,学习文言文、提升文言语感的首要策略就是“读”。文言文语言美、意境美,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读起来晦涩,背诵也较为困难。本文谈谈以诵读为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每一次的读,都要有明确的任务,首先是读正确,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条件。[1]统编版教材在文言文编排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文章中安排了若干条注释。注释的内容包括文章的出处、作者简介、古今异义的字词意思等,甚至包括难理解的句子的意思。可借助注释,针对学生学习的水平与进度,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落实字字读得正确的目标。
教师在引领学生将文言文读正确的过程中,一要抓难读的字,让学生关注随文拼音、注释。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一文时,导入新课后,引导学生用自由读、个别读的方式扫清读音障碍。先结合随文拼音,把“杵”“媪”“卒”三字读准确。二要抓多音字。这篇文言文中出现了三个含有多音字的词句“磨针溪”“世传”“还卒业”,学生不能仅仅机械跟读,诵读还必须建立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语境知道,“磨针”中的“磨”是一个动词,应读“mó”;“世传”中的“传”,意思是“传说”,读音自然为“chuán”;再根据注释,明白“还卒业”的意思为“回去完成学业”,“还”的意思是“回去”,故读“huán”。随后,引导学生个别读、齐读,把文章读通读顺。三要抓通假字。古人认为,语言凭声音而存在,闻者听音则知义,于是出现通假字现象。例如,五年级下册的《古人谈读书》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句中出现了五个“知”,但最后一个“知”与前四个“知”的读音不同,借助注释明白这是一个通假字,同“智”,解释为“智慧”。学生正确读出“知”的读音,对理解句意是有裨益的。
文言文语词强度较大,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虚词使用也十分精练,且古文在起初是没有句读的,所以在初读阶段,学生要做到合理停顿存在困难。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是比较便捷有效的诵读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停顿处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例如,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的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小学生初接触文言文时,教师先范读,再带领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读,学生在跟读中模仿教师的语气、语调、语态以及语句之间、词汇之间的停顿,逐渐形成自己出节奏。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停顿,如“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众”字后面要停顿,是为了突出其他孩子都四散逃离了;而“光/持石击瓮/破之”这样的停顿,则体现谁(司马光),怎么做(持石击瓮),结果如何(破之)。从“跟着教师朗读”,继而根据意思合理断句,循序渐进,最终掌握诵读节奏。
文言文语句凝练,不少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是差异的,即“古今异义”现象。诵读这些词汇时,要打破常规,重新断句。例如,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最后一句: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其中的“禽”字解释为“鸟”,要摒弃平日里的“家禽”一词,正确断句: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朗读时,要求音断气不断,有抑有扬,有停有顿,节奏鲜明。学生在诵读中,自然感受到杨氏之子对孔君平调侃的机智反驳,读得兴趣盎然。聚力这些古今词义的差异,并适当引入一些文言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总结读音规律,获得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却是简约的。学生要透过简约的语言文字,读懂文言文的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年龄发展特点上,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大脑中生成生动的画面,然后进入情境之中,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尤其是某些关键词句的品读,是探寻韵味的有效途径。创设意境的魅力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画面,画面的价值在于让学生角色代入,当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同身受时,他的朗读就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文言的韵味就浓了,无形中助力文言语感的形成。[2]
例如,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学生读懂意思不难,至于精卫“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文中提到“溺而不返”,学生可借助注释明白。但“溺而不返”背后,又隐藏着精卫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女娃溺于东海的画面,并配上凄凉的背景音乐,启发学生想象女娃溺水后的心理活动:“女娃十分不甘心,憎恨夺去她生命的东海。”“女娃溺水后无法回家见父母,她担心其他孩子也遭遇与她相同的命运。”……这样教学,精卫这一人物形象就走进学生的内心,“溺而不返”背后的不甘、愤懑、担忧等情感都得以感悟。教师借机抛出问题:她化为精卫鸟之后想怎么做,让悲剧不再发生?引导学生理解精卫的坚韧执著。真切的情境创设,为朗读课文提供丰富的语境,学生自然读得富有韵味。
学生理解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此时的朗读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朗读。例如,《囊萤夜读》一文中的“以夜继日焉”一句值得挖掘。教师创设情境:“夜深了,车胤,赶快休息吧!”“不,还早着呢!”“车胤,又过了两个时辰了,你该休息了!”“再等等吧!”“车胤,鸡都打鸣了,你还不睡吗?”……在一轮轮的情境想象中对话,学生体会到什么是“以夜继日焉”,感受到古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再配上古筝曲,营造幽静的夜的气息,学生慢慢读出文言文的音韵美,提升审美能力。还有一些语气词,如“乎”“哉”“兮”等,都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教师可引领学生适当地停顿并拖长声音。如《伯牙鼓琴》中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延长“乎”的读音,文言文特有的节奏、韵味自然展现出来。
纵观小学文言文教材,几乎每一篇课后题中都出现“背诵课文”的要求,可见,“背诵”是诵读的目标。背诵文言文的目的,不是仅仅记住故事情节,而是通过反复诵读,从所接触的大量文言文中,慢慢感受文言,习得语感。这是一个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最终形成积累的关键。在读通、读顺、读正确,读出节奏、韵味的基础上,这一步似乎已经水到渠成,但是文言文再简短、有趣,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难以背诵的,依然要对学生的背读作一些指导。[3]最常见的方法是参照译文背诵。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故事性强,贴近学生的生活,用现代文的方式记忆更容易。背诵时,可以“倒过来”,先看译文再还原原文;或者教师讲述句意,让学生背诵文言词句,再串联起来。这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字词句的深刻理解,还可以铺设台阶,降低难度。由教师领读,学生接句子诵读,或是尝试填空背诵,再逐步做到全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