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彤 刘佐舜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构建“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等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智能化转型,使图书馆成为更加现代化和高效率的技术信息平台。未来智慧图书馆将全面改变服务方式,从根本上颠覆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包括通过数字图书馆突破环境限制,馆藏内容多媒体化;实现城市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大数据为核心,通过动态追踪用户行为,海量数据建模分析用户行为,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等。
在社会快速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学校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个一线图书馆员均指出,目前中小学校图书馆员素质尚未达到理想要求。如果中小学校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方向发展,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将进一步对图书馆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员素质现状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人员素质、学历参差不齐。王娅娟认为,由于图书馆工作被认为比较简单,高学历人才不会选择进入图书馆工作,以及中小学校图书馆员职位用来解决家属就业,导致馆员学历偏低。董巧平指出,不少图书馆员中一部分是高学历技术人员,学历有硕士、本科,还有一部分是工勤服务工作人员。[1]
二是技能无法匹配信息时代要求。季红认为图书馆开展工作中,中小学校图书馆员对技术应用存在疑惑,固守传统工作模式,对信息技术认知度不高。[2]董巧平认为现代图书馆员要精通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具有信息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基础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外语等工具知识。[1]但是实际情况中图书馆员有不少非图书馆学、情报学本专业出身,而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及外语的人才都比较缺乏。
三是服务意识弱。季红、董巧平认为,图书馆员队伍中存在服务意识较差,对工作缺少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的情况。[1]对于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王娅娟认为,由于图书馆属于教辅部门,工作枯燥,导致馆员产生厌烦情绪,服务意识越来越淡薄,而且缺乏激励机制推动。[3]
图书馆目前自动化的核心仍然是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电子资源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自动借阅还书上架整理、机构库、发现平台等。
人工智能在图书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几个分支技术如专家系统、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机器学习在图书馆某个或几个相关领域包括信息检索、图书编目和分类、采购、订阅、参考咨询等图书馆自动化的应用。此外,目前正在探索并可能未来进一步应用的场景,还包含神经网络用于信息检索,聊天机器人应用于图书馆导航指向服务和参考,咨询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手形、虹膜、语音参数、面部元素、签名等生物科技技术的应用。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小学校图书馆仍然只有少数开始人工智能的尝试,虽然有不少图书馆提及上数据创新,如加州伯克利分校图书馆专门提供了数据奖学金,但有些地区图书馆没有在其网站上公开这方面的计划。
虽然技术应用缓慢,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图书馆员的工作在未来必然面对技术升级的冲击,直接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其中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我们带来参考。新加坡国立图书馆2002年采用了RFID 技术,从而经费上每年节省了2800 万美元的开销,并且每年节省约2000 名人力成本,不到一年时间就回收了建设成本。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服务效率,例如在借阅次数上,一年由1000 万次提升到了3100 万次。
但是技术应用同时也存在缺陷。有研究者提到,RFID 应用时也存在缺陷,技术上有频率与标准不统一;成本上远高于条形码;受电子标签技术稳定性和通信环境的影响可能会有误读和漏读情况,甚至是无法识别;馆员无法及时检查图书使用损耗情况,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误会和矛盾等问题。
在机器人应用上,外国图书馆目前有不同的做法,例如还书机器人可能会负责图书分类归还,也可能像丹麦或法国的做法由人工分拣之后机器人将图书归架。中国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机器人管理员,融合RFID、AI、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取名为“图宝”。他目前在南京图书馆的应用有:(1)自动盘点:1 小时盘点10000 册书籍;(2)即时更新图书馆位置讯息:图书遗读率在1%以内,定位精准度高达97%。
机器人应用也同样存在缺陷,例如语音辨识领域仍有盲点,无法克服“鸡尾酒会效应”,人工智能在嘈杂环境对语音的辨识度会大大降低,而人类可以集中于某一个人的谈话而忽略背景中的其他噪音。因此,目前图书馆机器人主要还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如盘点、接待等领域的应用。
因此,智慧图书馆对图书馆员工作冲击的同时,也为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因素,发挥服务属性指出了方向。如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更多发挥了服务功能,摆设当代艺术家雕塑,提供儿童学习中心,多国语言中心,以及供各类社团举办主题活动的报告厅礼堂,将图书馆变成了更具有人文精神,服务市民文化需要的服务型公共机构,而不再是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机构。在香港,公共图书馆承担了多种不同的角色,如提供各学科信息和最新动态的信息中心,通过多元化资源的学习进行自学和继续教育,推广文学艺术,为社区提供娱乐休闲活动等。此外,图书馆服务还可以结合服务升级与信息技术应用,考虑通过社交媒体、网站分享讲座信息,提供在线报名系统及活动场所预订等,并事后分享讲座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这对未来中小学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中小学校是科研的前沿阵地,通过技术升级以更高效、精准地匹配需求,更好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是中小学校图书馆的必经之路。同时,特有的科学、人文、艺术资源,和前沿的学术分享需求,图书馆从满足本校学科需求,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社区需求,都有极大的延展空间。
中小学校自身丰富的科研资源也可以为智慧图书馆发展提供支持。例如,加拿大滑铁卢的模式分析和机器智能中心,这是一个学生研究小组,其项目涉及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的搜索引擎和信息存储库的语义语音解码。美国斯坦福图书馆则举办更具学术性质的活动,还设有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人工智能工作室,其宗旨是“使研究人员更容易发现和分析其藏书”。
因此,未来图书馆面对技术升级,服务升级的发展方向,为更好地服务中小学校师生发展,对图书馆员队伍的技能要求将更高和更加多元。一方面,队伍的专业化势在必行。除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之外,还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学、心理学,甚至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对人才的服务意识、人文素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如前文所述,对图书馆进行技术和服务升级,需要有意识引进相应的人才,而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知识同时具有其他领域如艺术、活动策划、信息技术等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
因此,中小学校图书馆管理必须从思想上发生根本性转变,将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部门,甚至区域性的信息服务中心,而不是解决家属就业、养老的部门。在资源投入上,要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能够招募到优秀人才。
建立一个能上能下、奖勤罚懒的考核制度,将有助于提升馆员的责任意识,也能够对有想法、有技术、有干劲的年轻人才提供足够的动力,逐渐改变工作上长期养成的惰性。制度设计上可以包括服务质量、学术技术成果等不同角度,举措措施包括通过读者反馈评选服务质量突出的先进分子及张贴先进馆员光荣榜,提供一定物质奖励,优先评职称及晋升等。
要加强图书馆员素质,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将图书馆员工作视为结合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等不同学科的专业工作,由地方甚至国家级单位制定考核标准,引入职业资格培训制度,将图书馆员纳入统一的学习和考试标准,对取得资格的馆员提供较好的发展机会,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员在职学习的热情。
在美国和加拿大,专业的图书馆员通常在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图书馆科学或信息科学领域拥有一到两年的硕士学位。许多专业图书馆员都获得了由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可的课程学位,并且可以在诸如档案记录管理、信息架构、信息政策、知识管理、公共图书馆学、医学图书馆学、法律图书馆学、特殊图书馆学等领域内拥有专业化知识。[4]除图书馆科学学位外,学校图书馆员通常还需要具有教学证书和学校图书馆员执照。
新时代图书馆建设不是一蹴而就,除了引进高素质人才,现有的馆员队伍可以随着本单位一同成长,跟上时代步伐,对于有热情、业务能力强的馆员可以利用中小学校及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提供在本校或其他院校相关科系有针对性的进修、培训的便利和机会。例如信息技术培训,数据收集、分析课程,服务水平培训,如何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及举办展览讲座方面的经验分享课程等。
培训课程的设置上,也应该注意根据馆员的技能水平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注重课程反馈及时调整大纲等机制。将培训本身纳入图书馆转型建设的一部分,以先进的教学方式加强馆员素质建设。
以香港专业进修学院为例,图书馆相关课程包括图书馆学、信息科学、学校图书馆主任学、数码图书馆管理和知识管理等相关领域,成功修读课程结束之后可以获得相关证书。[5]课程根据不同程度设置,包括硕士程度、研究生程度(前者提供硕士学位,后者提供研究生文凭),本科程度,副学士程度(相当于内地的大专),以及专门的图书馆助理员证书课程,书籍维护与修复证书课程,活用印艺媒体证书课程等。这就为图书馆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培养体系。
除了在职进修和培训,也可以提供赴发展较为领先的图书馆进修或交流,学习兄弟图书馆如何转型适应科技发展需求,如何开展新型服务工作和提升服务能力,都是重要的交流课题。
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通过订阅图书馆学相关期刊,以及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网课等方式,制定部门学习考核制度等,提升馆员在职学习的积极性。
从管理文化上,鼓励馆员终身学习。图书馆员作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为更好地服务中小学生精神成长,应当保持学习热情,保持对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考核机制上,对于在职期间取得相关学历或资质的馆员提供一定程度的奖励,建立科学长效的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