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011)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应让儿童自发、主动地学习,最好使儿童自己找到和发现自己的答案。”[1]基于儿童的个体差异,仅靠课堂的40 分钟,很难落实“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和发现自己的答案”。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2]怎样指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做好数学预习呢?六七岁的儿童,独立阅读理解能力较弱,数学活动经验也不足,多数学生的预习常常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的。笔者尝试利用微课,指导学生在课前完成教材文本的预习。在预习微课中,教师坚持引导学生按照“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问一问”四个步骤进行预习,着力指导“文本阅读、操作实践、数学思考与表达”等预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而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数学文本进行感知、理解和记忆,实现数学意义的个人建构的活动过程。[3]人教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图多字少,特别是“图形与几何”和“常见的量”的认识,有些例题文字指向不明,有些例题甚至没有文字说明,看似简单的学习内容,学生预习起来却找不到方向。因此在微课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文字,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插图,学着将图文结合、理解题意。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直角”,教材首先出示国旗、靠背椅和双杠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上标出的角,抽象出直角的图形,体会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再通过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辨别直角,进一步明确直角的特点。预习本课之前,学生刚刚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还知道角有大小之分,可以用叠合的方法来直接比较,也可以借助工具“活动角”来间接比较。鉴于以上学情,这节微课的预习指导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设计:
1.图文结合,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文字说明“上面这些角都是直角”,带着数学眼光观察国旗、靠背椅和双杠图,明白“这些角”是特指用蓝线描出的三个角。
2.操作比较,体会特点。微课中设置暂停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操作,尝试“用学过的方法比较这三个直角的大小”。再通过微课,动态呈现“用活动角间接比较大小的过程和结果”,用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感悟“直角的大小相等”,进一步掌握间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3.认识工具,掌握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图文“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每个三角尺上的直角,再通过微课设置以交流的方式呈现“用叠合法、活动角比对法找直角的过程和结果”,最后根据教材的结论“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引导学生尝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找出国旗、靠背椅和双杠图中其他的直角,初步了解运用三角尺的方法,积累运用数学工具的经验。
在这节微课里,教师将多处指向不明的操作要求一一说明,将操作过程动态呈现,直观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文本、明确要求、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指导,让学生明白:阅读教材不是把文字读一遍或几遍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加强图文结合,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和比较,要学会从文字中提炼数学信息,从插图中寻找数学要素,只有边读边做,边读边想,才会学有所得。
预习除了阅读教材,更重要的是“做”和“思”,正如“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低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依赖性和模仿性强,独立性和灵活性弱。人教版教材内容注重体现过程性,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理解与应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设计预习型微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跟着教材学着做、接着做、试着做,做中思、思中进。
例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中的“拼一拼”,这是一个拼组平面图形的数学活动。目的在于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拼组成不同的、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一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材仅呈现了三个小朋友拼图的结果,至于“要拼什么?用怎样的图形拼?怎么拼?为什么要拼图?”都得在教师的引导下,行思结合,体验感悟。
1.学着做,想方法。先框出图中女孩拼图的相关信息,结合文字,理解操作要求: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要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引导观察拼图结果,学着拼一拼,体会“她是怎么拼的?”之后,通过设置动画,直观了解“把两个三角形最长的边拼在一起、相等的边面对面”,继而引发思考:如果不把最长的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其他的平行四边形吗?
2.接着做,想异同。观察图中右边男生的拼图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对话框中的省略号,结合他的拼图结果,理解操作要求:用两个这样的长方形(短边是长边的一半)拼,除了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还可以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图形吗?操作之后,引导比较,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两个长方形会拼出不同的图形?这两个拼法有什么不同?
3.试着做,找发现。先观察中间男生的拼图,谈发现:他都是用同样的三角形来拼,这些小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用6 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六边形,用4个同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更大的三角形。进而鼓励尝试、思考、表达:“我还能用( )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 )形。”
在这样的微课里,学生不再是忙忙碌碌却糊里糊涂的“操作工”,而是体验成功的实践者、研究者。因为它能让每个学生拥有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能在宽松的氛围里,专注地经历“尝试、比较、思考、改进”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不仅体验到不同的图形之间的关系,还能在操作中学会思考,思考后改进操作,及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通过合作与沟通得以解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受年龄的限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表达倾向于自我,倾听倾向于教师,课堂上同学间的交流常常是各说各话、流于形式。此外,由于理解不清导致的“不会说”,条理不强导致的“说不清”,继而带来“不想说”的问题也多有存在。因此,预习型微课的设计要注重创设互动交流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质疑,培养良好的交流习惯,增强自信心,为课堂上的有效合作奠定交流的基础。
例2: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分类与整理(2)”,教材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创设了四个家庭分组做游戏的情境,意在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自主分类,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计数的结果,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不同的,渗透分类思想。设计本节预习微课时,教师应先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形成独立见解。接着,可以创设与小精灵聪聪、明明互动交流的环节,引导倾听、表达和质疑。
1.倾听。在微课中,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分别以学习伙伴的人设,解释说明教材呈现的两种分类方法,引导屏幕前的学生认真倾听。如,聪聪说:“我先说左边女生的想法。她按大人和孩子分,把所有人分成了两类,她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这张表格你看懂了么?按下暂停键,想一想说一说。”明明说:“我明白了!你看,她把表格分成了两行三列,第1 行第2 格和第3 格分别写着大人和孩子,这是两类的名称;第2 行三格分别写着人数、8 和4,表示的意思是大人有8 人、孩子有4 人。屏幕前的小朋友,我说对了吗?”
2.表达。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以模仿为主,微课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学生从模仿表达开始。如,“我觉得聪聪说得又对又完整。小朋友,你能学着聪聪那样说说,右边的男生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从他的表格里你又知道了什么?按下暂停键,大声地说一说。”
除了模仿表达,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的见解。如,“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请你也学着书上这样,在空白的地方,用表格表示出你的分类结果,记得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们分享哦。”
3.质疑。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或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如,“同一个问题,我们有了不同的答案,小朋友,这时候我们要做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儿,你知道是什么事儿吗?”“对了,比较!请你比较这几种答案,说说有哪些不同?有相同的地方吗?把你的发现记下来。”“你还有什么疑问?”
数学语言是传递数学知识、表达数学思想、体现数学学科特性的专业语言,具有三种表征形式: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像语言。[4]低年级学生虽然用文字表达想法的能力不足,但是他们能把自己的想法用图像或简单的符号表示出来。同时他们对同伴的依从性强,愿意接受同伴建议,乐于模仿同伴的做法。因此,微课中要适当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习团队的支持和帮助,学会用合理的、丰富的表征形式来表达,变“不会说,不敢说”为“我会说,我要说”。
综上所述,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是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学生学的先生”,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独立学习,从小学低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为了提供更细致的指导,教师可以设计制作预习型的微课,让预习任务更具体,预习要求更明确,预习效果更明显。有了预习的支撑,课堂上就有更充足的时空让更多的学生表达想法、交换方法、碰撞思维、激发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落实核心素养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